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吾辈从不寂寞
第154章 吾辈从不寂寞
日子转眼就来到了平安夜,即便三人对一系列的节日没啥特别的感觉,但由不得环境的气氛还是让他们有所感触。
陈放也难得没有训练,早早就回了家,开始了自己正牌职业:厨师。
三人嘻嘻哈哈的过了来到美国第一个节日,只是没下雪,微微有些失望。
晚上武姿犒劳了陈放,两人又钻进了一个被窝。
“我打算去洛杉矶。”武姿忽然道。
“嗯?”陈放很意外。
“那里的课程更适合我,我想走艺术这块,设计,绘画都在那边有更好的导师。”
见陈放不语,武姿搂住他脖子:“你不是从1月开始也要开始到处走吗?我一个人呆在这里干嘛。再说路云走了,这里也不安全了。”
听到这句话,陈放也明白过来,他一转念觉得这反而是一件好事。
“那你什么时候转校?”
“寒假结束后啊。”武姿从被窝里伸出手,揪了下陈放的耳朵:“打球打傻了吧。”
“呃!”陈放这才想起来,已经是寒假了,美国的寒假基本是从圣诞节开始放2-3周,看所属地的气候,冷的地方还会更长。
很明显,密苏里是偏冷的地方,这么算来,开学要到一月下旬。
这不仅是针对普通学生,对于球队来说,圣诞节后,也是一个空窗休整期。
现在塔图姆在养伤,红魔队目前也没有比赛任务。
德鲁给他发了信息,询问寒假训练的事宜,陈放没有犹豫了下,约好了短训时间。
一码归一码,只要给的服务依旧到位,陈放现在需要的就是高质量的训练,这是很多人都千金难求的事。
因为他现在已经步入到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很模糊,从跟贾伦打完后,就感觉到了,但这种对手千载难逢,过去了就很难再找到。
陈放需要为突破这个瓶颈,打出更好的基础,为明年无数个挑战,做好准备。
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长久的厮守。
陈放无端想起这句话,他反手搂住武姿,没有说话。
黑暗中,两人的呼吸都很平缓,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二天,陈放准时五点半醒来,他悄悄的下了床,没惊扰到呼呼大睡的武姿。
洗漱后就出门,社区静悄悄的,可能整个圣路易斯,只有寥寥几人苏醒了。
天黑黑的,陈放慢跑向学校,他有钥匙,佩雷斯给的,他得到了跟塔图姆一样的待遇。
学校很安静,门岗空无一人,陈放小跑来到球馆,开始了一天训练。
想想,从重生后,他睡懒觉的次数屈指可数,从开始的坚持,到现在的喜欢,这种感觉让陈放来形容就是——强者的自虐。
独自练球的他,没有开灯,这是陈放癖好,他发现在黑暗中,他的投篮能力会被大幅度削弱。
这反而是个好事,他只能凭着肌肉记忆和微弱的光去找投篮的感觉,只是捡球有些麻烦。
他没有注意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球馆门口。
那人看了很久,忽然把灯打开。
陈放眯着去看,原来是好久不见的塔图姆。
“腿好了?”陈放惊讶道。
“差不多,可以走了。”塔图姆步履还是有些歪斜。
“来吧,好久没跟你训练了。”陈放把球扔过去。
看着一如往初的陈放,塔图姆点头。
有些复杂,但也有更多的斗志,塔图姆喜欢这种感觉,这让他不敢懈怠。
一直打到八点,两人呼呼的停了下来。
“该去吃早餐了,你怎么说?”陈放问。
塔图姆愣了下,回答:“应该是回家,母亲已经做好了。”
“真好!”陈放拍了下掌,擦了下汗水。
“我还得自己回家做,先走了。”陈放挥了下手,离开了球馆。
塔图姆看着陈放的背影,莫名的感到一种疏离感。
到家后,发现路云居然起来,便笑道:“怎么,要起来给我做爱心早餐?”
“切,想得美!”路云哼了声。
“德鲁那边的训练什么时候开始?”
陈放想了想:“应该是后天,为期十五天。”
“我也订了个双人套餐。”路云道。
“双人?”
“对,武真已经在来的路上,你不介意吧。”路云眨了下眼睛。
陈放愣了会,摇头:“这是个好事。”
“那我去超市多买点菜。”陈放想了想,有了决定。
不提今天圣诞节,到处人满为患让陈放感觉身处国内,等大包小包和武姿一起提回到家,就发现门口多了双球鞋。
武真来了!
