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33章 贾张氏提议(第二更)

      强迫自己吃了个半饱后,棒梗就吃不下去了,跟着易中海悻悻离开食堂。
    本以为下午的活会轻松不少,结果厂里突然来了紧急生产任务,导致他们这些搬运工的任务也比平时多了不少。
    本来只需要来回搬运十趟原材料跟生产好的零件,下午硬是被增加到十二趟。
    棒梗上午吃奶力气都使出来了,才在下班前来回搬了八趟原材料跟零件,在易中海的帮助下完成剩下两趟搬运工作。
    现在一下子把工作量增加到十二趟,他更不可能完成了。
    代表下班的广播声响起后,棒梗面前还有整整四箱子加工好的产品没有送到仓库。
    每一箱子产品都有六七十斤重。
    棒梗抱在怀里最多往前挪动十几米就要休息一下,照这个速度来搬运剩下四箱子产品,忙活到晚上六七点钟都不能下班。
    面对这么一个情况,尽管易中海因为中午没吃饱而肚子饿的刮刮叫,满脸都是疲惫表情,还是决定跟棒梗一起把剩下四箱产品送到仓库,再一起回家。
    …………
    四合院儿中院儿。
    秦淮如跟往常一样做好晚饭,等棒梗跟易中海一回家就可以吃饭。
    今天正好是他们一周一次的加餐时间,秦淮如买了整整半斤猪肉回来,跟土豆一起炖了一大盆,隔老远都能闻到浓烈的肉香味。
    小当跟愧两个人坐在桌子旁边,眼巴巴看着盆子里的猪肉炖土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却不能吃。
    贾张氏也看得直流口水。
    要不是担心易中海跟秦淮如两个人不给自己养老,她早就把盆子里的猪肉全塞进自己嘴里。
    “妈……哥哥跟后爸怎么还不回来,我都快饿死了……”小当眼巴巴看着桌上的猪肉炖土豆道。
    贾张氏一如既往的重男轻女,毫不客气骂道:“饿了就给我喝水。”
    “桌上的猪肉炖洋芋是给棒梗跟你后爸吃的,不是给你这个赔钱货吃的。”
    “不知道棒梗在轧钢厂挣钱养活你们吗,才这么一会儿就等不及了,赔钱货就是赔钱货。”
    看两个闺女脸上全都露出了委屈表情,但却不敢说一句反驳话,秦淮如不得不站出来,瞪着贾张氏道:“妈……”
    “你胡说什么呢?”
    “小当跟愧也是我秦淮如的闺女,是贾家的孙子,怎么是赔钱货了。”
    “今天妈给你们做主,一会儿大哥跟你后爸回来了,一人可以吃两块肉。”
    贾张氏虽然很怕秦淮如朝自己发火,但一想到小当跟愧一会儿可以吃四块肉,当场就不干了。
    棒梗跟易中海要上班挣钱,他们两的肉量不能减少。
    那秦淮如许诺小当跟愧的四块肉八成是从自己嘴里抢食。
    半斤猪肉能分到自己嘴里的本来就只有那么几块,要是被小当跟愧分走四块肉,那自己还吃个屁。
    硬着头皮反驳:“就他们两个赔钱货还想吃四块肉,想屁吃呢。”
    “顶多给他们一人一块肉。”
    “就算他们是贾家孙子也是赔钱货,将来早晚都要嫁出去,吃那么多干什么。”
    “怀如你就是太惯他们了。”
    “要我说他们现在都没必要去读书了。”
    “不仅浪费钱,还浪费时间。”
    “有那个功夫不如留在家里帮我们糊火柴盒,一个月还能挣四五块钱。”
    面对贾张氏新一轮咒骂,这一次秦淮如没有马上反驳,因为他被每个月多挣四五块钱的利益给迷惑到了。
    一个人糊火柴盒帮自己多挣四五块钱,两个人就能帮自己多挣钱十块钱,那自己今后每个月就能存二十五块的私房钱,一年就是三百块钱。
    等将来易中海老了,没钱了,自己最起码能存三千块的私房钱。
    到时候就算失去易中海,自己也能靠这三千块过上好日子。
    加上现在的老百姓对读书并没有那么的渴望。
    在他们眼里,有一个将来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工作比读书好得多。
    除非将来可以考上大学,或者考上中专,还有机会被政府分配工作。
    不然你读再多的书也要自己去找工作。
    运气好的话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运气不好的话等三四年,甚至四五年都不一定找到工作。
    届时还会直接被街道送到乡下当知青。
    面对实实在在的利益,加上继续读书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秦淮如犹豫了。
    但当他看到小当跟愧充满渴望的眼神后,秦淮如心里一震,还是决定让她们继续读下去。
    想了一下回答:“妈……”
    “小当跟愧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错,说不定将来还能考大学,要不还是让他们继续读下去吧?”
    贾张氏没好气回答:“继续读下去对我们贾家有什么好处。”
    “就算她将来考上了大学,受益的也是她将来的老公跟婆家,对我们贾家有什么好处,难道你还指望她将来结婚后从婆家拿钱补贴娘家不成。”
    “再说了,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吗。”
    “听说现在好多学校都乱了,不管成绩再好,初中毕业都要去下乡当知青,到时候还怎么考大学,考中专。”
    “与其在学校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留在家里糊火柴盒,多挣几年钱。”
    “等年龄到了,街道让他们下乡的时候,还能自己攒一些钱带到乡下去,免得饿肚子。”
    “要是现在不挣钱,等她们将来被街道送到乡下当知青,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可都要指望怀如你一个人给他们寄钱。”
    “我这是体谅你这个当妈的,不是不让他们两个小的继续读书。”
    “到时候留在家里糊火柴盒,挣五块钱,上交三块钱给你们妈,自己留两块钱。”
    “要是每个月能挣六块钱,那就能留三块钱,一年就能攒三十多块钱。”
    “你们现在距离下乡还有四年时间,可以攒一百多块钱。”
    “到了乡下,这一百多块钱够你们过好几年的好日子。”
    “要是没有这一百多块钱,等将来到了乡下,你们挣的那点儿共分肯定连肚子都吃不饱,万一饿死在乡下那就惨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