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天机屋!
又飞行数日后,地面凡人渐少,景色愈发荒凉,仿若穷乡僻壤之地。
两日后,王林在隼云镇降落法器,沿着土路缓缓步入镇中。
此镇颇为简陋,面积狭小。
仅有纵横交错的三四条街道,房屋多以黄泥和木条糊就,显得脏乱无序。
王林微微皱眉,行走在小镇的土路上,不时向左右张望。
在这寒意彻骨的时刻,王林身着单薄儒衫,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周围那些身着厚重皮裘的凡人对此却视而不见,脸上毫无惊异之色。
王林正自沉吟不解时,突然神色一变。
只见对面走来两位身穿白袍的年轻人,一高一矮,步伐沉稳。
二人年纪轻轻,约莫二十余岁,但周身灵气涌动,显然是炼气期七八层的修仙者。
他们看了王林一眼,面露讶异,在距离王林三四丈远的地方停下了脚步。
高个子青年身形消瘦,突然恭敬地向王林行了一礼,开口问道:
“敢问前辈尊姓大名?您可是来参加参王大会的吗?”
“参王大会?从未听闻。”
王林挑了挑眉,眼神中闪过一丝笑意。
如此看来,自己来的时间倒是正合适。
心念于此,王林扫了眼白袍男子,道:“我不过是听说此处灵草丰富,特来寻觅灵药罢了。”
“原来如此。”
那白袍青年恍然道:
“参王大会已于昨日开始。若前辈有意参加,应当早已前往雪陵山了,看来前辈确实是路过此地。”
而另一位矮个子修士,此刻凑了上来,满脸堆笑,讨好道:
“无妨,前辈此时来还是等得及,这次盛会是江宁几大家连袂举办。”
“会上不仅有众多灵药可供选购,更有十几株数百年年份的珍贵灵药以及一株千年野参王进行拍卖。”
“目前,盛会应才进展过半,最后的压轴拍卖尚未开始。”
王林思索片刻,不由想到了自己了解的几大家身份。
“这三大家,莫非是孔、赵、董三家?”
“正是。”
消瘦男子眼前一亮,连忙回道:
“我二人乃是孔家弟子,专程在此接待听闻消息赶来的前辈们。”
“原本以为此时已不会再有客人到来,正准备前去参加盛会,没想到恰逢前辈。”
对于二人的邀约,王林并没有应允,而是指了指远处,问道:
“这个镇子现在是由你们孔家管辖?”
“前辈真是洞察敏锐,这座镇子五六年前就已归我们三家共有了。”
“镇上的居民皆是我们三家的外系凡人。”
“因此,他们对我们修仙者并无畏惧。”高个子青年解释道。
“原来如此。”
王林微微沉吟,摸了摸下巴。
“既然如此,你们前面引路吧。”
听闻王林回话,二人互望一眼,皆看出了彼此眼中的喜意,连忙道:
“如此甚好,晚辈愿为前辈引路。”
两人各自取出一枚圆盘状法器,抛向空中,跃身而上。
王林则随手抛出一口熠熠生辉的飞剑,身形一闪,也稳稳站上飞剑。
“前辈所持乃是上阶飞剑,莫非是出自某大宗门,来此历练的内室弟子?”
