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巨炉炼丹(求订阅)
第263章 巨炉炼丹(求订阅)
通灵青蛇突破到二阶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卧龙岛。
岛上修士们士气大振。
二阶蛟蛇,实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在海岛这种环境。
陈轩将青蛇培育到二阶,天才驭虫师的名声更加响亮。
这也让那些跟随他来卧龙岛开荒的家族修士们,对将来发展多了几分信心。
连妖虫都能突破二阶,他们又岂会没有未来?
对于卧龙岛的建设,陈轩是有全盘规划的。
他至少要在此岛生活百年,潜心修行,凝结金丹。
那也意味着,他要不断消耗大量的灵石等修行资源。
凭他一己之力,想要收集齐凝丹的修行资源,不但费时,还需要冒着巨大风险。
但有了卧龙岛则不同。
跟随他的五十余族人,岛上三千多修士,甚至百万凡人,都在为他服务,成为他收集修行资源的爪牙。
在用袁祖稻解决凡人的吃饭问题后,教育、水利、医疗、开荒、畜牧、捕鱼、炼铁、酿酒、造船等等,都在稳步推进。
这些事情完全交给世俗凡间的官员们去做。
七郡的郡守等官员们,都是修真家族的遗弃子弟,劣质灵根,所求得不过是人间富贵,子孙后裔仙道不绝。
这些,对陈轩来说,轻而易举。
凡人创造的财富,他分文不取,重新投入到世俗凡间的建设中。
卧龙岛是个海岛,最近的平阳郡相离万里海域,别说凡人,即使是练气修士,也很难跨海出入,相对闭塞。
然而,只要有利益,就一定会有人闻着味道而来。
陈轩在卧龙岛站稳脚根后,随他而来的三个家族修士,不断有人询问,能否介绍一些家族潦倒修士,来卧龙岛生活。
不仅仅如此。
卧龙岛上三千修士,还是有不少人有亲戚好友,在其他海岛和岸边邻近郡县生活,纷纷要求迁移到卧龙岛定居。
原因很简单。
这里赚取灵石容易,生活质量有保证。
袁祖灵稻让灵农收入增长,灵渔夫更是在卧龙号上如鱼得水。
即使没有一技之长的下品灵根修士,也能在灵酒作坊做工,每月能赚到十颗灵石。
卧龙岛上的灵米、灵鱼特别便宜。
十颗灵石,足够一家三口一天三顿灵食,还略有结余。
而且,卧龙岛上的治安特别好。
劫修无影,魔修绝迹。
所有的修士全部知根知底,在岛上生活多年。
纵是有些许纠纷,在岛上执法队的威慑下,不敢轻举妄动。
卧龙岛的执法队员,每人配备一条红眼青竹蛇,奇毒无比,练气后期都不敢轻掠其锋。
人性向来如此,世人畏威不畏德。
最重要的是。
他们的子孙道途有希望。
陈轩在龙兴山庄开办免费修真学塾,教授修真技艺,着实震撼了这些修士们。
这个时代,所有的修真技艺,都是保密的,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有资格修行。
即使是入门级别的修真技艺,也不是那些贫穷到灵食都没有解决的散修,所能拥有的。
陈轩是真心办学。
重新测试灵根,全部免费,中午包吃。
只要稍稍有一丁点天赋,教师们都会悉心教导,至少能成为打下手的学徒。
将来,总能混口吃的,不至于因为缺少灵食,蜕灵为凡。
而且,据说,将来卧龙岛建设任何作坊,优先考虑招募学塾中子弟。
更别提,少部分修士后裔,被检测到中品灵根,在丹器符阵植剑等某个方面表现出天赋,被全家当成宝似的。
光宗耀祖,全看这小子的出息了!
永远不要低估散修一颗渴望翻身的心。
对于家族修士和岛上修士介绍亲友前来定居的意愿,陈轩不能漠视。
尤其是袁祖灵稻大获成功,卧龙号改装捕渔,既解决了岛上修士灵食的问题,又增添了许多就业岗位。
陈轩让王富贵主持此事。
对于搬迁来卧龙岛定居的修士,至少要由岛上三名修士担保,保证信息完整准确,不会在卧龙岛上违法乱纪。
最后的审核关,由陈轩带着通灵青蛇亲自把控。
天眼神通能看透魔修身上的魔气、劫修身上的煞气,通灵青蛇更是能感应到修士的神魂实力。
如此一来,迁入卧龙岛的修士,俱是良善之辈。
通过审核的迁入修士们,都在为获得为陈家做牛马的资格,欢天喜地。
由于袁祖灵米口感略差,蕴含灵气比下等灵米玉髓米要少一点,陈轩干脆将收缴的袁祖灵米全部用来精酿成灵酒。
袁祖灵酒,价格仅有青杏酒的七成,一颗灵石可以购置七斤。
卧龙岛种植了七千亩袁祖灵稻,亩产八百斤,一年收获灵米五百多万斤灵米。
吃是肯定吃不完的。
三百万斤袁祖灵米,酿造出一百万斤灵酒,也是年收入十几万灵石的买卖。
而且,袁祖灵稻的亩产量还在增加。
陈轩和天福商会合作。
天福商会负责提供灵酒精酿设备和全额包销。
仅凭灵酒这一项产业,陈轩便能年收十万颗灵石。
而灵酒,只是陈轩计划中最小的一项。
改装后的卧龙号,出海一趟,至少能收获数万灵石利润。
而这,也只是小打小闹。
真正的布局,才刚刚开始。
丹器符阵剑植等等,修真百艺,炼丹排第一。
在某种意义上,灵丹和灵石一样,充当货币的角色。
练气期修士,对灵丹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如今,陈轩是虫雷剑符四修。炼丹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炼丹实践经验。
陈轩暂时不打算修行炼丹技艺。
但不妨碍他从炼丹术中赚取大量灵石。
高阶灵丹也就罢了。
药材贵,步骤多,炼制难。
练气初期的养气丹、练气中期的培元丹,这两种低阶灵丹,需求量大,价格稳定。
“巨炉炼丹?”
