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5章 斩颜良诛文丑,关公名震河南

      第195章 斩颜良诛文丑,关公名震河南
    却说曹操、刘备各自率一队轻骑,前往延津迁移那里的民众。
    走至南陂时,人报是袁军先锋大将文丑兵至。
    南陂下,先是来了五六百的骑兵,随后骑兵越来越多。
    再之后,便是数不清的步兵聚集在一处。
    虽不知这文丑及其麾下军士战力如何,但仅就这人数而言,便十分吓人。
    或有将校谓刘备道:
    “今敌军来得急,可令军士急收马匹,退回官渡!”
    荀攸见此,即出面劝阻道:
    “此正可以诱敌,何故反退?”
    “依攸之见,此战正是擒敌之时。”
    正说时,曹操也在这时候赶来了。
    他找到刘备,正色说道:
    “……玄德,适才你劝吾舍弃辎重,吾以为这正是时候。”
    刘备暗想,竟与公达之见略同。
    遂从其言,命军士将辎重舍下。
    果不出荀攸所料,文丑军士见山下落满了大量的辎重财物。
    遂纷纷过来哄抢,骑兵更是直接下马来争抢。
    或有冲至粮车前的,取小刀将布袋扎了,放出粮米来,捧在手里便吞食了。
    众军士既抢得了大量粮草车仗,又要来抢马匹。
    一时间,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
    文丑挺枪喝斥道:
    “不许乱!不许乱!”
    然阵型一散,众人一时间找不到方位,想回到原来位置都回不去了。
    曹洪见此,拔刀大声喊道:
    “贼已乱,可击矣!”
    曹操急止之道,“且再等等!”
    众人暗想这曹操倒是沉得住气,现在敌军乱了阵型,待文丑稳住局势,恐机会稍纵即逝。
    又过半晌,刘备走来,谓曹操道:
    “时机已到,可以击敌矣!”
    曹操颔首,掣剑在手,对身后将士喊道:
    “众将士听令,速速击敌!”
    几乎是同一时间,刘备也掣剑在手,谓身后人道:
    “文丑乃河北名将,谁可擒之?”
    话落,张辽、徐晃应声出马。
    “咚咚咚……”
    四面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
    早已在南陂上蓄势已久的曹刘两军,猛然冲下山去。
    “报——”
    传令兵箭步蹿至文丑身前,拜道:
    “将军,贼兵杀下来了!”
    文丑暗骂这还要你说,当我瞎吗?
    “都别抢了,速速御敌!”
    文丑扬鞭大骂,然众军士由于开始时抢夺辎重,一时乱了阵型。
    现在见敌军突然杀出,更加慌乱,不知该如何排阵了。
    一时间,河北军大乱。
    曹刘联军趁势围裹过来,文丑乃挺身独战。
    舞一杆长枪,横枪立马,死死的守住阵势。
    来一个,杀一个。
    来两个,宰一双。
    枪起处,血如泉涌,身躯落地。
    不论是曹操兵将,还是刘备兵将,都知道文丑是河北名将。
    他的人头相当值钱。
    此前关羽斩了颜良,不就被封了汉寿亭侯吗?
    若是他们能斩了文丑,枭其首级,加官进爵不是梦。
    遂两边军士,个个奋起,要来拿文丑。
    文丑抖擞精神,暴喝一声:
    “杀!”
    身子微微向前一探,长枪过处,只听得一阵叮叮当当的兵刃交割之声。
    耀眼的火星子,在枪头暴射而出。
    持长戈围过来的士兵,一时间竟近不得文丑的身。
    文丑再次断喝一声,长枪刺出。
    噗噗噗……
    出手快如闪电,眨眼功夫,十余名士兵心怀不甘地倒在了地上。
    唔……
    远在南陂上观望战势的曹操、刘备,见着文丑犹做困兽之斗,心中亦不免感慨。
    这文丑不愧是能与颜良齐名的大将,身处险境,犹能够不落下风。
    如此猛将,刘备一时间起了爱才之心,高声冲下面喊道:
    “文将军,汝乃河北名将,但相助袁绍,却是良才埋没。”
    “可听吾一言,快快弃暗投明。”
    “若能与吾匡扶汉室,共做忠臣,我保你加官进爵,荣妻荫子!”
