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叶修远
第233章 叶修远
姜云闻言,沉默了下来……
玲珑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你不是说可以和我坦诚相见吗,怎么说不出话来了?”
姜云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认真的看向玲珑:“教主,这是卑职最大的秘密,本不该告诉你的。”
“不过我对教主的忠心日月可鉴,为教主更是可以两肋插刀。”
“卑职也只告诉教主一人,还希望教主不要告诉另外的人。”
“嗯嗯,然后呢?”玲珑点了点头。
姜云说道:“卑职是二十年前,天青观的那位三品大天师转世,虽然法力低微,但神识依旧是三品大天师,所以雾月真人不是我的对手。”
自己这个回答,也算半真半假了……
在玲珑的追问下,唯一能答出的回答了。
可没想到,玲珑却是双眼一翻,瞥了姜云一眼:“你觉得我会信吗?你在京城,对三座道观的所作所为,我也有所耳闻。”
“更何况,你所施展的道法,也没一样是天青观的术法。”
二人对视一眼,各自都有自己的秘密。
随后玲珑吩咐交代:“天陨石的佛像,记得帮我收好,别被其他人给抢走。”
姜云脸上露出笑容,回了京城,又有几人敢从锦衣卫百户手中抢东西?
可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玲珑沉声说道:“外面不少人,都在搜寻天陨石,想要集齐,江湖上,因为天陨石,已经发生不少命案。”
姜云赶忙拿出天陨石佛像,递了过去:“这么宝贝的东西,属下认为,教主大人还是自己收着比较好,万一我不小心弄丢了,岂不是愧对教主嘱托?”
玲珑却并未伸手来接,而是拍了拍姜云的肩膀:“放心,等本教主回了京城,有你的好处。”
“譬如?”姜云问。
玲珑一时间倒没有想好,生怕姜云不答应,赶忙说道:“行了,本教主得离开此地了。”
“血魔一死,我体内的魔血也都失去效果。”
说完,她便推开门,瞥了一眼冯玉和众多锦衣卫,借着黄昏,离开这座荒村。
姜云从屋内走出后,深吸一口气,看向齐达等人:“前往百济山庄,救人。”
如今,雾月真人和一众高手手下,都已经死在此地。
百济山庄内,剩下的那些山庄之人,基本上也就是灾民所组成。
众人第一时间赶往百济山庄。
一路畅通无阻,来到山庄大门,虽有穿着山庄白袍的灾民阻拦。
但很快便被众多锦衣卫拿下。
众人一路畅通,没费多少力气,便来到了一座柴房前。
推开门,冷流儿和许小刚正被绑在里面。
“姐夫,姐夫!”
“你可算来了。”
很快,便给二人解开束缚,冷流儿揉了揉手腕,有些诧异的问道:“血魔和雾月真人呢?”
他们二人在柴房中,并未听到任何打斗声。
“死了。”
跟着一起前来的冯玉,背着手走了进来。
冯玉回头看向整个百济山庄,冷声说道:“搜一下,看看这些反贼是否留下什么线索。”
搜寻线索,这可是锦衣卫的本行,可搜寻之下,却并未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不过在山庄中的粮仓中,发现了大量的粮食。
冯玉听到汇报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以锦衣卫的名义,将所有粮食发给灾民。”
“另外,传陛下旨意,在场的锦衣卫听令,三人为一组行动。”
“拜访整个西蜀省的大户人家,随后监督其开仓赈灾。”
“如有不从者,直接杀了,然后开仓。”
“完成任务后,便可回京。”
听着冯玉的话,在场的人眼神都浮现出一抹惊诧之色,不过很快,在场所有人都抱拳受令。
“姜云,许小刚,你俩就不用了,跟我走一趟。”冯玉缓缓说道。
姜云好奇的看向冯玉,问道:“公公,还有什么任务不成?”
“去江南省,拜访一位老先生。”
……
江南省乃得天独厚的灵秀之地,乃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缴纳的赋税,能抵其他三省之地。
如今已值开春,一条河流两侧,遍布绿竹,时不时还有鱼儿跳出水面。
一块竹筏之上,冯玉穿着一身富贵商人服饰,坐在竹筏前方,还摆放着一壶清酒。
看着眼前美景,缓缓感慨:“早闻江南景色一绝,我久居京城,来此地不多,如今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说着,冯玉便倒上一杯清酒,喝了一口,只觉此情此景,有一种想让人吟诗一首的感觉。
奈何冯玉是个粗人,文化不高,只能作罢。
姜云和许小刚则身着便装,在后面划着竹筏。
看着竹筏前方感慨的冯玉,许小刚却是没心思欣赏美景,用力的划着竹筏,心里忍不住暗道,这冯公公倒是享受,有本事你来后面划竹筏试试,看你还有没有这个心境。
姜云也用力的划着竹筏,不过嘴里问道:“公公,咱们从西蜀省大老远跑来此地,拜访的什么人啊?”
