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章 帝丹朱

      第27章 帝丹朱
    孙悟空和均州城隍都不被凡人所见,两人驾着云,转眼来到城东的一座大宅上空。
    可以看到,那大宅内有雕梁画栋、假山流水,亭台水榭之间,众多仆从正忙忙碌碌的。
    “上仙,这就是刘全的家,比十四年前富裕了不少,当得起均州首富之名。”均州城隍指着下方的大宅。
    “哦?十四年前如何?”孙悟空问。
    “仅是万贯之姿的富户。”均州城隍道,“而且他当年去揭进瓜的皇榜时,还曾抛弃儿女、舍弃家财。”
    “既有家财万贯,为何要做送死的事?”孙悟空诧异,这些都是赤髯之前未提到的。
    “这要从他妻子斋僧之事说起。”均州城隍面露讥讽之色。
    “斋僧?”孙悟空心中一动,却想起了西行路上还魂寇善人那一难,那寇洪也是个斋僧的富户。
    “刘全家财万贯,娇妻贤惠,儿女双全,本来生活和美,令人羡慕。”均州城隍继续道,“但十四年前的一天,有一游僧去他家里化斋,这一切就都变了。
    当时恰逢刘全不在家,其妻李翠莲到门口斋僧。
    怎料那游僧不知说了什么,李氏竟将头上的金钗拔给了对方。”
    听到这里,孙悟空抓了抓变出来的胡须,当即断定这游僧有问题!
    游僧化斋,一般求得都是吃食,最多是几顿饭钱。
    哪能去要金钗这种贵重的东西,而且还是女子的贴身之物!
    有一个精通儒释道三家的师父,孙悟空自然熟读过三家典籍。
    他很清楚,儒家在南赡部洲的影响力有多大。
    单论儒家礼教,大唐的社会风气虽然较为开放,但并不是说对女子没有任何礼教要求。
    果然,就听均州城隍又道:“刘全得知此事后,便骂了李氏几句,说她不守妇道,擅出闺门。
    而李氏气不过,自缢而死,撇下一对年幼的儿女,昼夜悲啼。
    刘全悔恨交加,恰逢大唐皇帝张榜招贤,就撇了儿女、弃了家财,将皇榜揭了,即刻去了长安城。”
    “好一个忠君报国的义士。”孙悟空也讥讽起来。
    “看上去是这样的。”均州城隍又嗤笑道,“但这其中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
    “哦?”
    “很少有人知道,那游僧后来又到了刘家,不知说了什么,然后刘全才去揭的皇榜。实际上他舍家弃子时,多有无奈。”
    “无奈?如此说来,他真进瓜去了阴司?”
    “这就不清楚了,我只管均州事。但后来的事有些奇怪,刘全从长安回来后,竟又娶了一位与李翠莲同名的妻子。
    而这位新妇除了长得更加貌美,其他无论是言谈举止,还是道德品行,都与原来的李氏很像,对刘全的儿女也极好。”
    “有意思,有意思。”
    孙悟空当然能听出城隍话语中的暗示。
    均州到长安有多远?
    从李氏自缢而亡,到刘全去长安,这么长的时间,李氏的尸首早该没了。
    所以她很可能是借尸还阳!
    “那刘全又如何成了均州的首富?”孙悟空又问了一句。
    “我不懂商旅之事。”均州城隍摇了摇头,“但有一件趣事,或许能为上仙解惑,
    刘全携新妇从长安归来时,还带了许多皇室的御用之物。
    另外有一日,时任均州刺史见了刘全的新妇,竟慌得行礼跪拜,称对方为玉英公主。
    我对此事好奇,就与那刺史梦中交谈,得知那新妇和唐王的御妹李玉英长得一样。”
    果然!孙悟空眸中神光一闪。
    听到这里,他几乎可以确认,刘全进瓜之事为真。
    而佛门在其中的算计也不言而喻。
    游僧化斋,造出一个甘愿赴死的人,去配合唐王的张榜招贤。
    待刘全奉诏进瓜之后,再让阴司放刘全夫妇还阳,且获得大富贵。
    “哼,一贯的做法!”孙悟空冷笑,想起了西行时遇到的类似事情。
    可怜了刘全,原本家庭美满,却横遭此劫。
    虽然最后看似得了大富贵,妻子也换了一个公主的身体,但这段经历究竟是好是坏,只有刘全自己知道。
    而那个被借了身体的玉英公主,是连个好也落不着,更无处说理。
    “在仙佛面前,凡人的生死,即便贵如大唐公主,也只能任人摆布。”孙悟空心有所感,想的却是自己过往的经历。
    即便是齐天大圣美猴王,也被一路算计。
    此刻,均州城隍见面前的灵台上人陷入沉默,忽然问道:“上仙与赤髯是什么关系?”
    闻听此言,孙悟空顿时目光如箭,紧盯着这位披头散发的壮汉。
    均州城隍被他看得心中一惊,连忙解释道:“这十四年来,只有黄河的赤髯龙来查过刘全的事,但他是私下暗访,没有问过均州各处的鬼神。”
    孙悟空没有收起凌厉的目光,反问道:“你究竟是谁?”
    他刚才就有疑惑,城隍与阴司是从属关系,既然是为地府做事,而地府如今又是以地藏为首,怎么这个均州城隍却不知道为佛门保守秘密。
    均州城隍被问得愣了一下,又沉默了一会儿,才叹道:“我是谁?我名……丹朱,帝喾之孙,帝尧之子。”
    孙悟空十分惊奇:“做过三年人王,又还位于舜的丹朱?”
    丹朱眼中闪过一些追忆之色,唏嘘道:“上仙竟然知道这些,我以为自己已经被遗忘了,毕竟没人认可我这个人王,甚至连我父亲都说我不肖,不足以授天下。”
    孙悟空笑道:“在南赡部洲,人族有一部古籍,名为山海经,书中所记载的上古人族首领,只有少数能有帝号,而你便是其中之一,称为帝丹朱。
    所以,人族并未将你遗忘。
    另外汉代的大儒郑玄曾说过,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
    若你问心无愧,所做皆为天下苍生,又何必在意旁人的认可?”
    这一席话,让丹朱陷入了沉思,口中喃喃道:“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
    说话间,他身上的气势发生了变化。
    原本有些颓然无神的眼睛,此刻变得目光如炬,有种睥睨天下的感觉。
    最后他郑重的行礼道:“多谢上仙点醒我。”
    孙悟空见他有此变化,也高兴起来,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交往的朋友。
    至于刚才那番话,可不是胡诌的。
    他确实在人族的古籍上,见到过这样的记载。
    并且丹朱能成为守护一城的城隍,已经足以说明他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
    “我大概知道上仙在查什么。”丹朱想了想,又道:“不管上仙追查此事是为了哪一方,但只要是给西方找不痛快,那就是我人族的朋友。”
    孙悟空闻言,心中有些惊讶,看来这位曾经的人王,知道不少事情啊。
    不过想想也是,赤髯都能将泾河龙王之死与西天取经扯上关系,而丹朱显然一直在关心人族之事,没道理看不出这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