“否则,这等高品质法器非普通弟子所能得师门赏赐。”
高个子青年瞥见王林的飞剑,面露惊讶之色。
一旁的矮个子青年也流露出羡慕之情。
在二人眼中珍贵的飞剑,其实乃是王林手上最廉价的法器。
王林沉默不语,一时间倒让二人讪讪而笑。
可是忌于王林的强大修为,二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在前面引路。
随后,三人驾驭法器腾空而起,催动法宝朝小镇南部疾驰而去。
雪陵山距小镇不远,从镇上可隐约望见其连绵的山头。
其实应称“雪陵山脉”,此山脉绵延万里,为辽州境内有数的大山脉之一。
据传山脉深处有妖魔鬼怪出没,即便修为较高的修仙者,亦可能在山中莫名失踪。
而失踪修士的亲友和师门寻遍大半山脉却一无所获,此后仍不时有修士在此山脉中消失。
不过并非所有路过之人都会失踪,且大多为辽州本地低阶修士,在山脉外围则安然无恙。
经叮嘱告诫后,本地修士不再深入此山,失踪之事遂鲜有发生,山脉深处的异常也逐渐无人追究。
江宁三大世家举办的参王大会,自然不在山脉深处,而是在最外围靠近小镇方向的一座高大山峰上举行。
王林在空中俯瞰山峰之巅,只见一片华丽非凡的楼台殿阁矗立其上。
他目光微闪,立刻察觉到这些建筑崭新异常,显然是近期建成,脸上不禁露出思索之色。
“前辈到了,就是这里。”
“所有筑基期修士将各自分配单独的厢房,而结丹以上的前辈则安排在独立阁楼中,以确保各位能够好好休息。”
高个子青年指向下方介绍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讨好。
王林点头示意,并未多言。他的神识悄然释放,向四周轻轻探查。
眉头微微一皱,他感应到一名元婴修士的存在。
此人可能是前来参会的修士,亦或是冯枕临终前提到的孔老怪。
大晋世家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要知道,天南修仙家族中修为最高的不过结丹中后期,元婴级修士更是难以培养出来。
那位元婴修士身上的气息,隐隐透露出一丝尸气,尽管这股气息极为微弱,且被巧妙地掩饰着。
但凭借远超对方的神识之力,王林还是留意到了这一丝异样。
“看来就是此人了。”
王林摸了摸下巴,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貌似会有一个尸王被设计。
其手中的尸珠可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对于练体修士而言,价值极高。
毕竟待得到舍利子后,自己就要修炼明王诀了。
若是能够得到那颗珠子,也能够加快自己明王诀的进展。
让其修炼速度与自己另外两门练体功法齐平。
王林心中暗自思忖之际,人已随着另外二人落在了庄院门口。
刹那间,大门内走出四名身着蓝袍的修士,恭敬地迎了出来。
……
与此同时,在地面之下二十余丈深的地方,有一间密室。
在这昏暗的密室之中,一个漆黑如墨的棺材静静地放置着。
突然,棺材的盖子微微动了一下,紧接着,一只洁白如玉的手掌从缝隙中缓缓伸出。
那手掌看似柔弱,却蕴含着一种莫名的力量,轻轻一推,棺材盖子便被推开。
只见一个头戴玉冠、身披黄袍的男子蓦然从棺材中坐了起来。
此男子三十余岁的年纪,相貌清奇不凡,脸上隐隐浮现出惊疑之色。
“方才突然心生警觉,难道是有人暗中窥探?”
男子低声自语,稍作迟疑后,他谨慎地放出神识,仔细搜索整个山峰。
尤其是庄院中的修士,更是重点探查。
然而,经过一番搜寻,他并未发现其他元婴级修士的踪迹,不禁紧锁眉头,陷入沉思。
“或许只是某位老友路过此地,偶然探查一番。有这黑玉棺掩盖我的尸气,应不会引起对方怀疑。”
玉冠男子暗自思忖,随后再次躺回棺中,盖子自动合上,密室又恢复了平静。
地面上,王林已被一名蓝袍修士引领至庄院中央的一处广阔广场。
广场上,各种服饰的修士熙熙攘攘,足有五六百人之多。
这些修士被划分为几个区域,各自聚集在一起,或商谈要事,或交换物品。
广场四周则是大小不一的摊位,有的摆在桌上,有的直接铺在地上,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王林微微露出会心的一笑,思绪不禁飘回到他初入修仙界的那些日子。
尤其是参加太南小会时的情景。
那段时光,如今回想起来,令人感慨万千。
而就在此时,广场中央处竟然搭建了一个巨大的帐篷。
