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7章 约安尼斯说的对!他是我们的大英雄

      第367章 约安尼斯说的对!他是我们的大英雄!
    约安尼斯还活着,并且因为他的英勇,因此他又确确实实给自己争取了一些名望。
    因此当特拉比松城里贵族们开会的时候,他甚至被安排到了总督的右手旁,象征着其对抗突厥人时的大无畏精神。
    即便突厥人最后还是很轻松的溜之大吉了,但考虑到当时约安尼斯是唯一一个敢于站出来带着人去堵突厥人的路,并且直面突厥人骑兵冲锋的。
    那么只要是个听闻他功绩的人,都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夸他是一个真爷们。
    当然,坐在座位上的约安尼斯,只要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就不由得抖了抖,心有余悸。
    那时候,他可是差一点就真的死了啊!是真的与死神擦肩而过!
    若非突厥人还有戏弄他的心思,那些突厥人在轻易驱散或斩杀了他侍从后,本可以直接杀了他,而不是听他临死前惨叫。
    当时,歇斯底里的约安尼斯甚至大声说道:
    “你们是突厥人,还是猪?你们现在这样,叫忘恩负义,叫背信弃义,叫不知死活!”
    “你们敢碰我一根头发,我发誓,特拉比松全城贵族都会联手把你们的脑袋挂上城墙!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这座城下一个总督!”
    这样的歇斯底里,反倒是让巴伊卡尔他们提起了看乐子的兴趣,由此给了援军支援的时间。
    面对大量人马的围追堵截,巴伊卡尔这伙突厥人,倒是没在约安尼斯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干净利落的撤退了。
    如此一来,反倒是成全了他的美名。
    今天这次会议,除去是对约安尼斯进行表彰外,便是讨论有关如何应对突厥人。
    现如今,突厥人已经不只是袭扰城外的庄园,甚至于连城墙都翻了进来,这已经相当可怖了!
    意味着原先城市贵族们引以为傲的防御工事,也显得并不安全。
    若按照原先的计划,这个时候约安尼斯就该安排人,弹劾总督,从而逼迫总督退位,再让自己上台。
    但从生死之际走上一遭的约安尼斯,反而一时间没了那个兴致,任由这次会议随便发展,反正,也不急于这一时。
    不过,聊着、聊着,忽然一个贵族,提出了一个让约安尼斯坐立不安的建议。
    “我听说科穆宁兄弟他们,现如今已经率领着将近两千人的军队,快要抵达利姆尼亚了,按道理说我们这个时候该组织军队进行抵抗。”
    “但我们真的有实力去抵抗吗?”
    这些天约安尼斯一直在家中修养,一直没关心什么政事,他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科穆宁兄弟是谁?!”他大声问道。
    “科穆宁兄弟,就是科穆宁兄弟啊,这个、您是还没听说吗?”
    接着,约安尼斯便从对方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大致情况。
    科穆宁兄弟的身份,比较简单,无非是科穆宁王朝末代皇帝的孙子,在年幼的时候去了格鲁吉亚,如今带着部队要重归帝国云云。
    但这个事,显然是超出约安尼斯预料的。
    毕竟,他苦心孤诣营造当下这个局面,为的就是虚弱总督权威,方便自己上位。
    可若是科穆宁兄弟带着军队西征,眼下已经被突厥人折磨到精神衰弱没了精气神的众多贵族们,便可能是直接投了!
    那他这岂不是要给科穆宁兄弟做嫁衣?
    一想到这里,本来就几天没睡个安稳觉的约安尼斯,便气急攻心,一口血给咳了出来。
    然后他大声喊道:“不行!坚决不行!”
    “那是科穆宁吗!那是格鲁吉亚人的狗!是格鲁吉亚人野种,来我们这里作威作福了!”