果然,听到门响,一个人走了出来。
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错开。
“武姿。”武真先开口。
武姿很开心,上前比了下身高:“长高了点啊。”
“嗯,长了一点点。”武真沉闷的应了声。
“身体也壮了。”因为房内有暖气,这外套一脱,还是能看出身材来的。
陈放不知道怎么面对这姐弟相见的场景,悄咪咪的当个路人提着菜去厨房,却被武姿一把拉住:“你们不是认识吗?”
一句话,问得两人的尴尬。
“好久不见!”陈放只好说,他两手提着菜,也只能动嘴了。
“我来提。”武真好像有点变化,主动提过菜,也当是化解了。
陈放一人在厨房忙活,武姿出人意料走了进来。
“咋了?”
“没事,给你打下手。”武姿很乖巧的开始收拾厨房,清理垃圾,扫干桌上的水渍。
这顿饭,让陈放忙活了快一小时,主要武姿碍手碍脚耽误事,但陈放倒是找到了父母的感觉。
过年家里举办宴席,父亲在厨房忙活,母亲在厨房捣乱,但父亲总是笑呵呵,那时候不懂,现在的情景,陈放一下就明白老爸的心情。
做饭不是奉献,而是最实质触摸家的感觉。
等四个人都坐下,天已经开始黑下来。
此刻,路云成了气氛调节者,各种话题都由他在带,陈放随口应答了几句,一顿饭,吃得没有往常那么舒服,主要是陈放和武真,都没想好怎么面对,大家都吃得拘谨。
一直到饭后,两人坐在后院,看着天开始飘小雪,武真才开启了话题。
“这次来,是因为知道德鲁很厉害,我麻烦路云帮我预约,要打扰你了。”
“这是好事。”陈放答道。
“听路云说了,你现在算是打出名堂来了。”武真语气平静。
“嗯,这还要谢谢你,没你的激励,我应该还在山东瞎闹。”
对陈放的大实话,武真摇头否认:“你不可能一直待在山东,锥子终究要捅破袋子。”
“听路云说,你现在遇到点问题?”陈放换了个话题。
“嗯,是的。”武真没有回避:“教练不信任,不给我上场时间,我很难表现。”
“那你什么打算?”陈放觉得这个是挺无解,其实这种情况,哪支球队都会碰到,教练看好你,就注定不看好球队某个人。
你不能说教练的问题,只能感叹自己的八字不对。
“继续打,我暂时不想换学校,因为可能去过一个新地方,也是如此。”武真的语气低落,完全没了国内那个自信满满,意气风发的样子。
“队里谁是你的竞争对手。”陈放想了想,问道。
“两个人,他们互相竞争首发,我在第三顺位。”武真表情有说不出的苦涩。
曾几何时,他武真怎么可能是第三选择,第二都不接受。
可为了梦想,他只能忍耐着。
这些话,换从前,他不可能跟任何人说,因为这很丢脸,但既然已经打算来这里,要跟陈放碰面,那这些事情就无法避免,你让他逃避是不可能。
武真是天生宁愿站着死的性格。
童年的遭遇和生长,注定了他自尊心强烈,厌恶被同情或轻蔑。
他只能接受夸奖和崇拜。
但来到美国这段日子,武真被打击得反而清醒过来,当路云提出这个建议,他只是犹豫了下,就答应。
要在这个梦绕的国度,找回失去的,那就先不要考虑脸面的事。
“我想跟你打两场,一场特训前,一场特训后。”武真忽然看着陈放,说道。
迎着那囧囧发光的眼睛,陈放没有拒绝。
“那就是明天,你早点睡,五点半起床。”陈放道。
“好!”