看着陈轩拿出来的炼丹一条龙大作坊图纸,苏正明和周世仁面面相觑。
两人反复观看许久。
陈轩给出的巨炉炼丹,是真正的巨炉。
一座丹炉,高三丈,宽两丈。
一次放入千份灵丹材料,成丹数千颗。
陈轩研究过炼丹之术,知道成丹的关键,在于药材凝合状态、炼丹火候控制、开炉成丹时机。
药材成分和数量,药方上记载得一清二楚,只要年份足量,质量过关,无需过多考虑,凝合起来并不艰难。
对普通修士来说,控制丹炉火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轩的计划,在丹炉内部铭刻一种温度计算阵法。
参考丹炉内温度,只需要按时添减地火力度,调节丹炉通风量,便能稳稳实现丹炉火候控制。
至于开炉成丹时机,说得玄妙无比,其实主要还是靠炼丹师的经验和神识来判断。
普通修士,若没有炼丹天赋,根本就不会尝试炼丹。
丹药能否成功炼成,关键在于炼丹师的经验。
经验越多,其成丹的几率就越高。
因此,炼丹师是修真百艺中前期投入最大的职业,也是成功后最吃香的职业。
但陈轩打算另走蹊径。
在丹炉内部中,设置观察阵法,直接观察丹炉里的药液凝合状态。
控制好丹炉里的温度,让融合后的药液凝成一团。
在药液即将到达临界点,猛然瞬间加大火势,丹炉里温度高涨,药液在外力挤压下凝成圆形固体。
周世仁迟疑的看了眼陈轩,问道:“家主,此巨炉炼丹法,可曾实验过?”
“没有。”
陈轩坦然说道。
“找你们两位长老来,正是商量此事。”
“我打算先按百倍大小,制作一个小点的丹炉,多试验几次。”
“等有了十足把握后,再制作这等大小的丹炉,巨炉炼丹。”
“丈人,你看此法如何?”
苏正明反复推敲。
“应该可以。只是,要试验多次,恐怕丹炉会多次炸膛。”
“没关系,炸膛后我们再制造就是了。”
仅仅是养气丹的药材和丹炉,陈轩还是赔得起的。
巨炉炼丹,仅是用来炼制低阶灵丹。
等技艺成熟后,会渐渐向中阶甚至高阶灵丹推进。
技术成熟后,利润巨大,价值不是区区数万颗灵石所能衡量的。
陈轩一直觉得,玄元大陆的发展方向,出了问题。
一直往个人修为境界上堆,完全漠视工业化、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说到底,主流还是农耕文化,聚族而居,精耕细作,习惯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从上层的宗门,到中间的家族,再到底层散修,全部形成相对闭塞的生活文化。
修真百艺全部敝帚自珍,固步自封,难以交流扩散。
大规模的团结协作更是无从谈起。
巨炉炼丹是陈轩推动卧龙岛工业化建设的一种尝试。
当然,他只负责提供设想。
真正落实和实践的,还要靠卧龙岛的这些修士们。
如同卧龙号的改装。
如果事事要他亲力亲为,那他别想有时间和精力修行了。
伴随着陈轩不断地解释巨炉炼丹的原理,周世仁和苏正明眼中的惊奇之色越来越浓。
“我看,可以试试。”
“可以。”
周世仁和苏正明相继表态说道。
技术还不成熟,可以慢慢研究。
只要有足够的商业利益,就不怕投入资本的消耗。
“两位放心,肯定能成功的。这是远古仙宗的不传秘术。”
为了增加两人的信心,陈轩将远古仙宗搬了出来。
周世仁和苏正明是知道他获得远古仙宗传承的。
果然。
听闻此言,周世仁和苏正明眼神更加明亮。
有成功先例,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无非是多实验几次。
为两人鼓劲后,陈轩也长舒一口气。
他心里清楚。
要在这修真世界立足发展,不光依靠《无字道经》等外挂,还要充分利用好前世的眼界和见识。
掌握人心,培养出一支绝对忠诚的力量,不断为他收集修真资源,他才能在无量魔劫到来之前尽快凝结金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