    约安尼斯猛地从座位上起身,手撑着会议桌,脸色惨白,但语速越发急促:
    “你们可知道,这些年他们在格鲁吉亚吃的是谁的粮、穿的是谁的绸缎?那是格鲁吉亚人!我们的仇敌!现在他们穿着格鲁吉亚的甲胄,说的是格鲁吉亚的腔调,还敢自称是帝国的救主?!”
    他环顾四周,声音沙哑而尖利:
    “你们是疯了,还是蠢了?就因为几个骑马的少年,披着金线刺绣的外袍,就要跪下来亲他们的靴子?!”
    他狠狠一拍桌子,几乎咆哮:
    “我不承认他们!他们不是皇族,是逃兵,是叛徒的后代!是披着祖宗皮的山里蛮子!”
    然后像是突然意识到周围人的眼神,约安尼斯又一边咳着血,一边竭力挽尊咬牙道:
    “……我们不能为了虚假的希望,把整座城的命运交给两个野心家!我们才是特拉比松的主人!我们这些人……这些年一砖一瓦守下来的——难道现在要拱手让给他们?”
    “要让一个被格鲁吉亚人豢养长大的小丑,坐到这座城的皇座上吗?!!”
    当这么一番发自内心,因为担心失去权位而急切的豪言壮语,脱口而出,约安尼斯发觉周围人看待他的目光变了。
    便是他左手旁的康斯坦丁总督看他的目光、看他咳血的眼神,都渐渐钦佩了起来。
    天哪!
    什么时候,他们这群特拉比松虫豸,居然也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这可不是什么贵族家公子,因为争风吃醋而好勇斗狠,是真真切切的咬牙切齿!
    原先安排在会议里的托,也在这个时候,适时站了出来,就听见那人大声说道:“约安尼斯说的对!他是我们的大英雄!”
    如潮水般轰轰烈烈的掌声由此兴起。
    ……
    当消息传到盖里斯这边的时候,即便是盖里斯,也不得不感叹很多事情的机缘巧合,哪怕是他也没料到,特拉比松城居然会直接放突厥人进去。
    这可要比他先前所预料的结果好上许多。
    对于盖里斯来说,单纯的攻克一座城市,并非什么麻烦的事。
    但依托武力征服的城市,在盖里斯离开之后,又如何维系自己的存在呢?
    在当下,耶路撒冷王国的军力整体是相对有限的,并不足以支撑出一个庞大的跨越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扶持本地势力,潜移默化的在更高层次进行整合,才是盖里斯的目的。
    因为军事征服得到的土地,也必然会因为军事征服而失去。
    可一旦留下文化刻印,那么即便短暂失去,只要文化本身不曾衰落,也会长久的带来利益。
    在贝伊国,盖里斯选择了阿尔斯兰他们那支部族,帮助他们建立独立的国家,通过应对罗姆苏丹国军事压力的方式,迫使贝伊国向耶路撒冷靠拢。
    而在这里,盖里斯虽然有一个备选是科穆宁兄弟,但他倒是觉得多一手准备显然更好。
    毕竟这里相比贝伊国更靠北,已经算是耶路撒冷王国军事投放能力的边界了。
    如果全盘押注在科穆宁兄弟头上,一旦科穆宁兄弟,因为个人利益而选择背离耶路撒冷,那么短时间内,耶路撒冷甚至是拿对方没办法的。
    所谓军事投放能力,便是调动军队界限。
    一个国家无论其本土多么强盛,纵然拥兵百万,可只要他做不到调遣兵力来到他国的领地,那么在军事上便与其他国家并无太大区别。
    相反,哪怕一个国家,只拥有几万士兵,可若是他能将这几万人,投放到天南海北。
    那么那些连几千军队都没有的国家,就不得不承认该国的军事强权。
    所谓海权的重要性,也就由此而来。
    毕竟大海使得军队投放,变成了一件相对简单的事。
    只不过,现如今的耶路撒冷王国,还远远谈不上什么海权大国。
    充其量是通过与威尼斯结盟的方式,确保了自己在东地中海地区,不至于陷入海权弱势。
    但那终究是威尼斯……
    既然不能用军事上的方式,直接了当的建立霸权。
    那么盖里斯理所应当的,也就选择了“宗教胜利”又或者“文化胜利”。
    由此,盖里斯就需要扶持出一个在宗教和文化,乃至于利益上倾向于耶路撒冷、倾向于自己的派系,从而确保特拉比松的整体局势稳中向好。
    相比起素未谋面,仅仅因为姓科穆宁,就要宣称自己皇位的阿莱克修斯兄弟。
    盖里斯,反倒是更信任因为宗教而联结起来的保罗派势力。
