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海运陷落
第643章 海运陷落
零九年一月初,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变小,但带来的损失和需要弥补的地方仍然多的很,一时间韩半岛的经济可以算得上百废俱兴。
作为韩半岛目前的领头羊,金门集团的每一步动向自然都会被各个集团和部门仔细研究。
毕竟金门集团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已经展露出了足够强的能力。
然而此刻金门集团在明面上几乎没什么举动,除了李佑又给金门地产在济州岛的新项目批了一笔资金,就再也没什么新的动作。
名为少女时代的女团凭借着新歌在一月初点燃了民众对娱乐圈的消息,数天的热搜榜一都是她们,满大街也都是‘gee’的声音。
在这种热度下,经大统领崔昌帝批准后,海洋水产部悄无声息的发布了那多条新规新策。
李佑在陪着待产的牟贤敏,电话震动起来时,李佑顺手接听,“卢部长。”
“新规新策都已经开始实行,”卢武玄这次没有犹豫,“可以开始您的计划了。”
“好。”
挂断电话,李佑看了眼有些困意的牟贤敏,带着手机出门拨给了朱梦永。
“李会长。”
“朱会长看到了?”
“看到了,”朱梦永振奋道:“这些天一直都在关注,不过我打算推迟两天动手,不然新规一经发布就动手,显得我们知晓内情,这样对卢部长的名声不太好。”
“随朱会长的便。”
朱梦永准备的很是启动,大营海洋毕竟是数年前从大营集团内分出去的企业,该怎么对付外面的人可能还得斟酌一下,对付这种知根知底的企业.朱梦永自觉没了天下集团从中作梗,拿下大营海洋轻轻松松。
于是在十一号这天,包括了多家银行、企业在内的债权人向大法院递交了材料,材料包括了对大营海洋的债权证明以及大营海洋无法偿债的证据,甚至还有企业注册信息以及最近三年的财务报表。
以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为由申请将大营海洋强制破产。
韩半岛最大的海运公司,也是釜山乃至全韩半岛命脉性的物流企业,在大众眼中情况正在好转的大营海洋,突然被迫要求破产清算。
这个消息一出,全球的航运市场最先震动起来,毕竟从大前年开始航运市场就已经很不景气了,各国的航运公司也都是在进行亏损运营,只是没有大营海洋亏的那么多,以至于现在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罢了。
但最震惊的无疑是韩半岛的民众们,毕竟这些天大营海洋都是悄无声息的,他们看了不少政界的乐子,也看了很多大人物之间的热闹,可这么突然的事情是谁也想不到的。
“为什么他们会向大法院提交对大营海洋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朱梦远惊怒交加,“大营海洋的总部在釜山!应该在釜山高等法院递交材料。”
他的根基就在釜山,如果债权人向釜山高等法院递交材料,他就能在审核期做一做手脚,可现在实在是太被动了。
“注册资本超过百亿韩元就可以跳过地方法院向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超过千亿韩元的企业就可以跳过高等法院向大法院提出”
尽管朱梦远尽力想要拖延时间,但大法院还是以飞快的速度完成了受理裁定。
受理裁定主要是核实大营海洋的债务是否跟债权人说的一样到期且未履行,也要评估大营海洋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负债率超过百分之两百就是超过了资不抵债的标准。
这两条还是没什么疑问的,其实大营海洋上面两条早就超了。
但最重要的一条则是.
大法院要确认大营海洋的实际掌控人朱梦远是否存在转移资产和恶意逃债的行为。
正常的受理裁定本应在十四天内完成即可,但大法院愣是只用了三天审查完了那些快在房间里堆成山的材料,确认受理。
并且朱梦远也没办法还手了,因为当大法院确认朱梦远存在‘非法出售’大营海洋重要资产的嫌疑,将相关证据提交给了大检察厅,朱梦远在大法院确认受理破产申请的当天就被带走了。
本来就是烂摊子,现在头号人物又被带到大检察厅接受调查,大营海洋内部人人自危。
“提出对大营海洋进行破产保护了?”李佑接到卢武玄电话。
“这是大法院在斟酌了民意以及相关材料后,提出的折中方法,”卢武玄也觉得这样才是大营海洋的出路,“大营海洋已经是山穷水尽,现在最后一层遮羞布也不存在了,但韩半岛对海运业的依赖会长也是清楚的,所以大法院那边才提出了破产重组的方案。”
“可以,”李佑轻笑道:“又不是我要一个劲收购大营海洋,破产清算和破产重组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如果是破产清算,则是法院彻底清算公司资产,用来偿还债权人,大营海洋也就从此消失了。
破产重组则是收购方帮还一部分,再就剩下的债务去约定好偿还的期限和方式,由收购方继续经营。
大营集团和朱梦永本来也要用这种方法。
在方案确定下来的数天内,大法院制定了政府律师及会计师担任临时管理者,接管了大营海洋的企业财产、账簿,解聘掉了大营海洋的管理层,停止了大营海洋的经营活动。
于是韩半岛炸锅了,在这个过程中,韩半岛百分之七十的海运行业陷入停滞状态。
前世韩进海运破产时出现的问题,同样出现在了大营海洋身上,各国的合作港口因为担心被迫破产的大营海洋无法支付费用,已经开始拒绝大营海洋的船只靠港。
而韩半岛本土的港口、货车司机、装卸工人.
一整个海运业行业链上的所有人,都开始陷入迷茫。
毫无疑问,韩半岛最看重海运的釜山市受到的影响当然最大了。
数不尽的大营海洋的员工开始被迫下岗,码头工人无货可装卸也陷入失业状态.
