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8章 宰大户!

      第268章 宰大户!
    以后世眼光来看,《武侠》对金成武那顶草帽的营销堪称愚蠢。
    价值6000块,还不包括从美国运输过来的费用,世界就此一顶,拍戏之余要用保险箱锁着。
    有必要吗!有必要吗!
    这也就是现在观众好糊弄,放到后面,这草帽营销的愚蠢程度堪比《蛟龙行动》的潜艇保密营销。
    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武侠》剧组的肆无忌惮,明着捞钱!
    好在《武侠》成片质量还算不错。
    秋天投资出品的《钢的琴》也在这个月上映,这片子上映都经历了不少磨难。
    不过不要紧,这部片子不是来赚钱的,《钢的琴》为王千原拿下了东京电影节影帝,它的使命就基本完成的。
    导演章猛把戏里那台钢的琴送给了李秋棠,这架琴现在摆在秋天影业门口,一进门就看得到。
    文艺片就是这样,不指望赚钱,但得养着,李秋棠也愿意养。
    《钢的琴》上映时,李秋棠还在拍戏,无法到场助威。
    等李秋棠在冀省逐鹿影视城全部杀青《匹夫》后,《钢的琴》也不需要他再帮忙吆喝了。
    因为《变形金刚3》上映了!
    暑期以往被默认为保护月,今年罕见地把《变形金刚3》放了进来。
    《变形金刚3》一进来,暑期档其他电影全部没了市场份额。
    零点千万,首日近亿元。
    一扫暑期档前期市场的颓靡。
    有影迷预测,《变形金刚3》可能会横扫接下来整个暑期档,直到8月中下旬,都没有片子能跟它对打。
    李秋棠从逐鹿影视城杀青回来后,第一时间去见了张钊和徐粼。
    两位大将走马上任秋天之时,他这个老板都不在公司。
    再次见面,虽身份转变,但三人相谈甚欢。
    寒暄了几句,就开始聊工作了。
    《环太平洋》这个项目曹萍已经交给了张钊,张钊一边推进中美双方公司的协调,一边在国内外卖份额。
    是的,不光国内公司想要,日韩的一些电影公司也打听过来了,特别是日本,日本对机甲怪兽特别感兴趣。
    但秋天手里只有《环太平洋》内地的收益权,张钊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向传奇把日本版权卖下来。
    但李秋棠说不用:“日本人虽然喜欢机甲怪兽,但这个市场太邪乎,我的建议是让日本人去跟传奇谈,我们管好内地市场就好。”
    国内出价的有不少,甚至中影和上影这种国字头都想分《环太平洋》一杯羹。
    这部片子要是走引进片,那自然是中影或者华夏盘里的菜,但现在被李秋棠截胡做成了合拍片,在生意场上,就别怪秋天不讲往日的交情了。
    事情谈到现在,这些电影公司基本知道了秋天买断了《环太平洋》的内地收益权,具体金额未知。
    华艺出价依然最狠,王忠磊不管李秋棠多少钱买的,他当《环太平洋》内地票房6亿,按照3倍回本理论,华艺支付秋天2亿买断秋天手里所有的份额。
    “他说价格还可以谈。”其实这个价格还真不错,秋天1.4亿买的,塞个女主角进去,转手一卖净赚六千万。
    但做买卖还是要货比三家。
    其次是乐视,贾老板出价一点不比王忠磊虚,在几轮的试探后,乐视报价2875万美元,有零有整,买断秋天对《环太平洋》的内地收益权。结合汇率算下来,乐视的报价也只比华艺低几百万而已。
    “但他们要求分18个月付清这笔钱。”
    “让他滚蛋!”李秋棠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制造业都没这么狠的,“他自己做账的时候分18个月把这笔钱分摊完我管不着,买片子哪有这么付钱的,他还想赚我利息呗?”
    接下来光鲜、伯纳,甚至小马都有出价,但要求买断的只有华艺和乐视两家。
    张钊的建议是卖给华艺,但还要涨价。
    “6亿太少,这片子我估8亿。”张钊预测道。
    李秋棠记得原《环太平洋》在国内捞了6亿多近7亿,是第一部中国票房超越北美票房的好莱坞电影。
    现在换上刘艺菲主演,内地票房可能会涨,但涨多少李秋棠没有底。
    “8亿,华艺没什么盈利空间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张钊笑道:“他也不靠票房盈利。”
    拿这部片子去资本市场讲故事,或者华艺找冤大头再转一手,他还有的赚。
    李秋棠想了想,道:“一下全卖光也不好,我们手里也要拿一部分,不然市场会说我们联合传奇一起甩雷。”
    是这样的,项目真要这么好,你会让人买断?前脚从传奇手里买了内地收益,在国内讲完故事就加价脱手,自己一分不留,是不是有猫腻?
    秋天真要卖光,反而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李秋棠说出自己的方案:“这样,内地估8亿票房,我们拿一半,剩下的4亿……”李秋棠还按了计算器,发现除不尽,“当1.4亿卖。”
    张钊想了想,同意这个方案,只要卖出去了,秋天直接回本,手里拿的一半份额就是纯赚,还能取得市场信任,我没坑你们,我自己手里还拿着一半,跟你们一起赌。
    谈完《环太平洋》,张钊提出一套公司改革方案,入职秋天近一个月,已经有所了解了。
    他向李秋棠建议,剥离电视剧出去,秋天影业以后只做电影。
    李秋棠瞬间就想明白了,张钊一定是遭到了曹萍的反对,秋天的电视剧一直是曹萍主管,张钊想动曹萍的基本盘,何其难也。
    但李秋棠知道张钊是对的,电影和电视剧可以分属不同厂牌,但不应该集中在一个公司。
    李秋棠支持张钊将电视剧部门独立出去:“把电视剧作为业务部门独立出去,但投资、管理、营销和发行和电影共用一套班子。”
    “这件事过几天我约曹萍我们一起开个会,看看怎么弄。”
    考虑到秋天电视剧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秋天影业为照顾电视剧部门的情绪,依然允许他们使用秋天的名字,李秋棠为他们成立了一家名为世纪秋天的公司,把电视剧部门装了进去。
    什么都没变,就在门上多挂了块牌子,员工工位也不用搬,曹萍任ceo兼总制片人,在海棠国际集团内部和张钊平级,直接向李秋棠汇报。
    脱离她原就不熟悉也不愿管的电影业务,在独立的电视剧部门当老大,她自然没什么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