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4章 封许小刚为镇国公

      第244章 封许小刚为镇国公
    刚才还争论不止,喋喋不休的众多武将此刻,纷纷对视一眼,也都闭口不言。
    很快身穿黑色铠甲的许小刚缓缓从大殿大门,跨入台阶,走入其中。
    他身穿黑色铠甲,眼神已经没有了从前的玩世不恭之色,取而代之的则是坚毅。
    他脚步沉重,双手之中还捧着一套已经折迭好的飞鱼服。
    来到大殿中央后,成国公段兴皱眉起来,沉声说道:“许小刚,你来做什么?镇国公许鼎武投靠北胡,已成事实,你还敢身穿铠甲,来到朝堂大殿之上?”
    听着段兴的指责,许小刚目光看向萧宇政,大声说道:“陛下还未定我们国公府的罪!”
    说完,他跪在地上,沉声说道:“陛下,卑职东镇抚司锦衣卫许小刚,特来请辞锦衣卫身份。”
    萧宇政面无表情,微微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许小刚随后大声说道:“镇国公府历代替大周镇守边境,我爹叛国,罪不容诛,但他不能代表我们镇国公府的态度。”
    “我是镇国公府的嫡子,愿意远赴边疆,替陛下永世守卫大周国土。”
    说完,他便将锦衣卫的飞鱼服放到地上,站起身,右手放到胸前,行了一个大周朝的标准军礼。
    听完许小刚的话,在场的人,一片寂静无声,段兴更是忍不住微微摇头起来。
    许鼎武刚刚投敌,投靠北胡,陛下能放心将剑池关的十五万大军,交给许小刚?
    这家伙怕是急晕头了。
    就连安国公陶安邦,也皱眉起来。
    很明显,在场的人并不看好,镇国公府连这一劫都不一定能躲过。
    还妄想继续掌控大军?
    简直是痴人说梦。
    萧宇政面无表情,心中却也在思考良多,因为剑池关的那支大军,除了许家人,没有人能指挥。
    在多年前萧宇政便试过,让许鼎武回来修养,换了兵部的一位高官前往暂时率领。
    可很快,整支大军便乱了套,因为派去的主将很快就染上了许多坏毛病,克扣军饷,打压军事能力过硬的将领,随意安插亲信在大军中担任要职。
    整个大军被弄得天怒人怨,险些哗变,是许鼎武连夜赶去,才将所有人安抚。
    剑池关的十五万大军,是对付北胡最为主要的军事力量。
    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事实上,萧宇政此前便有过让许家人继续掌控的念头,只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逝。
    许鼎武投敌,继续让许家人掌管剑池关大军,且不说朝野大臣不会同意,连他,都会担心是否会再发生将领投敌的事情。
    思量良久,萧宇政才缓缓站起身来,看着许小刚说道:“许小刚,许鼎武已然投敌,他熟悉剑池关地形,更对我大周军队了如指掌。”
    “更何况他的军事能力极为不俗,若有一天,他率领北胡兵马,进犯剑池关,你又当如何?”
    许小刚眼神坚毅,毫不动摇的说道:“若是他日,我们父子战场相见,我必让他知晓,虎父无犬子。”
    “我会为陛下将他斩首,送回京城。”
    “黄口小儿。”安国公段兴上前一步,沉声劝说:“陛下,依我看,还是由微臣前往剑池关为妥,我虽从未前往边境,也未曾领兵,但我熟读兵书。”
    “各种兵法良策,我都烂熟于心,只要陛下愿意相信微臣,微臣必定不叫陛下失望。”
    其他勋贵见状,却是没有说话,他们都知道,段兴是想要率领剑池关那支大军……
    大多数勋贵,身份是没资格率领如此庞大军队的。
    而够资格的,大多数也都已有自己的事业,犯不着站出来去抢。
    许小刚闻言,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段兴,这是镇国公府唯一存活下去的希望。
    他上前一步:“安国公,你既从未领过兵,只是翻看了一些兵书,又何谈带兵打仗?”
    “你不也没带过兵吗?也就是一介京城闲散子弟。”段兴答道。
    许小刚沉声说道:“剑池关大军上上下下的将领,我都熟悉,皆是我叔伯长辈,我若率领他们,他们必然拥戴,与你的情况,能一样吗?”
    “更何况。”
    “你真当我许小刚是只知贪图享乐的权贵子弟?”