    “倘要执迷不悟,莫说尔文丑,颜良已为吾弟所斩。”
    “待刀上架脖颈,悔之莫及!”
    刘备软硬兼施,喊话文丑。
    文丑于乱军之中左右冲杀,闻得陂上呼喊,不由大怒,扬枪一指,骂道:
    “织席小儿,大耳死翁!”
    “吾受袁公厚恩,安肯背主投敌?”
    “汝弟杀吾兄弟,我誓取汝兄弟二人首级,祭奠颜良!”
    刘备闻言,亦大怒:
    “吾一片好意,鼠辈安敢如此!”
    遂要拔剑,亲自下陂作战。
    曹操急忙上前劝阻,道我们本就人少,是以少几击多。
    此战乃是靠着出奇制胜,不容有失。
    大耳哥你要是下去了,万一出了什么事,咱们这边的士气不就崩了吗?
    文丑那厮马上就能扭转颓势,反败为胜。
    刘备不听,执意要下去,曹操拉住他,反复劝谏。
    荀攸亦过来劝说,刘备这才怒气渐消。
    曹操乃笑着调侃道:
    “玄德有爱才之心虽好,然须知我等此战,乃出奇制胜。”
    “若要赢得此战,须得文丑首级。”
    古代一军主帅起着定海神针的作用,很多时候主帅一死,军队士气立马就崩。
    这也是关羽斩颜良含金量高的原因,杀了颜良一人,直接便解了整个白马之围。
    刘备闻言,遂道:
    “吾已遣张文远,徐公明,前去取文丑首级矣。”
    曹操见此,亦对身旁的曹洪道:
    “子廉,汝亦率军下去,助他一助。”
    曹洪领命,领了十数骑冲下陂去,直奔文丑所在的方向而去。
    此时文丑仍在鏖斗,不同于颜良在车上被斩。
    文丑虽然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他是骑在马上,而且是两军混战。
    混战的好处就是,敌军将领很难捕捉到你的具体位置。
    你站在高处,以俯视角好判断敌军主将的所在方位。
    但当你真正杀入军阵后,往往就会失去方向感。
    在高处看到插入司令部的路线,待真正闯进去后就会发现四面八方都是人。
    既包括自己人,还包括敌人。
    这也是为什么关羽斩颜良难以复制,不单单是斩首难,光是遇着这种机会就很不容易。
    真要是两军混战起来了,你能碰到敌军主将,都算你是运气极好的了。
    曹洪运气便是极好,他骑乘一匹青骢马,直闷头往军阵里冲。
    也不知冲到了何处,正遇着文丑。
    曹洪暗喜,道先前这关君侯斩了颜良,这文丑之功合该归吾矣。
    曹洪并非是自负,他与关羽不同的是,关羽是单骑突入阵中。
    现在是两军混战,文丑军士目前自相杂乱,正好带人斩了他。
    念及此,曹洪提一面红铜刀,已催马杀至文丑跟前。
    二话不说,劈刀便砍。
    文丑不识得曹洪,只道是乱战中冲出来一无名之辈,起枪便架。
    两将立时在人群中斗了起来。
    战不数合,曹洪便知文丑此将不愧为袁绍的心腹爱将,武力确实过人,自己此战是断难胜他了。
    尤其文丑在做困兽之斗,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他深知自己不拼命就得死。
    故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若换作平时,曹洪尚能斗他一斗,现在见文丑拼了命,心中也有了几分怯意。
    好在人多,文丑也杀不了自己。
    索性收了大刀,圈转马头,自战场中悄然退去。
    文丑退了曹洪,战意昂扬,精神更盛。
    正斗时,忽又听得背后有人喊:
    “文丑休走!”
