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58章 回圣罗贯中

      对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历史。
    肯定是三国这一时期,这当然是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
    否则,这一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
    如果没有罗贯中,将同五代十国一样不会为人所知。
    可以说,正是罗贯中的如椽巨笔,将这一时代深深地映刻在了中国人的心中。
    罗贯中堪称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的鼻祖,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也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三国演义》称得上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绘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塑造许多英雄人物形象,纷繁复杂的剧情吸引世人的目光。”
    “然而,罗贯中的一生却并不如自己的小说那样辉煌,他曾经选错阵营一败涂地。”
    “之后饱受困顿和苦难,也正是在此情况下才写出来《三国演义》。”
    “可以说,《三国演义》有多辉煌,他就有多凄凉。”
    “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读书人,如关汉卿等人都先后搬迁到了杭州一带。”
    “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7岁开始,罗贯中在私塾学习四书五经。”
    “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杭州一带做生意。”
    “虽然出身商人家庭,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
    “在父亲的同意下到慈溪随当时的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修得一身好文彩准备货与帝王家。”
    “1356年,罗贯中辞别赵宝丰,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
    “陈友谅势力最大,坐镇长江上游。”
    “朱元璋实力也不弱,却夹在中间。”
    “张士诚处于沿海地区,经济状况最好。”
    “选来选去罗贯中最终投靠张士诚,认为他能在未来取得一番成就。”
    “第二年,在罗贯中的建议下,张士诚打败朱元璋部下的进攻,由此可见确有一些本领。”
    “然而,张士诚并不是一个明主,弟弟兵败后曾被元朝俘虏。”
    “再加上当时元朝虽然没落,但依然是天下第一势力。”
    “收到朝廷的纳降文书,张士诚选择投降。”
    “降元后,张士诚贪图享乐。”
    “一直到至正二十三年,看到元朝没落,张士诚才又再次称王。”
    “这个时候包括罗贯中在内的许多幕僚都建议暂缓称王,因为称王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可惜的是,他的建议并没有被张士诚采纳。”
    “罗贯中自此对张士诚失去信心,辞别幕僚职务返回老家。”
    “路上遇到同乡,意外得知父亲已经逝世、继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而是浪迹天涯。”
    朱棣:罗贯中之所以能创作出《三国演义》这本传世经典,在于他的人生中有两个梦想。
    一是英雄梦,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是王朝更迭,战争不止的乱世。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罗贯中本想在这一乱世中谋取一英雄之名。
    只是天不遂人愿,罗贯中投错了明主,只能著书立说圆自己的英雄梦。
    罗贯中的坎坷心路历程,在《三国演义》中有所展现。
    东汉末年,王室衰颓,纲纪不振,小人当道,诸侯争霸不断。
    罗贯中选取这一典型乱世为背景,正是与自己所处时代相呼应。
    罗贯中身处乱世,对元朝的残暴和丑恶极其厌恶,对动乱时代的苦难百姓非常同情,对仁君十分向往。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不遗余力刻画曹操排除异己、嫉贤妒能的形象,借此抨击和讽刺元朝的残暴统治。
    大力渲染刘备同情百姓,不顾行军速度携十万民众渡江。
    张飞从荆州出兵西川途中明令不得抢夺民财等仁慈爱民形象,深度表达罗贯中对百姓因战乱而困苦不堪的同情。
    徐庶毛遂自荐受到刘备的厚待礼遇,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的描述表达了对仁君明主的极度向往。
    鞭笞督邮,刘备怒而辞职,百姓哀求的描写表达了罗贯中对清明政治的憧憬。
    二是军事家,运筹帷幄于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罗贯中著作《三国演义》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取乱世背景,以政治题材资料为素材,最善于写战争。
    最善于写战争,《三国演义》体现尤为明显。
    上百场战争都写得各具特色,无一重复。
    赤壁之战,描述更是精彩异常。
    赤壁之战的特点之一是两国开战,三方参与。
    既有大量的军事活动,又有大量的外交活动,将三国时期的主要谋臣战将都引入这些活动之中。
    特点之二是推进和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以斗智伐谋为主,而不是以交锋为主。
    作品中大量描写和记叙的是文战,而不是武战。
    特点之三是时代特征,赤壁大战之前是军阀混战。
    赤壁之战一把火,烧出了半个世纪的三国鼎立格局。
    特点之四是地理特征,曹操与孙权中间横着一条长江。
    于是作战双方,都围绕这一条大江大做文章。
    这条大江的阴晴变化,时刻都影响着作战双方的战略战术。
    特点之五是多重矛盾相互交叉,既有敌我之间的矛盾,如曹操要灭孙权。
    又有盟军内部的矛盾,如周瑜要杀诸葛亮。
    既有明枪,又有暗箭。
    既有结盟,又有背叛。
    既有正义的伸张,又有阴谋的破灭。
    特点之六是矛盾斗争的结果出人意料,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
    最强者败,最弱者胜。
    兵最多者败得最惨,兵最少者获利最大。
    《三国演义》能将战争描绘的惟妙惟肖,某种程度上也与罗贯中的早年经历有关。
    甚至可以说,罗贯中也爱好军事,且擅长军事。
    早年在张士诚帐下为幕僚时,就曾频频献妙计,帮助张士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由此可以说,罗贯中还有一个军事梦。
    通过对于各场战争栩栩如生的描绘,来表达自己能够做到运筹帷幄于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虽然略显浪漫,却也将罗贯中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的十分真切。“罗贯中浪迹天涯期间,遇到正在撰写《水浒传》的施耐庵。”
    “罗贯中非常认可写书劝世的主张便拜其为师,自此开始学习写书的生涯。”
    “张士诚起义成功后,曾要求施耐庵作自己的幕僚。”
    “在施耐庵的帮助下,张士诚打了许多大胜仗,奠定与朱元璋、陈友谅三足鼎立的基础。”
    “张士诚并不是一个明主,成功后开始居功自傲,贪图享乐。”
