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灯塔启示
第516章 灯塔启示
电影的节奏,从来都是起起伏伏才有意思,平铺直叙,一马平川,总少了那么一些趣味。
所以在团队集结完毕,历经最初的顺遂时光后,“晨光”项目恰似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大海上的船只,很快便撞上了暗礁,陷入了困境。
在漫长的半年里,陈昂和丁仪如同不知疲倦的苦行僧,一头扎进查阅典籍、核算数据、设计实验的无尽海洋中。
每一次满怀期待地开展试验,收获的却总是令人沮丧的失败。
日子一天天过去,窗外的树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他们的面容在高强度的工作与接连不断的挫折中,迅速变得沧桑起来,原本光洁的下巴上,也冒出了一层短而杂乱的胡须。
林云作为整个项目的掌舵人,压力更是如山般压在她的肩头。
团队每运转一天,便如流水般消耗着大量资金,更别提那价格不菲、犹如吞金巨兽般的实验设备与材料了。
长时间的操劳与精神上的高度紧绷,让她的神色也憔悴了许多,原本明亮的双眼如今也布满了血丝,透着深深的疲惫。
“不行,这个数学模型完全错误!这儿的数据对不上,那儿的推导逻辑也有问题!”
陈昂满脸焦虑,双眼布满血丝,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文件。
“这已经是我所能构建出的最契合模型了!我反复验证过无数次,计算过程绝无差错!”
丁仪涨红了脸,额头上青筋暴起,不甘示弱地大声反驳着,为自己耗费无数心血得出的成果据理力争。
“可在这次的实地观测中,球状闪电的实际表现与你模型预测的简直是天壤之别!你知道吗,就因为这个偏差,一架直升机在现场坠毁,机上的士兵全部牺牲了!”
陈昂猛地站起身。
“那你想让我怎么办?数学是严谨且不会说谎的,我敢拿我的学术声誉担保!你怎么不反思一下,是不是你们的观测手段、记录方式存在漏洞!”
丁仪也霍然起身,双手紧握拳头,与陈昂怒目而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愈发浓烈,仿佛下一秒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够了!”会议室里,林云用力一拍桌子,巨大的声音瞬间打破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陈昂和丁仪这才如梦初醒,停下了争吵,各自坐回座位上。
他们心里都十分清楚,对方其实并无过错,但数十次的失败就像沉重的巨石,一块一块地压在他们本就疲惫不堪的精神世界上,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无比紧绷、焦躁。
这场激烈的争吵,不过是他们在巨大压力下,寻求释放的无奈之举。
“我这边的资金储备,还能勉强支撑团队运转三个月,你们俩别再纠结这些无谓的争执了,全身心投入研究,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林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而坚定,安抚着两位情绪激动的科研骨干。
“那三个月之后呢?”丁仪目光如炬,直视林云,抛出了这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敢轻易提及的尖锐问题。
林云沉默了片刻,随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略带苦涩却又坚定的笑容,轻声说道:
“就算到了那时,项目也不会立刻被撤销,无非就是削减经费罢了,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想出办法渡过难关的,放心吧,这个项目我绝对不会像之前一样放弃了。”
陈昂和丁仪是否真的能放下心来,旁人无从知晓,但在夜晚的基地,许多人都辗转难眠。
而当他们透过宿舍窗户,望向外面宽阔的闪电试验场时,便能看到丁仪烟斗上的小火星,一闪一灭。
在黑暗中,它孤独地闪烁着,恰似他们在困境中苦苦坚守的那一丝渺茫希望。
时光飞逝,眨眼间镜头切换,又是两个月过去了,这次林云和陈昂带领着研究团队踏上了一座位于南海的海岛。
气象部门精准预测,这里即将迎来一场大规模的雷雨,他们此行的目的,便是捕捉那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比不上你们专业。但我心里清楚,老丁为了这个项目,真的是拼尽了全力,全身心都扑在上面。”
林云一边整理手中的资料,一边对身旁的陈昂轻声说道。
“我没说丁仪有问题,只是这球状闪电的研究难度超乎想象,一次次的失败,难免让人有些灰心丧气。”
陈昂叹了口气,他和林云并排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不远处,团队成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架设着各种观测和实验设备,并将它们牢牢固定,以防被即将到来的台风无情卷走。
至于众人的头顶上空,浓重的黑云如同汹涌的黑色浪潮,压得极低,仿佛触手可及。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寂静,平日里叽叽喳喳、喧闹不已的海鸥此刻也不见踪影,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暴风雨,要来了。
“而且要是连老丁这样顶尖的物理学家都无法解决球状闪电的基础模型问题,国内还有谁能做到呢?”
陈昂颇有些无奈地看着远方波涛汹涌的大海,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这时,一束光从他身后射来,照亮了因暴风云而显得昏暗无光的海面,那是岛上的一座灯塔。
在黑暗中,它孤独地伫立着,散发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宛如黑暗中的希望之火。
“还有你啊!
当初在泰山山顶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感觉你很特别。
这样的你,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
林云突然转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陈昂,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期待,她的声音清脆而有力,仿佛一道温暖的阳光,穿透了陈昂心中厚厚的阴霾。
陈昂愣住了,一时间竟呆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应。
而当林云那纤细却布满薄茧的手轻轻放在他掌心时,陈昂只觉头脑中轰然炸响,仿若一道惊雷在耳边炸开,震得他心神激荡。
不,真的是天上的雷炸响了!
