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48章 《卖血》

      第548章 《卖血》
    在廖老家里吃了顿便饭,期间不乏一些上门的访客,有来叙旧的,也有来拜年的,总之是络绎不绝。
    李长河也没在那里过多的停留,吃了几口之后便找借口离开了。
    回到家里,朱琳正在客厅里看书,看李长河回来,便把手里的书放了下来。
    “回来了?”
    “嗯,你吃饭了没?我有点饿了,煮个面吃吧!”
    李长河进门之后,轻声的跟自家媳妇儿说道。
    “你没吃饭吗?”
    朱琳有些诧异,按照道理来说,廖老家肯定管饭的,毕竟李长河在那也不是吃了一次了。
    “经阿姨倒是煮的水饺,不过他们家里客人太多,一直有人上门,我也没好意思长待,索性就回来了。”
    “没吃饱呢!”
    李长河轻声的说道。
    他在那里倒不是怕尴尬,而是怕时间太长,被人记住。
    去廖老家里的人要么是老朋友要么是老下属,个个都身居高位。
    李长河担心这些人记住他的面孔,以后发现端倪。
    “这行吧,那我去给你煮个面,顺便煎个牛排吧。”
    这会现炒菜也麻烦了,不如把冰箱里面的牛排煎一块,又快又方便。
    “对了,晚上小雪来电话了,我跟她说了,让她先不用回来,咱们这两天就过去了。”
    朱琳这时候一边在厨房里忙活,一边冲着李长河说道。
    接下来他们团队要去魔都那边,给《寄生虫》配英语,所以会去魔都。
    “行,你跟老田沟通沟通,看这两天哪天走,我先去书房,把手里的稿子写出来,走之前给刘主编那边送过去。”
    “那你去吧,一会做好了我叫你!”
    随后,李长河来到了书房,然后拿起了桌上的稿子。
    他趁着过年,已经写了三篇稿子了,不过还有一篇,一直没写完。
    这一篇,就是他构思了很久的《卖血》
    这个故事的题目,源自于李长河脑海中的《许三观卖血记》,当然他只知道这个标题,其实并不知道,故事内容写了什么。
    李长河写的这个故事,则是跟乙肝结合到了一起,写的是一个城市工人因为卖血,感染了乙肝的故事。
    而因为感染乙肝,主人公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得这个病,然后开始锲而不舍的调查,最终找到了答案。
    李长河在这里面,融入了一些关于乙肝的防治和传染链条的科普,可以说全方位的对乙肝进行了科普和防传染介绍。
    整个故事,其实说起来并不麻烦,李长河只是写的比较慢,对里面的很多剧情不断地修改,根据自己在海外看到的一些资料,以及脑海中的记忆,进行调整。
    他打算先用小说发表出来看看反馈,看看那些读者的反响,包括卫生部门那边,会不会因为这种文章来找他麻烦。
    毕竟现在采血站才刚开始推广,李长河这篇小说一发,对采血站很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到时候,卫生部门会不会找他的麻烦,谁也说不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卫生部门认可他里面的写法,加强监管,严控乙肝的传播途径。
    不过李长河估计,仅凭一篇文章,想达到这个目标,肯定是不够的。
    到时候,先看看社会的反应再说吧。
    翌日,李长河一大早,开着车来到了人民文学的大院里。
    今年春节放假虽然不像往常一样,只有大年初一一天了,但是也没延长太多。
    春节三天假,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
    所以初六这天,人民文学早就上班了
    李长河将车停好,随后来到了刘建青的办公室,轻轻地敲了敲门。
    办公室里面,刘建青正捧着一杯热水,在那里唏律律的喝着。
    看到李长河在门口,眼神一亮,尤其是看到他手里拿的那几份稿子。
    “这是写好了?”
    “写了几篇?”
    放下茶缸子,刘建青快步走过来,接过了李长河手里的稿子。
    “写了四篇,您看看,有不合适的我就带回去。”
    李长河把稿子递给刘建青,笑着说道。
    “就你这水准,哪有什么不合适?”