    “看着这样一个人并不是明主,施耐庵灰心丧志离开官场隐居写书,所以《水浒传》的梁山多少与张士诚有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机渐渐成熟。”
    “罗贯中自己开始撰写《三国演义》,并得到施耐庵的许多指点。”
    “期间虽然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并成功写下《三国演义》。”
    “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多少也有罗贯中的影子。”
    “曾经施耐庵为躲避兵乱全家迁往兴化,结果却因《水浒传》被朱元璋禁锢。”
    “罗贯中赶往金陵找到好友帮忙营救,一年多后施耐庵终于出狱。”
    “但也患了严重的疾病,最后药石无用而去世。”
    “罗贯中帮忙料理了丧事,同时带着《水浒传》书稿去福建找人刻印,期间还对该书进行修改。”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水浒传》。”
    “两部小说中的语言通俗生动,对话诙谐幽默,细节描写细腻入微。”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是深入人心。”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令各行省连试三年。”
    “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早期经历与其晚年的特殊心境是罗贯中偏好政治历史题材小说,并在这类小说上取得艺术成功的关键。”
    “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
    曹雪芹:施耐庵根本不存在,不过是罗贯中的化名。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巨作的内容上有许多情节相似的地方。
    而且两个作者都是元末明初人,更巧的是俩人居然还在同一个地方。
    《水浒传》里面有影射朱元璋的内容,因此在明初是禁书,不可能实名出版。
    罗贯中的生平资料相对多一点,而施耐庵在历史资料中却查不到踪迹。
    《水浒传》的明代早期版本有不少罗贯中单独署名的,后期版本中才出现了施耐庵与罗贯中的联合署名。
    从名字分析施耐庵用山东口音正着读就是实乃俺,倒着读就是俺乃是。
    而根据当时许多作家撰书署名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俺乃是罗贯中。
    因此《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作者都是罗贯中,施耐庵只是罗贯中为了避免麻烦取的化名罢了。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编撰小说数十种,这些作品中《三国演义》的成就最高。”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以刘备、曹操、孙权三方的争霸为主线。”
    “以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智谋为辅线,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全书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百姓的痛苦和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三国演义》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有现实的描绘,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创作《三国演义》时,罗贯中主要参考《三国志》和《三国志注》两部史书,但也加入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评价。”
    “比如对三国时期各方势力进行描绘时,对刘备一方有着明显的倾向和偏爱。”
    “对曹操和司马懿的魏国,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和批判。”
    “对孙权和周瑜的吴国,表现出一定的尊重和理解。”
    “尤其是对刘备和诸葛亮的相互成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和赞扬。”
    “其实这何尝不是罗贯中自己心声,多么想遇到自己的伯乐成就一番事业,但却遇到张士诚这样扶不起的主子。”
    “罗贯中的三国是一段历史,也是一段现实,写的又何尝不是自己。”
    “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的动荡时期,在政治斗争中不但抉择。”
    “《三国演义》一书就是他的现实遭遇,同时也是自己的失误与悲哀。”
    “所以说罗贯中写书很厉害,轮到自己时却选错阵营。”
    “并不是因为智慧不行,而是因为没有遇到伯乐。”
    “《三国演义》很多内容都在刻画诸葛亮与刘备,而诸葛亮何尝不是罗贯中自己所希望的样子。”
    “公元1385年,罗贯中活了七十岁,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逝世。”
    吴承恩:罗贯中之所以尊刘贬曹,只因为他一心向往正统。
    要知道,元末明初也是一个正统与蛮夷激烈较量的时代。
    元灭宋得以统治中国,可汉人历来从内心深处对于蒙古族的蛮夷统治极度不满,希望早日恢复正统,罗贯中自然也不例外。
    元朝的统治,前后不到两百年。
    在其统治期间,暴乱和起义不断,元朝几乎不得安生。
    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重要一点就是实现正统梦。
    无论是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看《三国演义》电视剧。
    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主观倾向,即拥刘反曹,维护正统。
    罗贯中极力塑造刘备一方人物的忠义,宽厚与坦诚。
    而曹操一方人物的奸诈虚伪,尔虞我诈与相互利用。
    因为刘备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代表的是正统。
    曹操祖上世食汉禄却想谋取帝位,无视大汉正统。
    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的剧情,可以说是把这种倾向表现到极致。
    王朗之所以气到坠马身亡,诸葛亮言语刻薄狠毒只占其一。
    更重要的是王朗乃汉朝旧臣,其内心应十分惧怕别人骂他无视正统,背叛朝廷,不忠不义。
    罗贯中维护的正统,不仅希望广大民众心向往之,更要让反叛正统的人畏惧害怕,从而弃暗投明。
    罗贯中还通过对君臣关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向往一种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每当曹操出现时,总是有一大帮文臣武将跟随。
    曹操一本正经,文臣武将正襟危坐,场面拘谨威严,等级严明。
    而当刘备出现时,则大多只与诸葛亮等少数人在一起。
    并且有说有笑,十分放松。
    罗贯中有意通过这种情景对比,来表达自己对正统之下亲密无间的君臣关系的向往。
    而《三国演义》对刘备与属下相处模式的描述,更是将这种向往之情表露无遗。
    所以不管从维护正统的角度考虑,还是向往君臣和谐关系的角度考虑,罗贯中这才选择尊刘贬曹。(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