刹那间,大雨如注,狂风呼啸,豆大的雨点如子弹般砸在身上,生疼生疼的。
陈昂等人赶忙躲进了岛上坚固的哨所,哨所外,雷霆轰鸣,狂风裹挟着暴雨肆虐,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摧毁。
陈昂等人紧盯着数台监控装置,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错过那可能出现的球状闪电,紧张的气氛顿时在狭小的哨所内弥漫开来。
这个过程中,也不时有监控设备被狂风摧毁,好在他们布设前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些,每一处都有富余的设备。
终于,一名同事激动地指着其中一个显示器,声音因为兴奋与紧张而尖锐起来:“在那儿!”
陈昂等人迅速根据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锁定了那颗半径足有40cm的橘黄色火球。
它时而在空中肆意翱翔,如同一位自由不羁的舞者,在狂风暴雨的舞台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魅力;时而贴着地面飞速滑行,像一道神秘的光影,转瞬即逝;时而又绕着礁石悠然转圈,仿佛外界的狂风暴雨与它毫无关系,自在而洒脱。
而当暴风雨的威力稍有减弱,穿戴好装备的陈昂几乎是第一个冲了出去,顶着狂风暴雨,朝着球状闪电所在的方向奔去。
他的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有些单薄,却又无比坚定,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殊死较量。
“小心危险!”林云在他身后大声呼喊,声音却很快被风雨无情淹没,陈昂仿若未闻,以最快的速度和同事们赶到了球状闪电出没的地方。
可当他们才刚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那橘黄色的火球便如同脆弱的肥皂泡一般,“啪”的一声消失在了空气中,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心失落与沮丧的众人,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前方。
又失败了。
这次他们仅仅拍下了一些球状闪电的影像资料,原本计划的实验项目一个都没能完成,那些精心准备的设备、耗费无数心血的方案,在这转瞬即逝的神秘现象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跟在后面的林云看到陈昂落寞的背影,连忙走上前去,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道:
“没事,气象部门说过两天还有雷暴,我们在岛上等着,机会总会有的,至少这次也没白跑一趟。”
陈昂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转身往回走,他的脚步沉重而缓慢,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疲惫与失落。
回到哨所住处时,天色早已漆黑一片,屋外风雨依旧未停,只是雷声不再密集,但偶尔传来的几声闷响,依旧让人心情烦闷。
陈昂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索性拉开窗帘,望着外面岛上那座灯塔,希望它那有规律的亮灭能让自己平静下来,进入梦乡。
在那昏黄灯光的闪烁中,他的意识渐渐模糊,开始发出轻微的鼾声。
但突然,他猛地惊醒,一下子坐了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什么惊人的秘密,随后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光着膀子就跑出房间,敲响了隔壁林云的房门。
“林云,回去,马上回去!”陈昂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急切。
“干什么?”林云睡眼惺忪地打开门,一脸疑惑地看着陈昂,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失态,“不是等两天之后的雷暴吗?”
“当然是研究球状闪电!我刚刚想到了一个关键线索,可能会对我们的研究有重大突破!”陈昂双眼放光,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你认为,球状闪电的存在和电磁能量无关?”基地会议室里,面对着一脸激动的陈昂,丁仪冷静问道。
“是的,我们之前或许都走上了岔路,总希望能设计出一个方程式,搞出一个数学模型,来解释球状闪电现象,但直觉告诉我那不是真的。”
陈昂声音高亢,眼神明亮,仿佛找到了通往真相的钥匙。
“确实,它那能量释放的选择性和穿透性,的确不是传统物理理论能够解释的。”
丁仪点点头,认可了陈昂的观点,同时也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我们应该放开自己的想象,抛弃固有认知,”陈昂情绪高涨,一边比划一边说道,“为什么球状闪电就一定是‘闪电’构成的呢?它是不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一种结构?”
“你是说……闪电只是点燃或激发了它?”丁仪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反应过来,紧接着说道,思维的火在他脑海中不断碰撞。
“是的,就像电流点亮了电灯,电灯本身是早已存在的,只是它平常不亮罢了!”
陈昂打了个生动的比方,试图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他的想法。
“这……”丁仪吸着烟斗,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愈发深邃,“好吧,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目前我们发现的球状闪电,大多数都是伴随着自然界的闪电出现。”
“好!看来我们的项目,总算是能有一个突破口了。”
林云这时也插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她的思维敏锐,迅速跟上了两人的节奏。
“如你所说,我们之前发现的球状闪电,与产生它们的气象参数根本就没有关系,只是因为那种结构正好在那,所以被激发了!”
“是的!没错!”陈昂和丁仪一齐点头。
“那么以前研究的误区就很明显了:不应该试图‘产生’它,而是去‘找到’它!‘捕捉它’!
这就是说,我们之前的实验也是错的,在模拟雷电时,关键不在于闪电本身的性质、结构和强度,更不在于磁场和微波之类的外加因素,而在于使闪电覆盖尽可能大的空间!”
林云越说越激动,陈昂二人也和她一样。
“那我们下一步该干什么呢?”
林云看着两位激动的伙伴,提出了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建立一个闪电阵列!”
陈昂兴奋地提议道:“就用你们新概念之前研制的那种闪电武器作为闪电发生器。”
丁仪这时已经下意识开始了计算,嘴里念念有词。
“如果是用那个的话,要想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面积最好是不小于25平方公里,按照单个覆盖面积来计算,就要在这个区域内安装1千多个闪电发生器,才有可能捕捉到球状闪电结构。”
“那就涉及到钱的问题了。”
林云瞬间蔫了下来,刚刚的兴奋劲儿一下子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