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88章 秦王(完)

      第388章 秦王(完)
    彼时萧砚向降臣索要的第二个人情,便是要她请尸祖旱魃出山。
    玄冥教创立之初,教中除却由世人熟知的冥帝、鬼王、孟婆及水火判官外,实力最高深莫测且各有不俗本事的,便是四大尸祖。
    其中,尸祖莹勾因修炼功法走火入魔诞生出了“阿姐”这个第二人格,不仅在一夜之间变成孩童模样,甚而苦寻多年也未得到解救之法,遂怒而避世,便是将身体让给了阿姐,而她的主人格则就此沉睡,除非必要,不会苏醒。
    而另一个避世的尸祖,便是旱魃。
    说起来,旱魃不能算做完全避世,且他的隐世原因亦也古怪,乃是他自知相貌凶恶,恐会令外人恐惧,这才独自隐居起来,用扎纸匠的身份生活在某地,不为世人所知。
    不过这个世人中有一个特例,那便是侯卿。
    侯卿作为四大尸祖中浪迹江湖最久,同时性格最为特立独行之人,不论是旱魃所在,还是阿姐和降臣,他都有知晓如何联系,所以这次萧砚才会拜托侯卿专门走一趟,用降臣的名义请旱魃出山,为此次奇袭汉中制作出最关键的道具。
    炸药。
    火药在百年前就已问世,但要想将它制作成炸药并发挥出巨大的威力,当世却几乎无人可以做到。
    尸祖旱魃就是这个例外。
    旱魃天生就对火药极为敏感,当年跟随降臣协助冥帝等人创建玄冥教时,旱魃就因善使火药,获得了“赤地千里”的名号。
    便是在现在的汴京里,还有一架由旱魃制作,并被大梁朝廷命名“无敌大将军”的火炮,此炮威力极为惊人,对城墙的破坏性远超投石机等攻城器械。
    不过由于这架火炮太过巨大,且配比极重,每次运转都需动用百人不断推拉才可行动,笨重不提,在路程上消耗的时间也太长,所以大梁朝廷鲜少动用此物,已在汴京府库中存放了多年。
    此次奇袭汉中,若没有旱魃,萧砚不可能如此迅速的迫使王建投降,虽说依照汉中的空虚程度,他亦能先席卷各地,将王建困死在南郑城内。利用百牢关围歼王宗弼的剑阁兵马,便是备选方案。
    此时距离天黑仍有一段时间,不过入驻南郑城的副将、参军等已然安排人做好了晚饭,全军作战至此,终于稍稍缓解疲惫,松一口气。南郑存粮充沛,完全足够全军吃个满足,且这也是将近十余日来将士们吃的第一顿热食。
    李思安已经带着兵马回转南郑,其部在全歼张虔裕后,还俘获了千余人及上百条舟船,不过萧砚并没有急着让他去掌控城固、傥城与其他洋州城池,这些地方已经相当于空城,命王建起草一道诏令便可让他们献城归降,犯不着分散己方的兵力。
    待夜不收们盛来汤食,侯卿与旱魃正好赶来,与他们一同前来的,竟还有三人,却是一个近似神棍的老翁、一形同侏儒的扶桑浪人,与一个身形魁梧,身着娆疆服饰的大高个。
    “师傅。”侯卿一见面就一丝不苟的朝着萧砚抱拳。
    而在他身后的那三人,老翁在面对萧砚时还有些畏惧赔笑的模样,那扶桑浪人却已清了清嗓子,弯腰九十度行礼:“本人见过太师父。”
    那大高个亦也吭哧吭哧行礼,不过并未报名字。
    这个时候,那老翁才擦了擦额上的汗,一揖到地:“草民极乐,拜见宋王!”
    旱魃在旁边挠了挠后脑勺,似乎不知道该做什么,遂只好对萧砚点点头,然后抱胸立在一旁不说话。
    萧砚失笑,对侯卿道:“半年不见,尸祖怎生如此客气?不过御剑术而已,哪里当得一声师傅,你我交情,如此生疏,倒不像话,依旧如以往那般称呼便是。对了,这便是旱魃尸祖吧?”