    文丑视之,又是两员骁将。
    乃张辽、徐晃也。
    文丑见二将来得急,遂按住铁枪,往人群中赶。
    徐晃、张辽在身后追。
    文丑低下身子,暗自拈弓搭箭。
    徐晃大叫:“贼将休放冷箭!”
    话落,文丑已回身过来,照面就是一箭。
    徐晃急扯住马辔,马儿扬起前蹄,箭矢不偏不倚,正中战马面额。
    那马儿痛苦哀鸣一声,跪倒前蹄,连带着徐晃一并摔落马下。
    张辽急抡长刀,要来砍文丑。
    文丑第二支箭已经搭好,回身又是一箭。
    张辽此时已有了防备,低头急躲。
    一箭射中头盔,将盔缨射去。
    张辽大怒,奋力在身后赶。
    文丑见张辽有了防备,知射他不到,乃使一记回马枪,要刺他心窝。
    张辽举刀架住。
    文丑一枪不中,再来一枪。
    出手如电,一枪快似一枪,疾如狂风骤雨。
    瞬间将张辽罩在层层枪影之下。
    二将相斗,刀枪碰撞,正逢敌手。
    战了二十回合,文丑见一时战不倒张辽。
    望一眼四周,见敌军不断围裹过来,暗道如此下去,必难走脱。
    此时,摆在文丑身前,仅两个选择。
    第一,
    趁着曹刘两军还未完全掌控战场形势,及时止损,就此撤走。
    第二,
    擒贼先擒王,斩了曹操或者刘备,贼军自破矣。
    先前折了颜良,河北军受挫,文丑主动领兵本就是报仇来的。
    现在虽不慎中了贼军之计,然总体上还是河北军多,河南军少。
    虽稍有劣势,但还不至于完全走不脱。
    故文丑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擒贼先擒王,就先擒拿曹操!
    河北将领比起刘备是更恨曹操的。
    当初兖州内乱时,河北人是真的亲自下场帮了曹操。
    袁绍不仅给钱给人,河北将领更是亲自跑到了东郡战场参与作战。
    这也是为什么袁绍总是把自己有恩于曹氏,曹操没我死好几回了的话放在嘴边的原因。
    现在曹操翅膀硬了,不尊重老大哥了,还敢扯旗反旗,指老大哥为国贼。
    这令河北将领如何不怒?
    文丑连斗数阵,体力已损耗不少。
    故他留足气力,全力往陂上杀去,只冲那曹操去。
    早有探马报知曹操,道:
    “禀曹司空!文丑那贼将冲我部杀来了!”
    “文丑冲我来了!?”
    曹操又惊又怒,暗道这文丑莫不是找死?
    他在陂上留的人马虽然不多,但全都是最精锐的心腹劲卒。
    曹操身为主帅,身边哪可能不留健儿?
    “速速杀之!”
    曹操看都懒得看一眼,只将手一挥,便举目继续观看陂下战场。
    哪料那文丑,面对曹军的层层设防,竟纵辔加鞭,舍命往前头闯。
    文丑身中数枪,伤口流脓,盔也歪了,甲也斜了。
    仍是奋不顾身地要上陂杀曹操。
    此时文丑已经顾不得撤军,也来不及撤军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的他只有一个念头。
    杀了曹操,曹兵必溃,剩下为数不多的刘军也难以形成威胁。
    文丑便能够扭转战场局势。
    “唔!”
    曹操猛然回过头来时,见文丑居然突破层层阻碍,越杀越近。
    左右遮拦不住,被文丑闯了进来。
    文丑也不杀他们,只盯着曹操追。
    曹操见此,心中也有几分惧怕,急勒马便退。
    在数名骁骑的护卫下,直奔刘备军阵去。
    “……玄德救我!”那边刘备掣剑押阵督战,忽听得背后有人喊。
    回过头来,才发觉是曹操。
    正疑惑时,见曹操身后竟还追着一员大将。
    那将浑身是血,双目发红,宛若杀神一般,不要命了的往前冲。
    这般景象,刘备也是少见,急挥手道:
    “曹公,快到吾之军阵来!”