    “我先睹为快!”
    刘建青一边夸了李长河几句,一边在一旁看了起来。
    “长河,你这水准,真是一点都没差!”
    看到李长河写出来的稿子故事一如既往的精彩,刘建青忍不住继续夸了起来。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天赋。
    别人绞尽脑汁的才能写一篇精彩的故事,这小子写起来就跟玩一样。
    真就应了那句老话,老天爷赏饭吃啊!
    不过当看到最后一篇《卖血》的时候,刘建青脸色逐渐的严肃了起来。
    将其余的三篇稿子放在了一边,刘建青坐在那里,聚精会神的看起了《卖血》这篇稿子。
    李长河也不催促,就坐在那里安静地等着。
    等刘建青看完。
    认真的读完了之后,刘建青抬起头,看向李长河:“长河,你这个故事,写的可真够大胆的啊”
    这已经不算是故事了,这其实就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现实,就跟二十年前,王蒙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样。
    透过故事,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面临的尖锐问题。
    而这样的稿子,通常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之前回北大的时候,意外被人邀请着去采血,说是有补助,我才知道了采血站。”
    “后来研究了一些资料,然后就发现,如果血战不规范,就会是很多病的传染渠道,尤其是乙肝,当时脑海中就构思了这个故事。”
    “正好趁着春节这个时间,就写出来了。”
    “刘主编,这稿子能发吗?”
    李长河随意给自己编了个理由,然后又冲着刘建青问道。
    刘建青点点头:“你这里面的内容,尤其是医学这方面,没有瞎编乱造的吧?”
    “这稿子能发,前提是里面没有胡说八道的成分,比如说那些传染渠道,如果是假的,到时候你就会有麻烦。”
    “卫生部门可能会找我们反馈。”
    “但是如果是真的,没有弄虚作假,那这篇稿子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问题,反而写的非常好。”
    “哪怕卫生部门找上来,咱们也底气十足。”
    李长河随后微笑着点点头:“那您放心,这里面的医学知识,都是我从一些学术期刊上看到的,没有弄虚作假的成分。”
    “好,既然这样,那这篇稿子就发了,我就给定在三月份的头篇。”
    刘建青做了这么多年的编辑,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故事不仅写得好,很显然还有很强的医学科普特性。
    别的不说,看完这篇故事,起码会对乙肝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甚至知道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采血不正规,透过血液传染的。
    这让读者心里起码会有一定的预防理念。
    要知道人民文学如今的发行量,那可是一个月近两百万份的发行量,辐射到全国各地,能看到的人民群众何止千万人。
    而这些人如果再口口相传,给周围的人一点科普,那对于医疗防治来说,其实可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这或许就是李长河精心雕琢这个故事的目的,他绝不是随意而写的,更像是有备而来。
    只不过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刘建青即便是凭借多年的编辑经验猜到了李长河的意图,也没必要明说。
    “对了,我给你开单子,你去把稿费领了。”
    “还有个事啊,年前忘了跟你说了,下面办公室里面,有好几麻袋你的信啊,你是不是开车来的,正好把它们拉走。”
    刘建青这时候又想起了一个事,冲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闻言,有些诧异。
    “还有这么多信?”
    “这不算多了,主要是后面有些读者会来信催你发稿子,不光是写信,还有打电话的。”
    “你回去自己慢慢看吧,我们这边,都专门腾出来个房间,给你收拾这些。”
    刘建青笑着说道。
    “好吧,我下去一并带走。”
    随后,李长河下楼,领了自己六百多块钱的稿费,外加上九大麻袋的信件,然后返回了华侨公寓。
    家里,看李长河一趟趟的提着几个大麻袋上来,朱琳有些惊讶。
    “怎么又这么多信?”