其上白光闪耀,乃是一件法器。
王林遥遥望去,望向了那座百余丈宽的帐篷,其中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广场两侧,各矗立着一座青石殿堂,同样散发着灵光。
尽管殿内也有修士活动,但与广场和中央帐篷外的繁忙景象相比,这里的人少之又少。
一些修士在殿口徘徊或低声商量着什么。
在场的修士多为筑基期以上修为者,甚至有十余名结丹期高手。
这样的规模,除了缺少元婴期修士外,几乎可以媲美天南地区的一流大派。
然而,这仅仅是大晋地区某些世家举办的交易会而已。
望着眼前的景象,王林不由感叹一声:“与天南相比,大晋才算的上是真正的修炼圣地。”
清晨,王林步入了熙攘的交易广场。
尽管作为新加入的筑基期修士,他的面孔尚显陌生,但在这人来人往的地方,无人特别留意。
广场上摊位林立,各色法器宝物琳琅满目。
然而,对于曾历览无数珍稀材料的王林而言,这些寻常物件实在提不起他的兴趣。
唯有那些外观古怪、来历不明的法器与材料,方能稍引他的驻足。
细察之后,他发现其中大部分皆可辨认,余下虽未曾见过,却并无深入探究的价值。
王林在一番闲逛后,并未收获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正当他打算前往中央帐篷,查看宗门出售之物时,忽然眼前一亮。
“找到了!”
王林身形一晃,很快目光便望向了一位尖嘴猴腮的老者。
老者修为不过筑基初期,浑身上下散发出淡淡的尸气。
“这位道友,似乎跟随我已有一段时日。不知阁下是否认识王某?”
王林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冷淡地问道。
眼见王林走上前来。
老者心中一惊,随即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
随即解释道:
“道友误会了,金元并无恶意,只是对您感到好奇。”
王林不为所动:
“哦?看来道友是个有心人。但跟踪我这么久,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这些吧?”
老者微微一笑,直言不讳:“道友果然明白。除了好奇之外,我确有一事相求。”
“何事?说来听听!”
王林双臂环抱,面无表情地回应。
“金某手中持有一件神秘异宝,其来历和用途尚不明确,特请道友前来鉴定。”
“若道友识货并有意,此宝亦可让与道友。”
“相信以道友的财力,必能承受此宝之价。”
说到这儿,金元的目光扫向了王林腰间的灵兽袋以及储物袋。
手上有这么多灵兽袋以及储物袋,可见王林身家丰厚,不是寻常修士。
“好吧,既然道友一路跟随,想必诚意十足。”
王林顺水推舟,直接回道:“我便看看无妨,我们找间密室详谈如何?”
密室需付一块灵石,似乎有些奢侈。
金元干笑几声,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道:
“道友放心,此物乃小老儿历经奇险方才获得,绝非寻常之物。”
王林微微点头,未再多言,旋即引领老者朝着一侧殿堂行去。
踏入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宽敞达数十丈的巨大厅堂,其中空无一物。
唯有一名身着青衫的筑基期中年女子,端坐在中央的蒲团上闭目打坐。
察觉到王林与老者的到来,她立刻睁开双眸,缓缓起身。
“二位道友前来,不知是欲观赏本殿所藏法决秘术,还是需一间密室与人交流修炼心得?”
此女目光扫视二人后,含笑询问道。
“给我二人安排一间密室即可。”
王林随手一会,将一枚灵石递到了女子面前。
中年女子拾起灵石,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随即右手往腰上一抹。
一个数寸大小的微型石屋便出现在手中。
天机屋。
算是储物袋的高阶之物。
极为便捷,只需注入灵气即可放大使用。
低阶的天机屋功能有限,仅能放大缩小,称之为法器略显牵强。
而高等阶的天机屋则附带阵法与禁制加持,甚至可与法宝媲美。
两人已步入偏殿之中。
只见殿内错落有致地排列着五六座石屋。
每一座皆与王林手中微型屋子放大后毫无二致,且表面闪烁着柔和的白色光芒。
王林心中一动,尝试用神识探测其中一间石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