    喊话的同时,又看一眼身旁的关羽。
    适才关羽未曾出战,只因他要守着刘备。
    陂下一片混乱,人声嘈杂,尚不知战到什么地步了,文丑死没死。
    结果一看,文丑已经单骑冲上陂来了,还追着曹操撵。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关羽暗想,曹公将爪黄飞电给了我,坐下马儿脚力不足,被这文丑追的狼狈。
    倘若有个三长两短,关某之过也。
    遂不假思索地催马冲出阵去,几乎与刘备的喊话同时而发。
    文丑正赶曹操时,忽见一将来得急。
    倒拖龙刀,气势汹汹地奔自己而来。
    观他容貌,似与探子说言相似,便高喊一声:
    “来者莫非姓关!”
    关公已确认此人便是文丑,立即回答:
    “原是关某。”
    文丑遂怒,挺枪骂道:
    “红脸贼,汝杀我兄弟,实是大胆!”
    “本将奉袁侯之命,来同颜良报仇。”
    “此前本欲杀那叛贼曹操,哪知晓你主动前来送死,可速速放马过来较量!”
    言讫,关公已暴射而起,劈头盖脸就是一刀。
    文丑即举枪架住。
    只听得“铛啷啷……”巨响,火星子直爆。
    云长两膀发震,架住那杆铁枪。
    两将都不数合,文丑见关公力大,一时杀不了他。
    自己又单骑冒入险境,若待曹操、刘备其他大将反应过来。
    一起过来围杀自己,如何是好?
    文丑遂弃了关羽,往陂下冲跑下去。
    关羽哪里肯舍?
    坐下爪黄飞电马快,赶上文丑,照脑后就是一刀。
    文丑感到后背一阵阴凉,待觉不妙时,那刀已翻至后颈。
    只听得“唰——!”的一声。
    殷红的鲜血从文丑脑后喷出,似喷泉一般不断溅射。
    长枪落地,尸体从马上滚落下来。
    见关羽杀了文丑,刘备大喜,回首谓众人道:
    “吾二弟天下无敌!”
    曹操则瞅准战机,挥鞭下令,大驱人马掩杀下去。
    文丑军本就是一片混乱,不见了主将文丑,又见陂上大批人马冲杀下来。
    顿时大乱,军士自相践踏。
    关羽引数骑在乱阵中左冲右突,直逼得河北军大半落水。
    此前被文丑军所夺去的粮草辎重,再次被联军夺回。
    此战,曹刘联军大胜!
    曹操、刘备各自点齐本部军马,清点了粮草。
    然后勒兵班师回官渡,大宴众官,贺云长及诸将之功。
    至于文丑之尸首,仍是令传示诸营,提振三军士气。
    文丑乃河北名将,军中不少人对他都十分忌惮。
    闻说其已被斩首,惊讶之余,又问是谁斩的。
    答说是关羽,便问:
    “岂非先前斩了颜良,封汉寿亭侯的关云长乎?”
    “正是。”
    一时间,关羽名声大噪。
    不表。
    时袁绍勒大军行至延津,人报先锋将文丑已为关羽所斩。
    袁绍大怒:
    “这红脸贼连杀吾两员爱将,吾誓杀之!”
    郭图在侧,谏言道:
    “今番连折了两员大将,挫动士气,不宜马上再战。”
    袁绍亦知此理,乃令军士先前,就于酸枣处下寨。
    大军连营数十里,暂时按兵不动。
    袁绍一面又催河北审配,速速督运粮草。
    一面又亲自出面,安抚诸将士。
    袁绍的威名还是在的,诸将中不少人都受过袁氏恩惠。
    在袁绍亲自出面的调解下,将士们很快便从颜良文丑战死的阴影中缓过气来。
    郭图再对袁绍谏道:
    “前番挫动锐气,不宜马上再战。”
    “今将士们既已恢复士气,审公粮草也在路上了。”
    “袁公仍旧在此徘徊,何也?”
