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风卷残云取山西(上)
大清朝山西按察副使薛陈伟是个有能力的,当年奉顺治帝之命整饬晋北,几乎将横行晋北的流寇消灭干净。有能力的人自然有眼光,多尼率军撤回宣府后,他便敏锐地察觉出大清朝不行了,后果传出卫军攻破北京顺治帝崩俎的消息,因与大卫国左都御史魏象枢有旧,派人与之暗通款曲。魏象枢也是个恋旧的人,派仆人魏居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劝降。薛陈伟一度动心,可因开封老家仍在清廷手中,考虑到家眷安全,未敢轻举妄动。其后又收到旧友陈洪柱的信,依旧不敢轻举妄动。直至传来卫军攻取河南的消息。
“老爷,陈公又有信至”,广灵千总薛强恭敬地递上一封劝降信。他是薛府家奴出身,如今虽有官身,仍然习惯性称薛陈伟为“老爷”。
薛陈伟拆开信,见上面写着:“大势在卫,兄当早归,可速带兵马至浑源州助齐王克城”。不由长叹:“今日终可复汉家之衣冠矣!”遂谓薛强曰:“今日又至用汝之时”。
“老爷放心,营里的弟兄都听老爷您的号令”,薛强将胸一挺,昂声说道。
——
薛陈伟携蔚州守备王锡麒、广灵千总薛强及五千绿营兵疾疾往浑源州而来。这位虽是文官,可也有过平定晋北流贼的经验,麾下的蔚州、广灵两个营头虽然一大半是刚扩编招募的新兵,却也被他训练得有模有样。
“先生真是神算!”听说薛陈伟来投奔自己,齐王麦拉斯大喜。
“王爷如今势力不足,当厚待降官才是”,陈洪柱劝道。
“正该如此,孤要亲出营门相迎!”麦拉斯哈哈大笑。
“宜先示之以威,再怀之以柔,刚柔相济方是王道呢”,陈洪柱又劝。
“嗯”,麦拉斯听罢缓缓点头。
薛陈伟率军刚至卫军大营十里处,便被一支彪悍的骑兵拦住去路。这支军队人数约有五千,个个着甲挽弓挟刀,列着整齐的军阵,不动如山。他顿时感到一阵浓烈的杀气袭来,极其不舒服,冷汗如浆,沉住气呼道:“吾乃山西按察副使薛陈伟,特率部下五千兵马弃清归卫,求见齐王殿下,请贵军主将答话”。
呼喊过后良久,一员身形粗壮、鹰目狼顾的将领驭马走到他面前一箭之地,“本将乃是都千户长阿达,你们既是来投我大卫,可先将兵马扎营于此,主将随吾入大营”。
薛陈伟、王锡麒、薛强三人互视一眼,情知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得命部下在此扎营,只带着十余个随从与阿达返回卫军大帐。此时生命已在卫军掌控之中,越接近大营便越没有安全感,惴惴不安地来到辕门外。忽听三声炮响,一队人马缓缓驭出,为首一人身披绣着龙纹的战袍,端坐于一匹毛色纯黄的神驹之上,威风凛凛。
“末将参见王爷!”见到他,方才还神色倨傲的阿达,立刻换上谦卑的神情,翻身落马施礼。薛陈伟等方知来的竟是齐王殿下,慌忙随之下马施礼。
“来的是薛公吧?薛公,你要孤等得好辛苦!快快请起,莫要多礼,哈哈哈~”麦拉斯一边大笑一边缓缓来到薛陈伟跟前,将他扶起,又示意王锡麒、薛强等人起身。
“下官何德何能,安敢让殿下亲迎,惭愧呀惭愧”,见齐王居然亲出辕门相迎,薛陈伟十分感动。
“薛大人说的哪里话,你举广灵、蔚州二城而降,帮了我军的大忙,孤迎一迎你理所应当。快随孤入帐,酒菜已经给你们备好喽~”麦拉斯大笑着挽着薛陈伟的衣袖往里走。见这位王爷如此礼贤下士,一众降官感动不已。
——
乾元二十一年(1664年)八月二十一日,卫军邬乘鸾部又向浑源州发动了一次攻击,守军在副都统阿密达的指挥下再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可这一回卫军被击退后并未罢休,又换上大同参将郑国印部接着攻城。
“嗯,看来伪齐王沉不住气来真的了”,阿密达呵呵一笑,传令道:“告诉敢死队好生歇息,准备大战”,作为上过战场的老将,他深知在守城时保留预备队的重要性,早已精选出一千精锐士兵在城墙底下歇息,在城池即将失守的时候作为敢死队派往最危险的地方。
“副都统您瞧,好像有支人马在冲击卫军军阵”,冀宁道万翱忽然激动地大呼。
阿密达定睛一瞧,果有支人马在卫军军阵中厮杀。周围的友军只有驻守广灵的山西按察副使薛陈伟部和驻守灵丘的甲喇章京博多衡奥部,来的是哪支人马?