这次谈话不轻松,但结束后,两人反而轻松下来,回到屋内,武姿看了他们两一眼,指着茶几上的削好的苹果。
“吃个苹果,平平安安。”
电视播放的东西,没人感兴趣,三人个玩起了扑克,武真在旁边看着,倒算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异国他乡,外面的雪越发的大,屋内,四个海外游子为了梦想,在命运的安排下,聚在了一起。
这是个难忘的圣诞夜,至少武姿很多年后,还记得这一天。
当夜,武真拒绝跟路云睡一屋,他搬到车库去睡,武姿劝了几次都没有,只好看着弟弟夹着新买的被褥去了半地下室。
那里有个房东之前遗弃的钢丝床,没想到,今天发挥其作用来。清晨,当陈放从床上爬起,来到客厅,发现武真已经穿戴整齐,蓄势待发。
陈放揉了下眼皮:“你等我几分钟。”
出门后,发现雪还在下,整个世界被白皑皑笼罩,天很黑,让人感觉不到这是清晨。
两人一步一嘎吱的踩雪声,了比平常更长的时间才来到学校。
“这就查米纳德?”看着校园,武真喃喃问道。
“嗯,塔图姆的学校。”不知为何,陈放忽然有了感慨,倘若是几个月前,他说这句话,肯定满心是夸耀的心理,现在来说,却有一些揶揄的成分。
不知不觉,自己已经把心态跟这个未来的大球星,放在了同一层面上。
昨天看到塔图姆那一刻,陈放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也不知道,今天他还会来吗?
开锁打开球馆,武真看了那把钥匙足足好几秒。
别看一把钥匙,在美高,这个东西出现在球员身上,就意味一点。
他被教练完全信任了。
这一刻,武真真实的感觉到跟陈放的差距。
先是热身,武真自然有一套自己的热身办法,但他看到陈放的热身,不由微微一滞。
很怪,但好像又很科学。
“这是你学校的热身?”他忍不住问。
“不是,我自己结合了几个训练师琢磨的,你要学吗?”陈放问。
“要。”武真咬牙点头。
“行,时间还长,不急。”陈放颇为惊讶,只能说现实会把每一个桀骜不驯的人教育好。
十分钟后,两人面对面站在。
陈放把球塞过去:“11分,进球继续。”
武真把球抱住,用沉默表示了认同。
陈放没有后退,而是微微侧身,一手在前,一手自然下垂,他跟着武真持球的位置在改变防守位置。
这很重要,都说看人别看球,但单挑,就是盯球不盯人。
这跟比赛,完全不是一个底层逻辑。
武真做了个三威胁,他先举球,然后才是一侧摆动,而陈放不为所动,他的身体始终跟篮球处于同一垂直角度上,他的手,也没动,一直放在武真双腿间。
这让武真很难受,陈放的臂展和肩宽,以及高出他七八厘米的身高,都在无形给他压力。
他再次做出摆动,忽然放球,作势就要突。
可陈放比他还快,他天天跟塔图姆单挑,跟全美最好的球员在对抗,在他眼里,武真的动作又慢又都是破绽。
前侧的脚往前一个小探步,手没去碰球,而是去抵住了武姿的胸膛,一直垂着的手,也没去管球,而是展开,把武真的去的路线,拦截住。
巨大的力量让武真踉跄后退,篮球也失去了控制。
陈放顺手就把球控制住,他站着看向武真,眼里一闪而过的是感慨。
他们两人,从来就没有单挑过,不是没机会,而是都不敢。
陈放刚重生的时候,看到武真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超级猛,心里生不出想单挑的念头。
而当武真对陈放发生兴趣的时候,已经有所顾虑。
时过一载,两人也没有了机会。
而昨天武真忽然下定决心要跟陈放单挑,其实早就预想到这一幕,但他没想到的是,会这么轻易。
“换你来了。”稍作调整,武真绕过了陈放,站在三分线边上。
陈放把球扔给他,往前走了两步,转身面对。
球来了,陈放接住的同时,两脚自然撒开,这是本能技巧。
武真往前碎步一迈,当他一动,陈放就动了,直接切他的右侧,因为武真是平行站位,在陈放眼里,简直就是城门大开。
把球放进篮筐,陈放把球扔给武真,再次回到原地。
这一次,武真走到陈放面前,把球塞进他怀里。
陈放一脚踩在前面,架住了武真,单手抓球斜斜举起,他从侧身的姿态忽然半转身,调动了武真本能往后退了半步。
于是,两人之间有了大约三十厘米的空间距离。
这个距离真的不算什么,但对于起跳,已经很多了。
陈放半转身回来,在鼻梁前合球,顺势跳起,然后压臂抖腕拨指。
从转身合球起跳出手,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根本看不出勉强,反而极其舒展自然。
武真扭头去看结果,篮球穿网而过,一丝框都没碰,就听到“唰”的一声。
往下走,去捡球,武真强行屏蔽所有的情绪,脑海就留下一个意识。
坚持打完。
三分钟后,陈放汗都没出的站在那,他有些内疚,但更多是感慨。
武真,怪不得上不了场。
他的水平,在查米纳德红魔队,只能在二队,甚至直白的说,未必有路云强。
怎么会这样,才一年,彼此的实力差距,太大了。
武真沉闷着,他抱着篮球,他的腰杆微微有些驼,眼睛,看着地板。
陈放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情于理,有自己不对的地方。
“我自己练练。”武真说话了,但他没和陈放对视,更像是自顾自说的,低着头走去了另外一边。
陈放慌乱的嗯了声,连续呼了几口,才把内心的复杂情绪,稍微平和了些。
看到武真这个模样,他心里,也是不好受。
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塔图姆的出现,毕竟他的到来,打破了这尴尬的气氛。
“今天还来?”陈放很惊讶,他换上新面孔,笑着问。
“想到你肯定在,我在家实在待不住。”重新见面的塔图姆也换好了新的情绪。
他开始把陈放视为同级别的队员和对手,两人相互握手撞肩,塔图姆看了眼不远处的武真,问:“这是?”