    说着,他便已伸手迎过去,笑道:“旱魃尸祖,久闻了。今日之战,尸祖你可是居功甚伟,萧某得代将士们向你道谢。”
    旱魃明显有点不好意思,他粗糙的大手被萧砚握着,然后由后者轻轻一拉,竟是来了个拥抱,似乎在做一个从未见过的见面礼一般。
    不过萧砚只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旱魃却极为拘束且感动,他生的高大,外表凶狠犹如野兽,外人对待他的态度不是惧怕就是厌恶,甚至鲜少有人将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所以多年来,内心对这方面很为敏感,一向不习惯与他人接触,这也是他隐居避世的唯一原因。
    但萧砚展现出来的情绪,却并不像作伪,热情一时感染了旱魃,令他有些手足无措,搓着手道:“做这些并不难,真不算什么功劳……”
    说着,他看了下萧砚,又道:“我们来的时候,我看见你的部下在救治蜀国的伤民、伤卒……你很不错,与朱温、朱友圭他们不一样,事实上,我本来不愿意走这一趟的。”
    萧砚笑笑,降臣与他说过,旱魃这人,很重情义,尤其最痛恨的就是冷血无情的人。当年他离开玄冥教,很大就是因为不喜冥帝等人的行事风格。而且就算是这样,一直到了现在,旱魃也仍对玄冥教留有感情。
    不过救治蜀国军民这种事,自不是演给旱魃看的。
    萧砚随口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四海若不一统,伤害还会延续很多年,今日尸祖帮我破城,不仅能够促进天下早日一统,亦属于挽救了无数会因梁蜀大战而死去的军民。”
    旱魃若有所思,点头道:“有理。”
    这时候,萧砚才有心顾及被侯卿带来的那个古怪组合,问道:“这三人是?”
    “我收的徒弟。”侯卿的介绍简洁明了:“他们在蜀中打着蚩梦师父的名义坑蒙拐骗,我正在代蚩梦师父行感化事。”
    那极乐老翁原本是个医师,但医术实在太过平平,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厮却敢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精通蛊术的名医,已在蜀中以此骗了好大一桩家财,在被侯卿撞见前,他居然从未失手过。从某方面来说,这极乐倒有几分本事。
    至于那个自称本人的扶桑浪人,据说是因海难漂流到了天朝,一路辗转,仗着会一点轻功四处浑水摸鱼,在蜀中与极乐不打不相识,一起干起了坑蒙拐骗的行当,按照本人自己的话说,他是在赚取回扶桑的路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旱魃得以炸开南郑城墙的那条地道,就是本人带着那娆疆大高个挖出来的。
    而极乐和本人这个双人组合中为何会有一个娆疆大高个,则是因为二人打着娆疆圣女名义行骗时,需要一个充门面的帮手,故披着黑袍,看起来有几分气势实则亦对蛊术几无了解的娆疆大高个,在三人组合中就成为了娆疆十二峒的世外高人。
    不得不说,侯卿能收这三个人做徒弟,着实让人费解。不过侯卿的性格本来就颇为不羁,他的想法异于常人也实属正常。
    对于之前行坑蒙拐骗一事,本人这个扶桑浪子只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似乎这段经历于他而言就像并没做过一样,极乐倒甚是惭愧,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在位高权重的萧砚面前才如此这般,一直都在惶恐不安的对萧砚赔着笑脸。
    萧砚招呼诸人坐下,又安排人多拿了三幅碗筷,极乐很是受宠若惊的跪坐在席末,并不时悄悄给本人和那娆疆大个子使眼色,显然是要提醒这两个不怎么讲究中原礼仪的家伙规矩一些。
    “你们三人既然能让侯卿尸祖手下留情,并为侯卿尸祖收为徒弟,想必亦有本事在身,只要能改邪归正,我向来都愿意不拘一格用人。”
    萧砚坐下后,居然是先向极乐三人出声:“南郑虽然事了,剑阁以南却还屯有蜀国重兵,这一战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我想你等在蜀中活跃多年,或也积攒了不少人脉,可否利用这些人脉为我做事?”
    极乐惊了一惊,下意识看了下侯卿,后者却并无所动,仿佛萧砚随意使唤他的人丝毫没有什么问题。
    于是极乐便硬着头皮道:“小人在蜀中经营多年,确实结识了一些…富户……敢问大王,是要小人等做什么?”