    袁绍神秘兮兮地一笑:
    “此前吾本欲在月初,便将曹操剿灭。”
    “不想曹操这厮与刘备联合,连斩了吾两员爱将,倒甚是棘手。”
    郭图暗想,那你还笑得出来?
    不过转念一想,袁绍笑得这么从容,莫非心中另有计较?
    遂出声问道:
    “臣愚鲁,莫非明公已有破敌之策?”
    袁绍抚须一笑:
    “吾此次领军南征,欲先灭曹后灭刘。”
    “曹操所倚者,乃谯县、颍川人士耳。”
    “倘彼身死,则虎无爪、鸟无翼,不足虑耳。”
    郭图一凛,欠身问:
    “曹操身边护卫众多,若不破其主力,如何杀得了他?”
    “莫非……唔!”
    说到这儿,郭图心中已经猜到些什么了。
    “莫非袁公策反了曹操身边的护卫?”
    “……嘘。”
    袁绍比了个噤声的动作,“此事乃重大机密,勿使太多人知晓。”
    郭图“哦”一声,将身子一躬,在袁绍耳旁小声问:
    “只是袁公是如何策反了曹操身边的近卫?”
    “曹贼此人生性多疑,能留在他身边之人,必是信得过的。”
    袁绍嘿地一笑:
    “此人名为徐他,乃是典韦的部下。”
    “自典韦死后,徐他自感没有出路,恰逢我邺城细作渗透到颍川。”
    “徐他便趁势归附于孤,宣誓为我袁氏效忠。”
    “近日其时常与孤书信往来。”
    “现在曹操连胜两场,正是志得意满之际,必然疏于防备。”
    “可使徐他寻机刺之,事若就,曹操合当死矣。”
    “彼若死,曹氏又如何与孤之大军抗衡?”
    郭图佩服不已,连道袁公英明。
    ……
    这边曹操、刘备领了胜利之师回到官渡,又成功将延津之民成功迁回。
    本以为是双喜临门,不想这时又传来一个好消息。
    在饮宴庆功之时,人报郯侯李翊已经领军到了。
    刘备闻言大喜,“吾等正思如何与袁绍决战,子玉到来,正解吾之愁闷!”
    李翊的到来不单单使得官渡前线的河南联军多了一个智囊,更重要的是李翊是带着一万人的军队过来的。
    曹刘的兵马皆不在少数。
    但每个州郡都不得不留足人手,尤其曹操幅员辽阔,刘备也刚打下青州。
    青州现在属于战区,刘备阵营也很难从中获得正向收益。
    所以仗打到现在,两家都非常难受,且都没办法妥协。
    这场战争的走向,只能是以打赢或灭亡告终。
    很快,人报李翊已经到官渡了。
    曹操、刘备亲自领人出来接见。
    “子玉!”
    刘备见着李翊,箭步上前,执起手,轻轻拍了拍,道:
    “……先生受累了。”
    “……哈哈,我等皆身在战场,无有不受累的,岂独我一人哉?”
    刘备将自己向朝廷表奏李翊为青州牧的消息告诉李翊,李翊欣然接受。
    刘备将之请入大营,一起商议接下来的动作。
    “先生来的正是好时候,适才庖人刚刚将饭食做好。”
    “先生来了,正好趁热。”
    李翊被请入营内痛饮庆功宴,刘备又单独赏赐李翊酒五十瓶,羊肉五十斤,两幅银碗。
    以嘉奖其劳苦功高。
    李翊自己自是吃不了这么多酒肉的。
    只将银碗斟了酒,吃了两碗,然后剩余酒肉,尽数分给手下功劳大的将士。
    既是饮宴,大家开开心心的,便不着急贪公事。
    李翊目光逡巡一圈,敏锐的察觉到什么,便问一旁的曹操道:
    “怎不见了曹洪将军?”