“我一个朋友,圣诞节一起聚聚。”陈放简单的介绍了下。
“等我热身,我感觉好得差不多了。”
“怎么?想单挑?”陈放问。
“对,很想。”塔图姆很直接。
“好,等你。”
不久后,陈放和塔图姆的单挑,彻底把武真吸引住了。
他就像曾经崇拜的看着他打球的那些人,静静在站在场边,看着陈放跟塔图姆的单挑。
塔图姆没有如他所说,刚好,相反,看上去生龙活虎。
距离他受伤,还没有半个月,这表现,对得起他是nba第一耐杀王的称号。
两人不相上下,拼斗如稠,背打,跳投,突破,所有的技术,都在一一展现。
武真看得目不转睛,如果是没刚刚被彻底虐杀的单挑,他的自尊心或许不容许他有太多的感触,可事情就是发生了啊。
这种技术上的博弈,身体上的对抗,全方位的展现什么叫美高天板的存在。
这个清晨,注定是武真记忆中,最清醒的早上。
最终,陈放用一个后撤步三分,绝杀了比赛。
“wow!”塔图姆懊恼的抱头,他没有太多负面情绪。
两人汗淋淋的击掌拥抱,“明天我一定赢回来。”
“明天再说。”陈放嬉笑了道。
“不过,你明天不是也要开始特训了吗?”陈放想到了一个问题。
塔图姆若无其事:“那是九点以后的事,不妨碍。”
被他这么一说,陈放还能拒绝吗,只好道:“好吧,明天我等你。”
“我去冲凉了。”塔图姆没看一边站着的武真,自顾的走了。
陈放走到旁边的座位上,开始调息擦汗。
武真走了过去,坐在旁边很久才开口:“是不是今天有点失望,对我?”
陈放把毛巾放下,出人意料回答:“我们的时间还足够长。”
一言惊醒了万般沮丧的武真,他看向了陈放,两人目光对视。
“谢谢。”
“应该的。”
去年,是你惊醒了我,今年,我来敲醒你。
在篮球的路上,吾辈从不寂寞。
今天想说的话,太多。
一是今天更新的内容,我写的时候,就想起很多往事。我想很多书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是曾经觉得很强的人,一转眼,感觉没自己强,或是自己觉得很一般的人,忽然就把自己打爆了。
我想说,篮球的路上,吾辈不会寂寞,只要努力和付出,结果不会说谎。只要你想打好篮球,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迟。
第二个事,今天打蒙古,我挺想分析一二,但觉得没必要。就说3点。
1:中国队在强度对抗上的老毛病从没好起来,失误就是强度的晴雨表。
2:高铁是真爱,其他后卫失误就换下,高铁连续3个失误,巍然不下。我举个例子,后场篮板拿下,杨传给高铁,他居然站原地张手等球,然后被人抢断,打进。这是什么水平的后卫啊!高水平的后卫,一定会在中锋抢下篮板,第一时间去靠近拿球,进行攻防转换,你等着要球是啥战术素养?
3:杨的使用手册,郭指导没找到,怎么给杨传球,能在杨卡了位后,第一时间把球传到位吗?全场一次都没有。
就这三个事,蒙古这种队伍,nbl都没资格进的,也就是业余圈里的球队,靠主场和瞎眼的裁判,拿了五十分,算顶级发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