    “你想办法回到成都,除却要将蜀国主王建已向我投降的消息泄露给这些富户外,亦要给他们散播一些或真或假的传闻,即凤翔的王宗侃已经兵败、夔州刺史王先成则已向梁朝归降,梁朝江陵水军正长驱直入汉中等等。”
    极乐哪里知道这其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当然只是应下。
    若能先让成都人心自乱,那后面的诸等事自能迎刃而解,不过萧砚并不对此抱太大的希望,成都还留有蜀国的太子与留守朝廷,很大可能不会直接投降,终究还是要打一场。
    他留着侯卿与旱魃说了一会事,除却感谢旱魃这次的助力外,还是请求旱魃能继续留下来,如果有必要,可能在剑阁关需要旱魃出力。
    旱魃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甚至萧砚还没有说出给他讨个媳妇这一承诺。
    四大尸祖中,降臣一心想着改良九幽玄天神功,谋于自己的心中事;莹勾苦于无法恢复本身;侯卿痴迷于游山玩水,浪迹天涯;旱魃则一心想找一个不嫌弃自己的女孩成亲。
    相对来说,旱魃的问题是最好解决的,尤其是萧砚在知道答案的情况下。
    不过旱魃既已爽快应下,萧砚倒不至于这么快把事情安排出去,因为他也无法确定在当下的世界中,原时空里与旱魃对上眼的吴国上饶公主会不会改变想法,或者说需要制造出特定的情景,上饶公主才能喜欢上旱魃。
    有旱魃加盟,接下来的事就显得轻松很多了。
    后面几日,王建所在的行在朝廷向萧砚投降的消息,才终于发酵,向南北传递。
    蜀国统领剑阁兵马的主将王宗弼心急如焚,在未得到确切情报的情况下,率军轻进百牢关,结果甫一出关东进,退路就被定军山上的余仲迂回围堵。
    当此之时,李思安部已在南郑修整完毕,并奉萧砚的命令马不停蹄的疾驰过勉县,正面向王宗弼逼压,迫使王宗弼与李思安发生交战。
    双方都是主力军,但王宗弼麾下的剑阁兵马受到东西两面夹击,又有王建投降的士气影响,仅仅只坚持了一个时辰,中央的一个大方阵就轰然溃败,被李思安亲领骑兵突破,进而数个方阵被冲垮,上万人的部队就此全溃。
    在这个正面战场上,蜀军大败,被俘数千人,主将王宗弼不肯受降,在对着南郑方向三次叩头言罪后,自刎而死。
    萧砚命人收拢王宗弼的尸身安葬,进而亲自领兵南下,蜀国在汉中的兴州、利州,皆向萧砚投降。
    蜀军在剑阁的主力已经大败,将士死尽,被俘起码过半,军械辎重更是损失殆尽,全部作为给养补给了萧砚的归德军。
    剑阁关即便还有蜀国将士守着,但在成都方向的援军还未抵达的情况下,并未坚守,被王宗弼留守下来的将领接受了萧砚带的王建诏令,开关投降。
    这个时候,事实才终于证明了萧砚分兵用以全歼王宗弼的大胆计划并无问题。
    跟着萧砚孤军深入的归德军将士们,这会也才终于将长达半月的高压情绪、悬着的心,随着局势的变化,彻底轻松落下来。
    萧砚走在剑阁关上,倒并无太多的喜悦,所谓战胜,是除了战败之外的最大悲剧。这并非惺惺作态,尸横遍野的场面,空气中的血腥味,夹杂着失禁的臭味,及伤兵的隐约呻吟声,只要是场大战,战胜后便都能感受到。
    战场上获得的狂喜,其实很难表达出来,不论是敌方还是己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伤亡,成千上万的人都为此殒命,背后更是一个个家庭因此破碎。
    战争是很残酷的事,萧砚在战后确实很少因此开怀大笑起来,战争后的秩序重建,远远比战争更麻烦与痛苦。
    “唉……”同样被带到剑阁来的,还有王建的大臣周庠与张格,前者默然叹气,后者则苦笑着出声:“上将军真乃用兵如神。”
    “双方将士都很用命,不过胜利在我而已。”萧砚平静应了一声,然后看向周庠二人:“我探得情报,你们蜀国的弘农郡公晋晖领着成都的援兵停在了绵州,你们说他会不会继续打下去?”