    毕竟,对于盖里斯而言,只要他确立了自己的“先知身份”那么作为势力团体的宗教派系,就不太可能在他还活着的时候被背弃。
    因此,他也出席了特拉比松城破后,本地保罗派的会议。
    基督教就是喜欢开会,大会小会开不停。
    上到影响基督教世界的大公会议,中到决定教皇继任者的枢机主教群体,再到普通的教区事务商讨。
    教会体制在各方面都强调着集体智慧。
    即便是不那么正统的保罗派,也会各自选任出使徒时常联络,从而确保自己不至于过于松散。
    值得一提的点在于,在同时期不少教会否决女性权利的情况下,在保罗派女性是有资格出任使徒的。
    后续的支派之一通德拉克人,不仅支持农民的财产私有制,还认同男女平等的理念。
    这也是佐伊能在会议上,作为一个支派代表,出席这次会议的原因。
    现如今的保罗派,作为一个已经衰落的异端教派,其开会自然是不会如塞浦路斯神圣主教会议那般的庄重。
    事实上现如今的保罗派,他们想选出12个使徒都已经困难重重了。
    若非如此,佐伊也不至于这么年轻,就混上使徒的身份。
    首先,在使徒会议开始之前,他们各自先念诵了一段经文。
    【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说:师傅!我该行什么『善』为得永生?」】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善的只有一个。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
    【他对耶稣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
    盖里斯并没有直接出场,而是在一旁看着这处小小隐秘教堂里众人的行为。
    这段经文其实是出自《马太福音》(天主教译为:玛窦福音)第19卷,这一卷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向耶稣寻求永生的故事。
    耶稣提出了许多律法的外在要求,年轻人声称自己都做到了。
    而后耶稣便再提出了一个要求。
    【你若愿意是成全的,去!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
    【少年人一听这话,就忧闷的走了,因为他拥有许多产业。】
    由此,耶稣便说出了那句许多人耳熟能详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难进天国。我再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孔,比富人进天国还容易。】
    借着这段故事,盖里斯在同许多老农们聊天的时候,便是如此介绍天兄的。
    “曾经,耶稣是个穷人,他看见许多人难以生活,又有许多人富足的令其空虚,便告诉富人们要将自己的钱财分给穷人,许多富人不乐意,他便被挂上了十字架。
    当然,对于保罗派而言,他们视为核心教义的,其实还是这部分的后面那些。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些跟随我的人,在重生的世代,人子坐在自己光荣的宝座上时,你们也要坐在十二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支派;并且,凡为我的名,舍弃了房屋、或兄弟、或姊妹、或父亲、或母亲、或妻子、或儿女、或田地的,必要领取百倍的赏报,并承受永生。有许多在先的要成为在后的,在后的要成为在先的。」】
    十二使徒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舍弃财富的,将在天国得永生……
    而在这个潦草到不像话的教堂里,恰好就有着十二名“使徒”,且人子就在一旁听着。
    当经文诵读完毕,这些教堂中的使徒们,便见一个陌生人,凭空出现在了教堂的祭坛上。
    在他们目瞪口呆中,那人如此说着:“今日,我来到此地,是要告诉你们,审判的日子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