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5章 拧巴的宣传

      第295章 拧巴的宣传
    《甄嬛传》的版权被捏到现在,终于可以卖了!
    《甄嬛传》首轮上星前几集收视率依然不好,首日0.8,这个成绩在后面会是个不错的成绩,但现在还不够看,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4月以后,《甄嬛传》的收视率稳定在1.0以上,同时段不是冠军就是亚军。
    大结局两集收视成功破2。
    放在后世,这个成绩妥妥是平台爆款,但《甄嬛传》的上星播出成绩连上半年的半年冠都坐不到,上半年收视冠军是谁也没想到的《樱桃》,本衫大叔的剧。
    但终究还是火了。
    果如李秋棠所料,“甄嬛体”也在网络上爆红,现在正是卖版权的好时候。
    李秋棠也不压了,还是那句话,可以卖独家,但不卖永久。
    这部剧压了这么久,不好的一点是,平台的热情被秋天磨光了。
    再也不会有2000万这样的天价了。
    天价可遇不可求,再说李秋棠已经明令禁止卖永久版权,版权运营部可惜没拿到这2000万,但除了抱怨几句,也没别的办法了。
    《甄嬛传》首轮上星播完后,第二天就在优库独家上线了。
    成交价格虽属行业机密,但成交价也是个很好的宣传噱头。
    秋天不说,优库也会主动曝光。
    上半年电视剧版权市场很不景气,很多平台调低了报价,有公司甚至把价格调回了两年前。
    但《甄嬛传》依然卖出了不错的价钱,秋天作价47万一集,卖给了优库5年的独家版权。
    这一笔交易就为世纪秋天创收3500余万。
    “我说过吧,去年你们2000万卖永久,现在3500万卖5年,5年之后还能接着卖,哪笔更划算?”
    版权运营部这回不抱怨了,老板对版权市场的判断是真的准。
    “说好了啊,你们部门欠我一顿饭。”李秋棠还记着跟版权部的赌约呢。
    有人提出新问题了:“5年后还能卖多少钱?早就没人看了吧。”
    李秋棠来劲了:“要不再打个赌?我赌5年后《甄嬛传》网络版权不会低于现在的价格。”5年后版权比首播还贵,谁信啊!
    版权部经理代表部门全体应下了和李秋棠的赌约。
    这有什么不敢接的。
    …………
    今年五一档奇惨无比,《黄金大劫案》和《杀生》硬刚《超级战舰》《灵魂战车2》,假期后更是要面对《复仇者联盟》。
    《杀生》叫好不叫座,没人买票,假期结束后连2000万票房都没到。
    《黄金大劫案》卖了点票,但在假期后也才堪堪破亿,而且口碑不好。
    网友在这部片子下纷纷批评宁昊江郎才尽。
    “这部电影可以由一个新人拍,但绝对不应该出自宁昊之手。”
    “《无人区》的折戟让宁昊彻底失去了灵气,只能拍这样的片子应付投资人。”
    而与之相对的,《超级战舰》国内票房已经快突破3亿大关了。
    国产片在这个档期输的非常彻底。
    五一一过,业界就要准备暑期档了。
    也是在假期后,《匹夫》剧组才发布定档海报,宣布定档暑期档7月6日全国上映。
    而定档海报上,导演一栏赫然写着李秋棠的名字。
    李秋棠什么时候拍了这部片子?
    很多影迷一脸蒙。
    秋天没有参与《匹夫》的投资,但因为李秋棠的关系,秋天依然作为电影的联合发行方参与工作,红星屋为电影提供宣传服务。
    给你救场,片酬没收你多少,这点钱还不让赚了?
    在电影定档后的前期宣传上,投资方,即黄小明工作室和红星屋产生了矛盾。
    黄小明工作室的宣发希望影片的前期宣传能围绕黄小明和李秋棠两人,但红星屋则准备在群像戏上做文章,黄小明是投资人是男主角,理应突出,但黄小明扛票房能力未知,宣传主打黄小明风险略大,宣传群像可以分摊黄小明的风险。
    红星屋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不想把李秋棠拉下水。李秋棠本来就是去救场的,班底不是他的老哥们儿,演员也不是他选的,剧本他也只是做了简单修改。激进点的粉丝甚至可以不认为这部片子是李秋棠拍的。
    红星屋不想主打李秋棠,是为了保全老板的名声。
    所以《匹夫》在前期宣发上出现了两股势力拧巴的现象。
    黄小明工作室的合伙人,经纪人黄彬在接受采访时大打兄弟感情牌:“秋棠导演很仗义,”黄彬承认这部戏中途出现了问题,“当时他还在美国,我们把事儿一说,他第二天就和我们见了面,一起商量解决问题。”
    作为黄小明的经纪人和公司合伙人,黄彬可能是圈里黄小明最亲的人,但他却说:“小明和秋棠导演关系好到我都嫉妒。小明跟我说,只要秋棠导演需要,哪怕去他剧组当替身都愿意。”
    “小明很感谢秋棠导演在他进军大荧幕路上给他的帮助。”
    但红星坞主导的宣传则把李秋棠尽可能摘出去,在微博相继发放各人物的片场工作照,并组织网友猜测角色的真实身份,线下广告牌虽仍以男主角黄小明为主,但张歆意、张义、倪景洋等演员的个人物料也不少。
    黄小明夹在宣传的中间反而不好做了。
    黄小明听工作室安排,突出自己,谈自己首当电影投资人,首次单杠电影,谈自己在电影拍摄中途义不容辞地掏钱拯救剧组。
    红星屋那边又要他把曝光让出来,给配角们增加宣传量,他也照办。
    这种事没有谁对谁错,谁都有道理,谁都是为了戏好。
    但宣传这种事很容易失控,不管黄小明工作室和红星屋偏向哪边,《匹夫》剧组出事,李秋棠以金球奖得主之资火速救场,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观众们的目光很自然地集中在黄小明和李秋棠两人身上。
    更别说李秋棠身上荣誉这么大,黄小明这个第一小生都盖不住李秋棠的光芒。
    红星屋把李秋棠摘出去的功夫算是白费了。
    李秋棠并不知道红星屋的宣传策略,在他看来这部戏就应该宣传群像,至于自己,宣传不宣传还在其次。
    所以李秋棠的前期宣传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记者问他为什么会救场,他就说:“戏比天大嘛。小明找到我说剧组出事了,几百号人停工,我也没想太多,能帮就帮呗。”
    记者又说:“当时你在美国拿了金球奖,是你名声达到顶峰的时候,给一部戏救火好像不是你这个等级的导演该做的。”
    李秋棠说:“说这个就没意思了。有的人得了奖后爱惜羽毛,反而变得胆怯。我不这么看。金球奖奖励的是我在《时间规划局》上的工作,那已经是过去时了,人还得往前看。”
    “那这么说你不是个爱惜羽毛的人咯?”
    “不是。”李秋棠笑答道,“爱惜羽毛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不思进取,而创作最怕的就是不思进取,永远待在自己的舒适圈里,永远不往外看一眼。我不是这样的人。”李秋棠轻轻摇头。
    “好,谢谢导演接受我们的采访。”
    “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