    张格拱手道:“仆愿替上将军去劝降晋晖。”
    萧砚看了下低头不说话的周庠,于是站在关城的城垛前环视着南面的山川形势。如果是在平原上,地势虽然会更开阔,但目力所及其实看不到太远。倒是在这种山脉起伏的地方,一旦站在了高处,视野中的风物,反而会十分壮阔。
    翘首迎风,登高远眺,此刻萧砚好像不只是在看南面的山川,而是在看整个成都平原。仿若东临剑阁,以观天下。
    一枚树叶飘了过来,萧砚看见了它,伸手将其抓住,放在手心观摩了一下,片刻后,他才抬头目视着南方,随手把树叶扔在了地上。
    “若要继续打,他们会败的很惨。”
    这一句十分平静但极为狂妄的话从萧砚口中说出来,两个蜀国臣子却是哑口无言,默认以对。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道理只有周庠二人清楚,那位统领成都仅剩主力的晋晖却并不如此认为。
    其人停驻在绵州,虽不北上,但亦遣斥候来打探剑阁关的情况,并有调遣兵马的动作。
    好在成都方面比起晋晖来更要冷静的多,一封国书被成都的使臣迅速送到了萧砚手中。
    原来在王建投降的消息传回成都后,太子王元膺便马上登基称帝,甚至还分别下达了让晋晖与王宗弼聚兵围歼萧砚的命令。
    彼时的蜀国,唯一的损失不过丢失了一位皇帝和诸等行在臣僚,大军主力仍在,王元膺自不会真的认为有什么亡国的危险,甚至可能还会在心底感谢萧砚俘虏了他的老爹王建。
    直到王宗弼兵败自杀,剑阁失守,大半个汉中都降于萧砚,甚至还隐隐有王宗侃已在凤翔兵败的消息在成都流传后,王元膺才终于害怕起来,不顾宰相韦庄的反对,递交了求和的国书。
    乃是王元膺愿意自去帝位,奉梁朝为宗,同时割汉中全境与夔州于萧砚,并每年奉上岁币十万贯与蜀锦一万匹于梁朝,以求换回剑阁关。
    萧砚当然不接受,将成都的使臣驳回,乃是要王元膺将岁币加到百万贯,蜀锦加到十万匹,并要求王元膺不但需自去帝位,还不允许保留蜀王的称号,同时索要黔中的施、溪、辰、锦四州,如此两国才可以凭剑阁关为界,从此和睦相处。
    如此苛刻的条件,王元膺哪里愿意接受,当即大怒,又恢复了自己的皇帝称号,并强征成都百姓为兵,齐发绵州御驾亲征,乃是要与蜀国共存亡。
    萧砚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着即领兵南下,几乎没有任何阻滞,只了三天便抵达绵州,但并未攻城,而是留下了李思安控遏路口,主力则依靠机动之利从西面绕行而过。
    屯兵在绵州的晋晖先是固守城池,在发现归德军主力绕道,便发大军去攻打李思安,欲断萧砚的辎重。
    李思安果然败退,领兵向北走,晋晖率领大军去追,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急忙又领人向南去堵萧砚。
    可晋晖才走至万安白马关,就接到急报,乃是萧砚领兵到了绵竹关后,居然又故技重施,绕道而过,据说累死了数百匹战马。
    但萧砚绕绵竹关过,便终于在德阳遇上领着成都新旧军马说要御驾亲征的王元膺,两军在德阳北大战,只两刻钟,萧砚便击破了蜀军大阵中军。
    王元膺大败,只来得及带领几百人向成都逃,萧砚丝毫不顾成千上万的俘虏,亲自领人在王元膺背后紧追不舍,王元膺逃跑所经过的广汉、新都二城竟都不敢开城援救,于是仅有两三骑跟随的王元膺在成都北的凤凰水岸力竭,被萧砚生擒。
    而王元膺大败的消息传回成都,留守在成都的二徐之父,蜀国骠骑大将军徐耕开城向萧砚投降。
    蜀国。
    亡了。
    前后之际,不过一月。
    晋晖还欲作抵抗,却为部下所绑,全军在白马关就地向萧砚投降,受降者甚至只是个归德军普通五百人指挥使。
    次日,蜀国宰相韦庄拖着病体,代表蜀国皇室递交了大蜀玉玺。
    七月上旬,在凤翔与岐军、定霸都僵持的王宗侃因粮草军需断绝,向定霸都主将田道成投降。
    就此,蜀国彻底覆灭,梁朝版图扩张至黔蜀全境,与娆疆、南汉接壤,得民百万,兵甲钱粮不可计数。
    同一时间,岐王李茂贞亦上国书,愿奉岐国全境归降梁朝。
    天下震恐。
    在长安的梁帝朱友贞几乎是马上就下了圣旨:
    以萧砚为相国、太尉、司徒、总百揆,以凤翔、天雄、泾原、渭北、东川、西川、黔中、佑国、匡国、镇国、感化、忠武、忠义、荆南等二十四道为秦国,进封萧砚为秦王,加九锡、冕九旒,假节钺,行天子车驾,出警入跸,兴建秦王宫。
    四海俱寂。
    ————
    萧砚轻骑出蜀,待回到汉中时,已近八月,无数书信都堆积在这里,里面有河北、汴京即冯道、韩延徽等天策府文武的信,自然也有姬如雪的家书,还有一些是南面诸侯马殷、钱镠的恭贺信。
    蜀道难以通行,信件的运转很麻烦,加之在成都的时候萧砚确实很忙,所以一些不太重要的信件他都让人留在了汉中南郑。
    姬如雪这妮子最古怪,这两个月一封信都没写就罢了,萧砚刚回汉中,她的信居然也刚到不久。
    萧砚便先拆开姬如雪的信件,一眼扫去,却皱眉发现只有寥寥数字。
    “联姻,以安岐国,以诞世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