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7章 麻袋装钱

      第297章 麻袋装钱
    老伴可没功夫搭理他,闫阜贵之所以要加这一句,并不是他认为窜闲话有什么不对,他只是天然的觉得窜刘华的闲话占不到什么便宜,既然没便宜搁这,那就少费唾沫。
    可惜他老伴不是这么想的,这么好的一个闲话哪能不聊啊,街坊的老姐妹儿天天都是萝卜、土豆、大白菜,这样的话题聊了几十年了,已经索然无味了。
    今天又好不容易捞了这么一个高大上的话,那就必须要聊,而且聊个透彻,聊个开心。
    杨大妈兴高采烈拿着鞋底子就来她胡同大妈们的聚集地,一开始的时候,他是一言不发,一边听着别的老姐们儿聊天,一边用一种充满蔑视的眼神瞟着他们。
    心里想的是,一群没见识的货,成天就知道聊那么三毛两毛的鸡毛蒜皮,待会儿我发个大消息,直接震碎你们的脑壳。
    聊了一会儿,有大妈问道:“杨大妈,你今儿怎么不言语啊,以往你说的最凶了,姐妹们,全指着你才能买到便宜的菜啊,今儿怎么生分了,不愿意跟老姐妹交心了?”
    “你们说的都些什么玩意啊?”杨大妈倨傲的说:“天天说来说去都是萝卜土豆大白菜的价钱,咱姐们儿也得聊聊新话题吧。”
    “杨大妈,你又知道啥新消息?”
    杨大妈招招手,把人拢到一起:“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千万别出去瞎传啊。”
    “那不可能,老姐妹谁不知道谁啊,我们的嘴最紧了。”
    “刘华还记得吗,就是以前轧钢厂那工程师。”杨大妈神秘的说:“人家现在也下海了,生意做的老大了,告诉你啊,一笔买卖就几十万、上百万,做买卖人家才是头一份的。”
    “嚯,这么多钱,他们家发达了。”
    “人家早就发达了,我们家老头还拿四十多块钱的时候,人家已经拿到两百了。”
    “他们家得老多钱了吧,得拿麻袋装吧。”
    “这么多钱,一天三顿肉也不心疼啊。”
    话题就此展开,想刹是刹不住的,一传十、十传百,到了晚上,隔壁街道都知道这件事了。
    不过那会就不是这么说的了,下不下海的这个问题已经过去了,话题的重点在于拿麻袋装钱,已经有人说,刘华他们家屋子下面有个地窖,地窖里面全是麻袋,麻袋里面装的全是钱。
    柳霏霏第二天出门的时候,就感觉大家眼神儿看他有点不大对劲,羡慕嫉妒还有一些人眼神当中夹杂着些恨。
    她去买菜的时候,总感觉今天的菜价不大对,后来遇到熟人一聊才知道自己买的菜竟然比别人的价钱要高一点。
    再一细聊,她就知道街面上的谣言了,老朋友也很好奇的问:“你们家是不是一地窖的钱啊?”
    “这你也信。”柳霏霏无语至极,摇摇头:“你们家有这么多钱放家里面吗,这不怕遭贼吗?有钱我当然存银行了,还一地窖的钱,首先,我们家院儿里没地窖,就算是有地窖,那也是存冬储菜的。”
    老朋友点点头:“倒也是,钱放在银行里面还有利息,不过这么多钱都放在银行里面不嫌扎眼吗?”
    “放家里面不是更扎眼。”柳霏霏解释道:“而且,就算是一笔订单上百万,也不是说你就能赚上百万,生产不要成本吗?工人、水电、工资还有交税,这不都是钱吗,减掉这些才是赚的。”
    柳霏霏摇摇头:“自打我们家那口子开了这么个公司,到现在就是一直往里面投钱,我还没看见回头钱儿呢,前两天他还说呢,公司到现在都没有一笔正经的订单。”
    虽然柳菲菲解释的很详细,她那个朋友也信了,但不代表其他人都信了。
    街面上还是会流传着他们家多有钱的谣言,为此刘家遭了三次贼,毛贼趁他们家人不在,找遍了全院,也没找到麻袋装的钱,最后只偷了百十块钱零钱,还有一些值钱的东西。
    不过还是有意外之喜的,遭贼了以后,他们家这些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因为那些贼铩羽而归之后,直接就抱怨,翻遍了整个院子,翻了一身臭汗,最终也没找到几个值钱的东西,不知道是哪个天杀的传的谣言。
    不过,总这么遭贼也不是个事儿,刘华干脆借助华清大学实验室的设备,做了十几个摄像头出来。
    虽然做不到实时监控,但是好在硬盘够大,谁让刘华有钱了,能够储存七天的视频,再有贼进院,保证无所遁形。
    利用监控抓了两波贼以后,监控摄像头就让公安部门给重视起来,最终,公安部门、华清大学还有酒仙桥的一家电子半导体企业联合生产监控摄像头。
    虽然经费是有限的,公安部门还在一些重点关注区域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于是一时间,很多横行一时的不法分子纷纷落网。
    刘华最担心的不是这些贼,因为这个时候治安还不是很好,按照他上辈子了解的,有不少有钱人在这个时候遭遇不法分子的绑架,所以他生怕自己家人也会被人盯上。
    不过由于他们家低调做人,这种糟烂事儿也没有找到他们家身上,刘华倒是庆幸不已。
    嘉陵厂和幸福厂终于派来参观了,在考察了生产车间之后,他们已经对于太一重工车间管理表现的都相当认可。
    再加上大家都是摩托车圈的企业,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京城吉普下辖的摩托车厂已经向太一重工下了订单了。
    那家企业是干嘛的?生产军需品的。这就说明质量是绝对过关的,品质也是绝对够强的。
    于是两个厂子也没有什么犹豫,只是稍微讨价还价以后,就签订了合同,一年两万台发动机的订单,这一下子,刘华真的麻袋装钱了。
    再次扩招,现有阶段的工人不足以支撑以一年六七万台发动机的生产量,刘华还是坚持校招。
    不过太一重工的待遇也被外界知晓了,这么高的工资吸引来一大批成熟工人来求职。
    这也就导致了刘华在家都不得安生,胡同里面,尤其是四合院里面,有些人没皮没脸,就要找刘华高抬贵手,想进厂赚工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