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小叔婚事
第226章 小叔婚事
小叔开着卡车将王建昆一家带到了洪都军区,当然是直接到的家属活动区,没有经过那些保密的区域。
“爸,你们住这间,大哥,建昆,你俩住这间,大嫂,你和香香住这间,部队里的探亲房比较简陋,比不了招待所的房间,多担待点。”小叔将家人引到家属居住区,给家人分配起了房间。
这的房间里面放了两张高低床,一般来说是要住4个人的,不过小叔还是申请了3间房,因为2间房确实不好住。
除了高低床外,还有两个双开门的小高柜,中间有一张长桌配两条长凳,都是硬木板的,毛巾架就是一根长绳子,脸盆就放床底。
洗漱和上厕所都要到公共的地方去,不过还好不算远,就在每层的两头。
这条件相比招待所来说是差了点,不过好在干净整洁,被子都是军绿色的军被,洗的非常干净。
“可以了,这条件比前几年咱们家的好很多了,也就这几年条件好了点。”爷爷说道。
“爸,现在快到饭点了,咱们先去吃饭,吃完饭咱们再回来好好谈谈。”
小叔在看到家人都把行李安顿好后,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快12点了,于是带着家人去家属区的食堂去吃饭。
此时其他房间也陆陆续续有人出来,一个个都带着饭盒。
“小叔,咱们没带饭盒啊,等下怎么吃饭。”妹妹吃饭很积极的,听到吃饭就先跑出门走在前面,然后看到别的家属都有拿饭盒的,又跑回来问小叔。
“别担心,咱们今天刚来,饭盒要到食堂那去领,等不用了咱们再还回去,他们都是长住在这或者是来了好几天的,所以饭盒就都带回宿舍了。”小叔笑着对妹妹说道。
“这样啊,小叔,这里的饭好吃不?”妹妹问道。
“挺好吃的,有鱼有肉,厨师的手艺也非常不错的,等下看看有没有红烧肉,这大锅做的红烧肉最好吃了,闻起来非常香,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小叔知道香香是嘴馋了,特意仔细形象的描述了下这里的红烧肉的味道。
王建昆倒是没有多话,一直在用超能力在观察投射这里的情况,然后远远的就知道今天食堂里的菜品情况了。
今天小妹和他们有口福,红烧肉有一大盆,刚盛出来不久,另外还有一道荤菜是红烧带鱼,半荤菜是青椒炒鸡蛋,蔬菜是大白菜,空心菜。
看来这洪都军区的经费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了,不然菜品不可能有这么好,这带鱼可不便宜,这个季节应该是找的四海渔业公司采购的,不然其他个人或者小公司可没有这个能力把鲜带鱼销售到内陆来。
在距离食堂门口还有10来米,小叔说道:“香香,今天有红烧肉,嗯,还有难得吃到一回的带鱼,快走快走,咱们先去打菜,建昆,你跟上来拿饭盒去打饭,每人先打6两,不够再去加,爸,你们先找个空桌子坐着,我们三个去打饭菜就好了。”
于是一波人分成3路,小叔带着妹妹去打菜,爷爷带着奶奶和父母亲去找空桌子,王建昆领了饭盒后去打饭。
这家属区吃饭是要付现金的,不过部队应该是有补贴一部分,所以这里的菜品和饭比外面便宜一大截。
这两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非常快,国家又放开了对很多物资的管控,所以物价上涨了很多,这猪肉的价格都要1块钱一斤了,跟前几年相比都快翻倍了。
王建昆打好饭后,一手三盒,一手四盒,拖着来到爷爷他们选好的桌子。
“菜来喽,红烧肉好好吃,哥,你快尝尝,确实跟小叔说的那样,比自己家里做得好吃。”妹妹就端了两盒菜,都是红烧肉,上面那盒打开着,她嘴角流油,那是打好后忍不住在路上就捡了一块吃了。
“打这么多做什么,吃不完浪费,这些要好多钱吧?”奶奶看着桌子上有两盒红烧肉,两盒红烧带鱼,3盒蔬菜,埋怨小叔打太多浪费,也有点心疼钱。
“妈,这些不贵的,部队有补贴,这一盒红烧肉就5毛,这一盒带鱼稍微贵点,也只要8毛,蔬菜都是1毛,所以这些菜统统加起来总共才2块9毛钱,咱们餐餐吃都吃得起的。”
“哦?这么多菜总共才2块9毛钱,那食堂不得亏本啊?”爷爷看着分量不小的菜盒,轻声问起小叔。
“爸,这食堂来吃饭的都是部队的家属,部队也是考虑到战士们在这里拼命,照顾不到家里,所以就想办法在这里给点照顾,当然来探亲的也不会待很久,短的就3,5天,长的也不到3个月,所以这点钱部队上是出的起的。”
小叔小声的解释了下,这下家人们就放心了,开始夹菜吃饭。
因为都是部队战士的家属,来自天南海北的,所以周边坐着吃饭的人说话的口音也是五八门,当然大家都比较注意,没有大声喧哗的。
小叔在饭桌上没多说什么,就是问起一些老家的情况,然后把部队里的一些简要情况给大家说了说。
吃完饭后,母亲和奶奶拿着饭盒去水池边洗干净,妹妹不想去,被母亲拉着一起去帮忙了。
小叔则带着王建昆和爷爷以及父亲去了开在食堂边上的小卖部,买了一箱玻璃瓶装的汽水,买了点果和其他零食。