    “我从五岁习武,七岁开始熟读兵书,九岁便让府中老兵老将教导带兵之道。”
    就在此时,兵部尚书杜怀安上前一步,打断了二人的争吵,他目光落在萧宇政身上,说道:“陛下,我想和你聊聊。”
    “暂休。”萧宇政闻言,看了杜怀安一眼,随后缓缓起身,往朝堂一侧的偏厅而去。
    朝堂休息也是常见之事,武将还好,许多文官的年龄也大了,早朝一般都得一个时辰起步。
    若是事情较多,甚至两个时辰也是常见的。
    而这偏厅,便是休息时,萧宇政休息之地。
    偏厅并不算大,但也是富丽堂皇,里面摆放着几张椅子。
    萧宇政带着冯玉落座后,里面等候的小太监便赶忙奉茶。
    跟随而来的杜怀安,则低声说道:“陛下,安国公万万不可领兵。”
    “此人在我兵部任职,我对他极为了解,平日处理一些文书杂事,倒还尚可,可领兵之事,颇为复杂,可不是熟读几本兵书就行的。”
    “剑池关滋事重大,臣说难听一些,若是其他地方的部队出了问题,倒还无妨。”
    “可若是剑池关大军出问题,北胡一旦攻破剑池关……”
    历史上北胡也曾数次攻破剑池关,北胡铁骑之下,多次险些逼近京城。
    萧宇政喝了一口茶,缓缓问:“依你之见,谁适合前去?”
    “许小刚。”杜怀安沉声说道:“许鼎武投敌,剑池关大军中,多是他的亲信手下,此时必定人心惶惶。”
    “若换了其他人前去,且不说克扣军饷之事,最起码在很多重要位置,也要安排上自己的心腹。”
    “到时,军心恐怕不稳……”
    “许小刚前去,是最适合的人选。”
    领兵打仗不是请客吃饭,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且最关键的一点,便是手下将领士兵,对将领的认可度。
    萧宇政闻言,闭上双眼:“倒是有些难办啊,许鼎武投敌,让许小刚继续率领剑池关大军,朝堂大臣,能同意吗?”
    杜怀安深吸一口气说道:“还请陛下三思,朝堂大臣怎么想不重要,当务之急,是要稳住剑池关大军。”
    “况且……”杜怀安压低声音,在萧宇政耳边低声说道:“陛下您应该很清楚,北胡的军队,粮草,物资,正在迅速往南运送……”
    “恐怕要不了多久,北胡就会掀起一场战争。”
    “这个时候,剑池关绝不能乱。”
    杜怀安并无任何私心,纯粹是从领兵的角度去考虑的此事,他下意识的看向萧宇政身旁的冯玉,想要请冯公公劝一劝陛下。
    可冯玉只是斟茶,在这件事上,并不多言。
    站在外面的许小刚,也静静的等待着。
    许小刚心里也有些紧张,毕竟这可是关系着镇国公府生死存亡的大事。
    终于,萧宇政领着冯玉以及杜怀安,从偏厅走出,缓缓回到龙椅上坐下。
    群臣的目光,齐齐朝他看去。
    萧宇政微微闭上双眼,思索片刻后,这才慢慢看向许小刚,问道:“传旨!”
    “许鼎武投敌叛国,罪不容诛,但镇国公府历代为大周镇守边境,不该受此牵连。”
    “剥夺许鼎武镇国公爵位。”
    “朕封许小刚为镇国公,剑池关镇池军指挥使,即刻前往剑池关,统御镇池军。”
    听到萧宇政的话,许小刚悬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他急忙跪在地上谢恩:“多谢陛下!”
    段兴脸色微微一变,刚准备开口再说什么,杜怀安则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捣乱。
    段兴这才将嘴里的话给强行压了下去,只能是黑着脸退了回去。
    萧宇政目光深邃的盯着许小刚,缓缓说道:“稍作休息,镇国公便赶去剑池关吧。”
    说完,萧宇政转身离去,冯玉则大声喊道:“退朝!”
    今日朝堂的事情定下以后,京城的京报以及各大报纸,也改了口风。
    昨日许鼎武投敌叛国后,不知道多少文人写了诸多文章,在京报上大骂许鼎武以及镇国公府。
    什么北胡走狗,镇国公府就该立即被捕,全府人即刻赐死。
    可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定下后,京报本来已经排版好,准备开始售卖的纸张,立马全部销毁。
    随后让文人墨客,赶紧重新写起文章。
    一方面,当然是歌颂镇国公府世代忠良,第一代镇国公如何为大周建功立业,第二代镇国公如何痛击北胡,打得北胡落流水,瑟瑟发抖。
    然后便是朝堂今日,陛下册封许小刚为新任镇国公。
    接着介绍许小刚如何聪明多智,从小就展现了带兵打仗的天赋。
    至于许鼎武?那是镇国公府的败类。
    并且同时,各大权贵,便是各位国公,侯爷亲自赶来镇国公府祝贺。
    又或是家主不在京城,家中女眷夫人,也第一时间赶来。
    刹那之间,冷清无比的镇国公府,门可罗雀,竟是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