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08章 海的那边是什么

      第208章 海的那边是什么
    数百明军策马狂奔,一路跑到背嵬军面前才勒马停下。
    登莱巡抚徐人龙,登州副总兵楼挺,登州守备杨振武,登莱兵备道郑来聘……驻扎登州的大小文武官员尽皆赶到。
    他们起初听到背嵬军擅自出营的消息,还以为闹饷兵变了。
    徐人龙翻身下马,嘴唇半张,眉头紧皱,疑惑地指着眼前场景半天憋不住一句话。
    数艘特殊形制的长船半埋岸边泥坑,数百名背嵬军精锐正准备抬船下海。
    徐人龙不敢节制这帮骄兵悍将,反倒是副总兵楼挺出声发问,“你们要干什么!”
    “干什么?渡海杀鞑子呀。”
    “杀鞑子?”
    “你们拢共几个人?”
    “也就六百多人吧。”
    “几人?”
    “六百五十五人……”
    徐人龙怀疑自己听错了,右手横扫一圈将背嵬军囊括进去,旋即与身旁的文武对视一眼,满眼都是不可置信。
    “你们拢共六百五十五人就敢渡海打鞑子?”
    “怕什么,去年刚揍过南下的建奴,其战力不过土鸡瓦狗而已……”
    “这!”
    徐人龙都震惊了,自从东江镇覆灭以来两年半,山东官军就没主动打过辽南。
    建奴的战力一般,奈何官军士气更低。
    时常发生数百名鞑子冲散数千官军,甚至今年初就有数十名鞑子乘舟渡河,对面的数千官军还没接敌就瞬间溃散的。
    鞑子没来袭扰山东,安于现状不香吗,非要主动去挑战强敌,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么?
    他知道这支部队出身黑旗营,但悍卒再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吧?
    徐人龙赶忙劝说,“去岁东虏入寇关内深入我大明腹心,实乃四面皆敌,施展不开拳脚。
    眼下辽南辽中尽在东虏掌心,你们冒然进攻辽东,也会深入敌境腹心,到时候举目皆敌如何应对?
    不过是白白牺牲性命,为东虏平添战功罢了。诸位勇士敢战东虏我心甚慰,但做事也要量力而行。
    不如等山东水陆兵员再筹备数月,到时兵精粮足,诸位再作破敌先锋,步步为营岂不更好?”
    登莱巡抚的策略稳健有用,一城一城慢慢夺取,不至于损兵折将败坏大局,换做一般人也就借坡下驴了。
    可是战斗玩家是什么人,那是一刻也闲不住的主。
    他们这些日子要么发动辅兵就地耕田、种菜、做手工,要么自结成队下乡剿匪。
    方圆数十里的山匪土贼几乎被清剿干净,剩下的统统逃往更远地区,地方治安也随之一靖。
    眼下能打的“怪物”基本解决,又有特殊任务发布,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徐抚台说的有理,但是我们拒绝!”
    “?”
    徐人龙登时就惊了,黑旗营出身的士卒都这般偏执么,明知前方是危险的绝路也要毅然走上去?
    “辽东被鞑虏侵占多年,奴酋已历二世,寻常小民早已遗忘中原,你们此去九死一生图什么?”
    玩家言辞激昂,指着大海对面,“图什么?因为我们是辽东遗民,想回家看看我家门口的大河!
    海的那边是我们的故乡,敌人侵占故土、蹂躏我们的乡亲邻里!
    自古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躺在这里苟活一日,我的心就被刀剑切割一日!
    辽东沦陷以来我们等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如今是再也忍受不了一日,哪怕是死,也要死在故乡的土地上!”
    “说得好!”
    副总兵楼挺连拍三掌,只觉胸中涌起万丈豪气,双眼隐隐发热。
    他年轻时也是好打抱不平的“侠士”,暴揍土匪恶霸毫不含糊。
    眼见有人为了收复故土,哪怕是死也甘愿,这份悍不畏死的勇武深深触动副总兵的心。
    “恳请徐抚台,准许末将率领一千悍卒渡海攻打旅顺。”
    “不可!”
    徐人龙没好气地瞪了楼挺一眼。
    别人背嵬军出身悍勇黑旗,三场战役斩获的建奴首级,比某些武官一生都多。
    你楼挺虽然也骁勇善战,但跟背嵬军比起来只是小孩子碰壮汉,不够看啊。
    徐人龙还想再劝,毕竟背嵬军拢共三千多人,任由数百精兵去送死,再强的悍卒也会元气大伤。
    “淦,有人抢跑!”
    『吴厘头』忽然指着远处已然下海的长船,放声大喊。
    这顿时引爆数百精兵的秩序,他们再无心思理会登莱巡抚,纷纷抬着各自的长船冲入大海。
    “回来!不可冒进啊!”徐人龙犹在身后叫喊,然而挡不住他们收复失地的热忱。
    “噢噢噢噢噢!杀鞑子去咯!”