“是~是薛副使的将旗!”万翱再次惊喜地大呼。他本是个沉稳的人,可被包围多日,心情紧张,见有援军至难免失态。
“莫急,须防是卫军的诡计”,阿密达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并不立刻相信。
那支人马十分勇猛,迅速突破卫军军阵,逼得正在攻城的卫军郑国印部匆忙撤退。为首一人神情坚毅蓄着长髯,来到城下高呼:“吾乃山西按察副使薛陈伟,闻浑源州危急,特率军来援,快开城门放我军入城!”“副都统,真是薛副使!”万翱见过薛陈伟,大声说道。
阿密达也是见过薛陈伟的,不过为防有诈,还是多说了句:“请薛副使将印信放入筐中让本将查验”,言罢命人由城头坠下一个小筐。
“大战关头,您小心些是应当的”,薛陈伟点点头,从怀中掏出印信,放入筐内。
仔细查验过后,阿密达松了口气,呵呵一笑,“多谢薛副使相救,本将定向皇上上疏奏报您的功劳!快开城门,放援军入城”。为表感激,这位副都统亲下城墙欢迎。
“动手!”薛陈伟忽然朝身旁的王锡麒、薛强二将大呼。二将拔出兵刃,率部下迅速朝阿密达杀去。援军原来是杀手,虽然阿密达也是沙场宿将,可仓促间难以抵挡,竟被名不见经传的薛强一刀毙命。
万翱大惊,闪身欲逃,却被赶上来的卫军擒住。薛陈伟朝他呵呵一笑,“万贤弟是汉人,何苦为满洲卖命?替吾招降守军将功赎罪可好?”
人在屋檐下,岂敢不低头,还没活够的万翱立即选择了投降。主将已死,副将又带头投降,城内的守军即便是凶悍的八旗兵也没了斗志,纷纷弃械投降。只有数百冥顽不灵的八旗子弟选择了抵抗,很快便被滚滚而来的卫军歼灭。
兵不血刃便俘获了九千余守军,齐王麦拉斯大喜,将这些降军和俘虏打散编入自己的军队中扩充实力。为拉拢人心,又保举薛陈伟为山东按察使、王锡麒为蔚州游击、薛强为广灵守备、万翱为山西按察副使。
自古兵贵神速,趁着大捷之威,齐王殿下又带着四万余兵马杀奔灵丘县。驻守灵丘的甲喇章京博多衡奥麾下只有一千五百八旗兵和一千五百守备兵,虽知不敌,仍拒绝投降。
“哼!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见此人如此顽固,麦拉斯动了真怒,便欲下令攻城。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王爷且慢,此地守将博多衡奥与末将是一个旗的,昔日有些交情,末将愿去劝降!”察哈尔提督阿林保禀道。此人是最先降卫的满洲将领也是齐王麦拉斯的铁杆心腹,见是他开口,麦拉斯自然应允,小声叮嘱道:“你劝降时须离着一箭之地,小心遭了敌人暗算”。
“是!”阿林保心头一暖,领命而去。行至离城一箭开外时高呼:“博多衡奥章京何在?请出来见见故人~”
听见有人唤自己姓名还自称故人,博多衡奥有些疑惑,走到城头细观之,别说,还真有些面熟!诧异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自称故人?”
“贤弟,一别多年,不记得我阿林保了吗?”阿林保忽然泪流,索性卸下头盔,让他看个仔细。
“竟然是你?你~你身为旗人,怎可背叛大清?有~有负皇恩啊~”博多衡奥喃喃地说。
“昔日愚兄也曾死战,兵败后不得已才降的大卫。本想着只是权宜之计,不料皇上量小,竟将我全家杀的杀、流放的流放,绝了我的退路,只能死心踏地为大卫效力。不料竟成全了愚兄,如今已经官居察哈尔提督之位。呸!甚么皇恩!皇上都死了,哪来的皇恩?贤弟不可固执,当速速归顺。有愚兄在,绝不会亏待贤弟。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在京的亲人们想想”,阿林保大吼。
最后一句击中了博多衡奥的要害,大卫国占领北京后,命在京的旗人给在外从军的家人写信劝降,他也收到过家里寄来的劝降信,可想到自己的旗人身份,终究不敢轻易投降,怕遭到报复。今儿个却是不同,来劝降的是昔日同一个旗的老熟人阿林保,投降后的安全保障大增。
“阿林保大哥,我信得过你”,博多衡奥下了决心,命部下打开城门。
不费吹灰之力,又轻取灵丘、广昌二县,还多了三千部下,尤其是博多衡奥麾下的那一千五百八旗兵,个个皆是精锐,令正愁实力不足的齐王殿下欣喜若狂,立即保举博多衡奥为一级千户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