    “人民文学那边攒下来的,老规矩,回头你慢慢拆吧,有想回的信就帮我回一下。”
    李长河之所以带回来,其实也是给朱琳找点事干,以后她跟龚雪在家没事了,还可以拆信玩,就跟刮彩票一样的乐趣。
    “行吧,把这些麻袋先丢你书房吧,反正那屋也不住人。”
    “等我们回头拆完了,看看再丢到四合院去。”
    李长河现在别的不多,就房子多,朱琳手里也有一大把钥匙,有的房子,现在就是专门给李长河盛放那些读者来信的。
    四合院装信,以后说出去,绝对比童话大王的十套房装信更有传奇性。
    在家随后又收拾了一天,然后在初八这天,李长河,朱琳,田壮壮,梁左,再加上陈楷歌两口子,一并来到了魔都。
    田壮壮和梁左是必须来的,毕竟两个人一个导演,一个编剧,配音需要他们俩的出面。
    至于陈楷歌,跟媳妇儿完全是听说了来这边,蹭着来玩的。
    两口子在家也没事,学校还没开学,索性就跟着来魔都转转,出来溜达溜达。
    “长河,咱们怎么走,打出租车嘛?”
    下了飞机,从机场出口出来之后,陈楷歌嘚瑟的冲着李长河问道。
    他这个嘚瑟不是冲李长河,而是想要在自己的媳妇儿孙家林展示的。
    “今天不打出租车了。”
    “有车来接我们!”
    李长河轻声的说道。
    “有车接?”
    “难不成是上影厂的车?”
    陈楷歌有些好奇。
    李长河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跟着我走就是了。”
    随后来到了出口处,两辆黑色的六代奔驰s级早已经停在了那里。
    “上车吧,梁左,你坐前面,我们俩坐后面。”
    “老陈你们坐后面那辆!”
    李长河拉开前面那辆奔驰的车门,分配说道。
    “这”
    “这是.”
    陈楷歌此刻看着霸气的奔驰,眼中泛起了光辉。
    六代奔驰虽然还没有七代虎头奔那么霸气,但是其实外形已经比较接近了,而且里面高档的内饰和真皮座椅,更是让他看的目不暇接。
    他虽然没坐过,但是却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是欧洲那边的高档轿车啊。
    “凯歌,这是什么轿车啊?”
    媳妇儿孙家林上车之后,看着这里面的奢华布置,惊讶的冲着陈楷歌问道。
    “这叫奔驰,是德国那边的一家汽车品牌,很贵的。”
    “这一辆车的话,我估计怎么也得值个几十万吧!”
    陈楷歌这时候估摸着说道。
    主要是目前国内也没有车对外售卖,这种进口车,他也拿不准价格。
    “我的天,这么贵?”
    孙家林有些震惊,一辆车几十万?
    “凯歌,这都是长河安排的吗?”
    孙家林低声的问道。
    “嗯,我估计是港岛那边公司的车,你看外面挂的都是黑牌”
    几个人在车上聊着,而车子发动,很快就来到了当初他们住的洋房。
    如今有了老洋房,李长河他们来,自然不会再去住酒店了。
    而洋房门口,龚雪早就俏生生的站在那里。
    今天的她穿着一件薄薄的羊绒外套,下面是修身的长裤,打扮的洋气又精致,就跟这座城市一样。
    “琳琳姐。”
    看到朱琳和李长河从车上下来,龚雪立刻迎了上来。
    “咱们先放下东西,然后再出发。”
    来之前朱琳就跟龚雪打过电话了,约好了一起去庙会逛逛,反正她又不参与配音。
    “好,我帮你们去收拾!”
    一行人兴高采烈的往洋房内走去。
    而就在李长河这边欢声笑语的时候,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加州洛杉矶的一处酒会之中,在场的众人却没有宴会上的欢愉,反而个个脸上愁云遍布,眉头紧皱。
    而他们之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在历经了数个月的石油价格暴涨之后,石油的价格,终于开始跌了。
    虽然没有没有暴跌,只是从巅峰的39美元降到了37美元,但是在场的人都很清楚,这其实是一个趋势。
    石油价格,见顶了!
    他们,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