    黄子龙等人欢天喜地,蹦蹦跳跳奔向长船的模样,仿佛不是深入遍布凶恶鞑子的辽东,而是结伴而行去踏青的。
    他们好像天生悍勇善战,将生死置之度外,数百人振臂高呼,齐声汇聚的怒吼声响彻海岸。
    徐人龙望向远方,一艘艘大小长船驶入大海,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
    他不禁感慨黑旗营主帅究竟有什么秘法,能把一个个平凡的百姓练成敢战精兵。即使背嵬军脱离黑旗数月,依旧不改悍勇忠义的本质——
    背嵬军来此数月,几乎没有一例劫掠百姓的报告,一门心思屯田、剿匪。
    除了一些古怪举动:飞檐走壁,蹦蹦跳跳,前后空翻、倒立罚站,冷不防就开始奏乐跳舞……
    这种不用人指挥就能自己主动做事,甚至做的又快又好的“高积极性”,叫一众文官都省心不少。
    他们干完一系列琐事,还会主动请求有没有“支线任务”可做,说是要刷声望和功勋。
    要么替百姓打井挑水,要么给商贩运输货物。
    短短数月无论官吏小民都对背嵬军青睐有加,直呼当年岳武穆的背嵬军再现。
    徐人龙还疑惑做这些能攒什么声望,功勋,本朝立功几乎只有首级,帮助百姓再多,也不能升官发财。
    后来才知道是他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背嵬军就没想过这些俗物,他们甚至都不在意有没有在百姓心中留下印象。
    做好事不留名,杀土匪不图功,只为追求“内心安宁”,是真真正正顶天立地的好汉!
    这也是他急忙阻拦背嵬军去送死的原因。
    大明上下污浊多年,已经很久没有这般纯粹闪耀的“赤诚真心”了,珍贵的鲜血不能再流了。
    奈何义士一心收复家乡,纵使千难万险,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
    望着茫茫的大海,巡抚与楼挺异心同念。
    这世上要是多些背嵬军这般的忠义之士,这天下也就太平了吧?
    ……
    一支运粮前往复州的鞑子小队行走在官道上,一百五十名骑马步兵,二百包衣奴才,外加数百运粮奴隶。
    负责运输队伍的领头人是一位牛录章京,名叫哈堪。
    哈堪身为八旗满洲的一员,远比汉军旗、包衣更加高贵。
    即使最近有许多包衣被陛下抬入汉军旗,他也不会改变歧视态度。
    汉民是奴隶,奴隶就该有奴隶的本分,老老实实干活种地到死就好,凭什么有资格抬入八旗?
    哈堪知道这是陛下的“宏图霸业”,但心中的歧视难以消解。
    陛下近年来带着八旗南征北战,征服无数蒙古部落,打下大大的板块疆土,已经成为无数满蒙人心中的“半神”。
    只可恨岳托、多尔衮两人昏庸无能,统帅十万战辅兵竟被南蛮子打得伤筋动骨。
    要不是这俩人无能,陛下哪会提拔那般多汉民入八旗?
    哈堪听说,南蛮子的登州来了一伙打败岳托的悍兵,所以陛下才要加强辽南的军力,以防当年“毛文龙收复千里河山重演”。
    什么强兵悍卒,哈堪只觉得不过如此。
    他们蹲在山东已有数月都没半点动静,哪像是强兵悍卒的样子。
    估计是探知大清增兵辽南,畏惧八旗兵锋了吧?
    要不是大清缺乏精良水手、造船工匠,原东江镇降卒带来的战船也少,大清的兵锋早已攻入登州之境。
    好在陛下英明,下旨抽调朝鲜兵丁与战船,三顺王的部队也已抵达盖州集结,不出两个月就能惊骇山东军民。
    他此番奉命运粮,就是方便大军南下之际,沿途可取用军粮。
    只是这些奴隶顽劣偷懒,运期已过半数,粮队才走过六成道路,这样下去非失期不可。
    “该死的奴隶速速前进!想害死主子么!”
    哈堪打马上前,冲着一个个佝偻的奴隶扬起硬鞭狠狠抽下。
    “啊啊啊啊啊!饶命啊,别打了!”
    硬鞭打得血肉绽开,连声求饶,许多人哀求声主子爷行行好,他们这些日子吃不饱,睡不好,根本没气力加快速度啊。
    “聒噪!”哈堪根本不听奴隶狡辩,手中甩打的鞭子愈发迅猛。
    甚至有人受鞭不过倒在地上一蹶不振,却被认为是偷懒。
    那些意图讨好主子的包衣奴才,赶紧将奴隶硬拽起来怒吼,“还在偷懒!又想吃拳头了!”
    然而包衣痛殴奴隶几拳,身体软绵的奴隶却没有半点声息。
    “主子爷,这厮气绝了……”包衣奴才满脸谄媚的笑。
    主子爷只觉万分晦气,今日一天的心情都被搅乱,头也不回说道,“留他在这喂野狗!”
    鞭打奴隶这种事原本可由其他人代劳,但哈堪享受这种欺压奴隶的愉悦感。
    仿佛鞭子抽人激起的叫喊声不是噪音,而是甜腻腻的蜜水。
    忽然一名旗丁好似看见什么,连忙驱马来到哈堪身前,指责侧后方,“有敌人踪影!”
    “这怎么可能?”
    哈堪看了看前方,又扭头看向侧后,一脸迷茫与惊诧。
    这里明明是复州与盖州之间的官道,大清控制的领土,怎会有敌人活动的踪迹?
    但是敌人身穿的明制战袄、布面甲,却标志着这群人确系明军,而非剃了头的三顺王部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