别看冯玉在皇帝陛下面前,开口奴才闭口奴才。
冯玉在京城的权势可谓滔天,能让他大老远跑来拜访的人,恐怕屈指可数。
“一位奇人。”冯玉缓缓说道:“据说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陛下想请他入朝为官,可此人却毫无兴趣。”
“江南布政使曾也多次前来,帮陛下劝说此人。”
“可这人却扬言,要让陛下亲自来请。”
许小刚闻言,微微一愣,忍不住说:“这么狂?”
让陛下亲自来请?
这种话说出来,若换成普通人,恐怕早被陛下下令砍了。
冯玉面色郑重的说道:“此番出京,陛下也吩咐过我,让我来看看此人,是否有传闻中的能耐。”
“如若真有大才,陛下亲自前来,也并非不可。”
言语间,前方竹林之中,出现了一间竹林小屋,竹筏缓缓靠岸。
“就是此地了。”冯玉提醒二人:“这位老先生名为叶修远,你俩倒是不必多话,更不得无礼,明白吗?”
“是。”
二人自然点头起来。
姜云心里更是忍不住暗道,自己俩就是来跟着当做小厮下人的。
很快,一行三人便来到竹林小屋前。
这里的环境倒算清幽。
冯玉走上前敲了敲门,笑着说道:“叶老先生在家吗?”
“什么人?”
竹屋后方传来声音。
三人绕过竹屋,来到后方,看到一位年龄约六十岁的老者,正坐在地上,用竹子编者竹篓。
此人从上到下,看起来都和一个普通农夫无异,头也不抬:“你们找谁的?”
冯玉客客气气的走上前,抬手作揖:“我们是从京城而来,请问您便是叶修远老先生?”
“找我什么事?”叶修远一听是从京城而来,并未给任何好脸色。
“江南布政使使应该已经来拜访过老先生许多次了。”冯玉笑着蹲在他的旁边,说:“我是内官监冯玉,特地来请先生前往京城。”
“陛下听说了先生的能耐,很是感兴趣,想请先生入朝为官。”
叶修远闻言,随手将编到一半的竹篓丢到一旁:“把竹篓编好再跟我谈话。”
说完,竟就这样拍拍屁股,转身走入竹屋。
很明显,并没有给冯玉任何好脸色。
冯玉见状,也只是微微皱眉,淡淡说道:“倒是如传闻那般,脾气古怪。”
“你俩愣着干什么,编竹篓啊。”冯玉看向身后的姜云和许小刚。
姜云兄弟俩,则是大眼瞪小眼。
“姐夫,你会编吗?”
“我像会的样子吗?”姜云黑着脸。
许小刚一拍大腿:“公公,搞这么麻烦干啥,照我说,找个黑布袋,把这老头一绑,带回京城不就得了。”
冯玉:“小国公爷,您的主意很好,下次别出主意了。”
“还是好好把精力用在如何编好竹篓上吧。”
姜云和许小刚只能是坐在竹篓前,编了起来,可这纯粹是个技术活,俩人也是有些一头莫展。
俩人研究了足足两个时辰,才总算把竹篓编得四面漏风。
但勉强算成型了……
就在这时,竹屋的门才打开,叶修远深深皱眉,看着屋外的三人,忍不住摇了摇头:“皇帝身边有你们这种人,也难怪大周官场越来越烂了。”
姜云和许小刚黑着脸,俩人可是辛辛苦苦研究了两个时辰,手都被割破了好几条口子……
冯玉皱眉问道:“叶老先生,为何会如此说呢?”
叶修远有些不耐烦,一副厌蠢症发作的模样:“就你们蠢的样子,真老老实实两个时辰在外自己编竹篓?”
“随便到附近找个农夫,给两个铜板,一炷香的时间便能帮你们编好的事情,非得如此耗时耗力。”
姜云:“……”
许小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