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翻天覆地
第1475章 翻天覆地
tmz,“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分道扬镳,‘盛夏午夜’成为绝唱。”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句话新闻,却在整个北美大陆制造出难以想象的回响。
虽然八月三十一日乐队横空出世仅仅不到两年而已,但这支乐队确确实实以自己的方式留下了深刻烙印。
“今夜秀”、“盛夏午夜”、欧洲街头巡演、格莱美颁奖典礼的“别假正经”舞台等等,每个脚步都是惊喜。
最为神奇也最为惊人的地方在于,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并没有展开正式的巡回演唱会,唯一一次公开场合的正式舞台就是格莱美;然而他们却被公认为当代现场表演最具震撼力和冲击力的乐队,不容错过。
千千万万的歌迷都在翘首以盼,期待乐队的巡回演唱会。
然而,一切戛然而止。
轰!轰轰轰!
惊涛骇浪,地动山摇,整个音乐世界陷入一片混乱。
有些人在质疑,tmz消息的真实性;有些人在否认,拒绝相信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解散;有些人在八卦,到底是安森抛弃乐队成员,还是乐队成员再也无法忍受转身离开。
另外,还有些人在愤怒,八月三十一日乐队背叛了信念,年初格莱美之上,乐队成员口口声声说相信梦想坚持希望狂奔到底,一个转身居然就宣布解散——
他们相信自己遭遇了背叛。
种种,种种,熙熙攘攘的热议和争论根本停不下来。
当然,扼腕、悲伤、祝福的声音也夹杂其中不绝于耳,此时此刻就能够感受到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影响了。
“谁背叛了八月三十一日乐队?”
“成也安森、败也安森,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结束在安森手里。”
“还用猜吗,肯定是安森嫌弃那些拖油瓶碍事把他们甩了。”
“拜托,用脑子想想,没有安森根本就没有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现在那些指责安森的人全部都没有脑子吧?哦,抱歉,你们没有脑子,那就用膝盖想想吧。”
“早就预料到了,安森-伍德和其他人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我甚至说不出其他乐队成员的名字,解散就是注定的。”
“和披头士一样,有谁记得另外两名成员的名字吗?安森-伍德就是披头士的约翰-列侬。”
“我的世界崩溃了,上帝,我的信念我的梦想全部结束了,我再也不相信任何乐队了。”
“果然,乐队的结局就是解散。”
“噢。后街男孩和超级男孩都散了,八月三十一日乐队也差不多了吧。”
全网炸裂。
现在不是社交网络知道,网友评论的影响力有限;但新闻媒体、论坛热帖、广播电台等等,铺天盖地都是这些标题,熙熙攘攘的热议节节攀升,塞满视野。
轰动,地震,火山爆发。
人们又又又见证一个偶像标志的解散,这似乎正在成为时代的诅咒,名利场的丑陋和肮脏似乎又有了全新注解。
tmz,“不是‘因为音乐理念而解散’,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友好告别,分别踏上各自追逐音乐梦想的道路。尽管不再发行专辑,但八月三十一日乐队依旧存在。”
众人:???什么意思?
人们能够读懂tmz在内涵那些宣称因为音乐理念而解散的团体,真正原因无非就是名利场那些见不得光的龌蹉和肮脏,显然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并非如此。
但是……tmz到底在胡说八道什么?
他们要不要自己阅读一遍新闻标题,这是什么语法不顺自相矛盾乱七八糟的垃圾,文字记者清醒清醒,好吗?
tmz,“八月三十一日乐队即将分别于华纳唱片签约,各自重新出发。”
tmz,“迈尔斯、莉莉、康纳组建的全新乐队已经完成签约,目前正在筹备专辑阶段,这将是对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一次传承和一次革新,他们准备在安森的基础上探索属于自己的色彩。”
tmz,“全新乐队的全新主唱,依旧带着神秘面纱,但任何人想要继承安森的位置也不会是简单的事情。”
tmz,“华纳唱片集中精力和安森续约,试图说服安森以个人歌手身份发行专辑,华纳唱片方面递交一份历史级别的唱片合约,等待安森点头。”
tmz,“环球音乐、索尼唱片虎视眈眈,试图虎口拔牙,安森-伍德的去向正在改变唱片产业的格局。”
消息,一条接着一条。
整个网络潮起潮涌,虽然现在社交网络还没有出现,但tmz扮演这样的角色,一条条新闻持续不断地更新,以直播的方式时时刻刻更新这次事件的动态——
山呼海啸,全面蔓延。
不仅是普通人吃瓜而已,股票市场也因为一个个消息波动起来,华纳唱片、环球音乐、索尼唱片的股价如同过山车一般,实时起起伏伏,以至于股民们也提心吊胆惴惴不安,狠狠体验了一把真实过山车的刺激。
这,就是安森的影响力,也是八月三十一日乐队的影响力,仅仅只是一份合约而已,却让整个行业聚焦。
tmz凭借此次事件再次大出风头,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在其他人都拿不到内线消息的情况下,一枝独秀。
外行人纷纷感叹tmz的无孔不入,但真正的内行人却嗅到异常,如果没有内线消息,tmz不可能如此准确如此及时,甚至以刷屏的方式直播事情的动态。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tmz的崛起背后,也透露出一股不寻常。
所以,到底是谁站在tmz的身后,操控这个木偶?
tmz,“华纳唱片递交一份历史级别的重磅合同。”
tmz,“华纳唱片已经和安森达成协议,即将签约。”
历史级别?
这,什么意思?
安森,尽管出色尽管优秀,“盛夏午夜”这张专辑更是名利双收,书写一系列传奇;但他终究还年轻。
最直观地,安森在好莱坞已经站在金字塔顶端了,但电影公司对于两千万俱乐部这件事依旧哼哼唧唧——
传闻说是安森拒绝两千万俱乐部,对于片酬数字不看重,否则现在愿意签署两千万美元支票和安森合作的项目不在少数;但没有人相信。
在音乐世界,更是如此,即使安森收获再多赞誉,他也仅仅发行了一张专辑而已,份量还远远不够。
所以,什么历史级别合同?哪里冒出来的历史级合同?
更何况,维京唱片的教训还在眼前,华纳唱片又不是疯子,怎么可能失心疯地给安森一份大合同?
一看就知道,这就是所谓的“标题党”,怎么吸引眼球怎么制造爆点怎么来,tmz果然是为了制造噱头不择手段的狗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