虽然青瓦台、海洋水产部、釜山市政府、大法院召开发布会联合声明,不会对大营海洋进行破产清算,而是要向破产重组的方向去走,请广大国民稍安勿躁,他们一定会保障国民们的生活
其实这种官方解释没什么用,因为这么大规模的企业,就算是破产重组也需要很漫长的时间。
卢武玄这段时间开始带着海洋水产部的官员们,与各个相关的部门不断开会商讨对策。
釜山市长姜昌元也召开了记者发布会,安抚广大釜山市民,表明一定会尽全力去帮助失业人员,以及帮助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
而国民力量党党首文在尹则在镜头前表示,会积极联系具备足够能力的集团,用最快的速度来平复海运行业的现状,尤其是他提出的两个例子
大营集团、金门集团.
这倒是让民众们稍微平复了一些。
但谁能跟法院耗得起,民众担忧的当然是自己的生活,失业一两个月他们还能靠着积蓄活下去,可半年一年又该如何。
不过他们的怒火形成的无形的矛头,却没有对准政府和法院,反而是在引导下对准了朱梦远。
主要是法院公开的部分材料太过骇人,经过电视节目以及网络上的多个‘科普’,这些失业人员很清楚的认识到,就算是不进行破产重组,大营海洋也发不起工资了,甚至还在持续做一些不法勾当。
尤其是在多家媒体披露朱梦远未经审批,私自将大营海洋部分核心产业出售给天下集团后,天下集团也成了国民的攻击对象。
而在经常领着人们游行示威的进步劳动党的姜万喆议员入场,站在游行人员最前方挥舞旗帜,要求天下集团给个说法时,一时间群情激奋。
金建英在集团内安安静静的看着电视上的一张张脸。
带走朱梦远的检察官、海洋水产部的卢武玄、国民力量党的文在尹、进步劳动党的姜万喆
半晌后他幽幽叹了口气,想来这次是分不到什么羹了,甚至可能还要把之前从朱梦远那收购来的资产全都吐出去。
这一系列的人和举动,从大法院到釜山地方的游行示威,一切都看上去有条不紊。
很明显这些事情都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只不过突然趁着这些天朝着大营海洋和朱梦远开火罢了。
金建英拿起桌子上的手机,犹豫半响后滑动到通讯录,在‘赵泰燮’和‘李佑’两个名字上又犹豫了好一阵子。
最终他还是打给了赵泰燮,“赵议员,见面谈一谈。”
赵泰燮现在也被这连环组合拳打的头脑发晕。
再英明的人也想不到事情来的这么突然,赵泰燮在接到金建英电话前,确实几乎什么也没做,而是静静地等这通电话。
而几乎是什么也没有做的赵泰燮,在这些天里也被骂的很惨,毕竟赵泰燮一直以来的政治理念就是宣传要人人获得成功,而不是被少数人把持着成功的道路。
他的支持者基本盘大多也是二十代和三十代,他以往在宣讲中称的也是要打破财阀们的垄断,促进青年们取得成功,人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理念在上次亚洲金融危机后,确实很快俘获了这一代年轻人以及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上一代年轻人的支持,也让赵泰燮这两年的风头极盛。
不仅仅国民支持率开始下降,就连党内的支持率都开始下降了。
但这个时候他还确实什么都不能做,因为越是陷入危机,国民们反而头脑越是会过载,连那些喊了口号做了事的人都会被骂,那赵泰燮这个失去了对dh金控和半岛银行的掌控,就成了只会喊口号的政客,再出声只会被骂成筛子。
如果他能在媒体上说正在努力让大营集团参与收购,这也算是在做事。
偏偏他本要拉拢的大营集团突然靠向了国民力量党的文在尹,文在尹都已经公开表明会和大营集团的朱会长聊一聊了,他再露头.
而天下集团又因为和朱梦远的‘非法’猫腻在这件事里臭了名声
本来能拉拢的在这件事里能兴风作浪的人,能煽动底下的失业人员去闹事的进步劳动党议员姜万喆现在也投了敌。
赵泰燮当然知道这件事背后是李佑在操作,那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避免风波。
他在接到金建英的电话后,很快便赶到了和金建英约定的地点。
两人都紧紧皱着眉头。
“赵议员有没有什么好方法?”
金建英没有太好的办法,赵泰燮同样没有。
他们真的是毫无准备的面对了现在的这种情况,这种直接波及整个韩半岛一个重要行业的事件,一步慢步步慢都是说少了,应该说一步慢就再也跟不上了。
“任何层面,他们都准备的太好太充分了,”金建英淡淡道:“看上去轰轰烈烈的游行,也在姜万喆的把控下,根本没能让釜山乱起来,难以因势利导。”
“仔细一看,全都是和李佑有关系的人.”赵泰燮垂下眼眸,“现在金会长后不后悔,去年和李佑一起对付我?”
金建英哑然,他没想到赵泰燮这个时候突然说这个事。
不过他也理解赵泰燮压抑的怒气,毕竟确实是他和李佑联手断掉了赵泰燮实现‘财富自由’的道路,逼他不得不只能依附自己。
对于梦想着要打造新国度,要打破财阀垄断的赵泰燮而言,愤怒是理所当然的,只是一直压抑着罢了。
见金建英理亏不说话,赵泰燮才冷哼了一声,“金会长没试着把朱梦远从检察厅放出来?”
“.”
金建英摇了摇头,“你忘了检察总长是谁的人?谁能从他手里放人?”
“赵昌植”赵泰燮咬了咬牙,很想骂一句赵昌植堂堂一个检察总长是李佑的狗,可想到自己快二十年前做检察官的时候,也是靠着投靠金建英才走上了政治道路,便又把话收了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