买完刚好饭盒也洗完了,于是一家人拿着饭盒和零食往家属住宿楼走去。“来,喝点汽水解解渴,香香,你带点零食去下面的运动器材那里玩会吧,那里应该有很多小朋友,拿去分点给他们。”
小妹知道小叔应该是有事情,所以也懂事的没多问,拿了汽水和果零食就往外面走了。
这里是军区内部的家属生活区,所以不用担心走丢了,另外小妹在老家也是在外面野惯了的,让她安安静静的待在这小房间里听大人们谈话也是待不住的,倒不如打发她出去找人玩。
待小妹走后,小叔把门关上,然后回到长条凳上坐好。
“爸,妈,我打算今年底结婚了。”
“今年底结婚?跟谁啊?你信里一句话都没提,电话里问你你都是哼哼哈哈的不说,现在就说要结婚了,赶紧把女方的情况说说。”奶奶听到小叔说他年底要结婚,声音大了起来,让小叔赶紧把女方的情况说下。
“你囔囔什么,小声点,这门不隔音,鸿彬,你一向谋定而后动,做事也非常有主见,之前我们打算在老家给你介绍,你不同意也就算了,现在你说要结婚了,应该是都考虑清楚了,那你把女方的情况给我们好好说说。”爷爷倒是很淡定,知道小叔的性格,所以轻声的说道。
“女方名字叫张向红,22岁,在军区里做通信干事,初中学历,另外你们注意不要对外说,她还是首长的亲侄女。”小叔轻声的把情况说了一下,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张3寸半身照给爷爷奶奶看。
“看着模样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性格怎么样。”奶奶看了后评价道。
“性格跟鸿彬合得来就好,鸿彬,你跟她谈了多久了?还有你说她是你们军区首长的亲侄女,他同意不,另外咱们家在官面上可拿不出手,你跟她结婚,可别受委屈。”爷爷显然更理智一些,替儿子考虑了很多。
“爸我跟她正式谈了有半年多了,性格挺好的,明事理懂进退,另外这门婚事还是我们张首长拉的媒,是他介绍的,所以这点不用担心,首长对我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
“那就好啊,原则上我不反对,不过你得把两家拉一起坐下来谈一谈,婚礼的安排也得说好,不能你一句话说年底结婚就结婚吧?”
“哈,那倒是,我这不是刚跟张向红确定要结婚么,之前没说是还没确定,不好放空炮,既然爸妈你们不反对,那我就和她家人商量下,看找个时间两家坐下来见见面,然后把婚事商量好。”
“你也老大不小了,既然你中意,我们也不反对,对了你刚才还没说着女方父母和家里的情况了,他们家人怎么样?你见过打过交道没?”奶奶说道
“妈,她家在洪都这里,离军区驻地30多公里,她父亲是在铁路上工作的,开火车,一个月回家一两次,她母亲倒是没工作,在家里种点菜,我跟她父母亲见过两次,都是明事理的人,这样我晚点去找张向红,让她跟家里人说下,看约个时间坐下来吃个饭。”
“好啊,那你赶紧去。”奶奶比较急,催着小叔现在就去。
“妈,这个点她在上班,4点半我再去,你们先休息下,晚饭我争取把她带来,让你们看看。”
“好,好,先见见,鸿彬你去忙,我看楼门口有电话的,你有事打电话来,我们也休息下再洗漱下,这赶了一上午的路,出了很多汗,要换一换。”奶奶说道。
“那你们在这里休息下,我去忙会,晚饭前再过来。”
……
“这鸿彬也真藏得住事,要结婚了才说,幸亏妈你没有答应别人做媒,不然现在可难办了。”母亲在小叔走后才说话。
“他从小就藏得住事,也有主见,不过这次他倒是找了个好老婆,既年轻,家庭条件也好,就是不知道人是不是跟他说的那样明事理。”父亲也说道。
“行了,不要多说,这里不好多聊,这事还是得鸿彬自己定,我们就帮他把婚礼办好,不要让亲家挑理。”爷爷说道。
“也是,咱们家现在不缺钱,婚礼可得好好办,不知道半年时间够不够给他们把房子盖完,之前他一直不说,这房子就没着急盖,现在还是毛坯,瓦还没盖,得亏他现在说了,不然晚点再说肯定来不及了。”父亲想起家里给小叔盖的房子还没建好,有点担心的说道。
“应该来得及,他应该有考虑的,另外咱们回去让工人加紧一点,家具的话打起来也快,凤山公社那里新开的木器厂做的家具还挺好的,咱们多出点钱让他们加急插个队应该没问题。”爷爷说道。
这凤山木器厂也是新开不久的,因为随着王家生产队的工厂和凤山的几个工厂的产出越来越多,整个公社大部分的生产队都享受到了发展的红利,一家家靠着给工厂提供原料和服务,或者是到工厂里做工,挣了很多的钱。
所以现在整个公社都在忙着翻修房子,更新家具,凤山公社之前做座钟的查铁匠的一个儿子看到了机会,独立出来开了一家专门做家具的厂子。
“那还是得鸿彬自己来定,家具可能还得看看女方的意思,爸妈,那我们先去休息了。”
“去吧,休息好把衣服换换,洗漱一下,晚上吃饭可别穿着有汗的衣服去。”爷爷交代了一声,打发王建昆他们出了房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