    曹洪乃曹营将士,本不该李翊多管闲事。
    奈何李翊心思敏锐,什么事都爱插一脚,况他现如今为河南谋主,自是有权过问此事。
    曹操乃道:
    “之前在延津时,子廉在与文丑交战中,不慎伤着了右臂。”
    “大丈夫征战沙场,擦着碰着倒也是难免,子廉初时也并不以为意。”
    “只是伤口似乎加重了,子廉也是食欲不振,故而未有前来赴宴。”
    李翊暗想,伤口加重,应该便是伤口感染了。
    “可请医者看过否?”
    “医者煎了几服药,尚不见好转。”
    刘备见此,乃起身说道:
    “备军中倒是有一神医,不妨请他来为子廉将军看看如何?”
    曹操便问是哪个神医?
    刘备答说是长沙张仲景。
    曹操大喜,“久闻张神医大名,若得其出手施救,子廉病可痊矣!”
    于是,刘备请命人去营中将张神医请来。
    刘备、曹操、李翊同时去看望曹洪。
    曹洪待在营中,忽见这么多人来看自己,又惊又怪。
    待问明来意后,才知是曹操帮他找了个神医。
    曹洪无奈说道:
    “区区小疮,何必如此兴师动众?”
    如果大家是来给他送钱的,那他心情还能好些。
    结果只是要给自己看病,着实令他失望。
    李翊在旁侧说道:
    “不论小病大伤都该引起重视,若使小疾成大病,悔之无及矣。”
    曹操亦帮腔说道:
    “李先生说的甚是,虽是小伤,但不可不慎。”
    “子廉乃吾之心腹爱将,不可有失。”
    曹洪谢过,乃认真接受张仲景诊治。
    张仲景让曹洪将伤口亮出来给他看,曹洪从其言,将衣服脱了。
    原来伤口已经流胧了,若不及时处理,伤势真会加剧。
    于是,张仲景给曹洪开了几服内中调和的药。
    “子廉将军只需照老夫所开之药方,安心调养身子。”
    “待休养月余,伤自痊矣。”
    曹洪闻言,腾得起身,大声道:
    “战事焦灼如火,某如何等得一月?”
    不想动作有些大,将伤口扯破,痛呼一声,坠倒在地。
    众人急忙将之扶起,张仲景责备道:
    “叫汝好生调养,汝却这般性急。”
    “现今伤口扯破,又得重新处理。”
    曹操便问:
    “不知张神医打算如何处理?”
    张仲景叹口气:
    “子廉将军的伤口留有一块死肉,吾欲将之切除。”
    “只是外伤医治非我所长,故不敢定耳。”
    曹洪闻言,将胸口的衣服扯破,大声道:
    “大丈夫征战沙场,临阵斗死尚且不怕,何惧一刀?”
    “张神医要割肉,就请速速下刀便是。”
    张仲景乃解释道:
    “子廉将军有所不知,非是我不能下刀。”
    “而是担心处理不好伤口,反延误病情。”
    张仲景最擅长的其实是防疫还有伤寒症等内部调理之症。
    让他去动外科手术,他倒真不甚擅长。
    但即使如此,张仲景的外科水平依然远胜过其他医者。
    因为医术在这个时代是方技,本身是不受待见的。
    故医者本就寥寥无几,学的精的就更少了。
    军旅中的医者,那都是象征性给你包扎一下伤口。
    你要是能活下来,算你命大。
    活不下来,那就是你的命。
    “那张神医可还有别的法子?”
    曹操追问道。
    张仲景一捋胡须,沉吟道:
    “近日老夫听闻,中牟附近有一位善治外伤的医者。”
    “他无偿为之治病,不妨请他过来试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