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转守为攻
“草他妈的小鬼子,我让你们来,滚回你日本去!”
坦克机枪手调转枪口,对着那些企图探头射击的日军扫射;
而跟坦克配合的步兵,则是在日军反击开始的同时,就自行拆分成了无数战斗小组,交替掩护前进。
可就在步坦协同,以绝对碾压的方式继续推进时,在进行部份后撤的日军突然调整队形,将若干名掷弹筒手布置在冲锋线上,阵地在迅速架设。
“老高,先干他们掷弹筒!”
就听一个领头的连长赵磊对着身后的机枪手怒吼。
由齐齐哈尔兵工厂装配的轻型机枪二九式,是由老毛子设计师捷格加廖夫研制。
其采用圆盘式供弹具,这种设计使得弹药装载更为便捷,同时也增加了弹容量;
另外,对比传统的轻型机枪,二九式不仅杀伤力巨大,且操作更稳定,后坐力也更小……于是在姜诚所属的部队中广泛装配,并且在多次训练中表现出色。
这回算是二九式首次以实战形式登场:这位被唤作“老高”的士兵,立刻端起了手上的枪,以最快速度跑向正前方。
靠着坦克做掩体,老高立刻瞄准那些炮手——膛口顿时迸发出火焰,子弹划破弥漫的硝烟,在这血肉横飞的黑土地上激起一串串尘泥。
一个日军掷弹筒手应声倒地,但很快就有替补补上。
“轰!”
一发掷弹筒炮弹在坦克推进群中炸开。
赵磊感觉耳朵嗡嗡作响,碎石和泥土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医务兵!这里有人受伤!”
“快送弹药上来!干死这群狗日的……”
“王八犊子小日本我日他娘。”
喊叫声此起彼伏。
赵磊抹了把脸上的血水,继续指挥他的分队战斗。
由坦克组成推进组尽管势不可挡,但鬼子也分明较上了劲玩命。
新民外的关东军是甲级师团之一,论战斗素养和装备,绝对是一等一的优秀。
果然,在步坦协同第一轮凶猛的进攻下,日军虽极不适应,却在不断的撤退还击中调整打法。
尤其是他们在新民附近驻扎多日,必定是做好了充分准备。
果然,在掷弹筒的掩护下,日军在重新整理队形,而且他们的炮阵也在整理队形,分明预备还击了。
高文胜知道鬼子必然会抓住飞机轰炸的时间差,利用大炮轰击推进的坦克部队……至于大炮会不会伤及他们自己人,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在这种装备和战法碾压的时刻,穷凶极恶的鬼子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反击。
“报告高长官,吉林空军飞鹰大队路怀安发来电报:其二中队可前来增援新民!”
高文胜乐得一拍大腿:
热河的空军算短板,新民这边的主攻和锦州的防御战,都对空军形成了不小的压力。
姜兰轩布置新民主攻任务时,告知高文胜空中提供的火力间隔时间过长,他还正担心鬼子有可能趁着空档反击,这边路怀安便告诉他可以提供支持。“飞澜,这份心,老叔可记着了!”
在通过电台告知路怀安他们需要空中支持后,高文胜默念一声,旋即对装甲部队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而这边日军的炮阵也发起了齐射,炮弹同时落下,在空中划出一道又一道的炮火弧线。
交火点爆炸此起彼伏,主攻的东北军被炸够呛,但因为双方正在作战,其实早就纠缠在一起;
日军的炮火齐射,也把他们的人“捎带”上了,爆炸中还有日军的惨叫声不断传来。
战斗在继续,随着东北军的推进,吉军的空中支持也到了。
连天的轰炸以及机枪扫射,让对空武器缺乏的日军损失极大,大炮被炸得七零八落,到处是与碎肉无异的尸体……阵地上,已经有人开始逃命了。
溃散一旦开始,混乱便难以控制了。
从炮阵,到前阵的步兵,大溃逃很快开始了。
发现日军不敌并开始逃命,高文胜唇角微勾露出几丝笑容,马上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远处,坦克正在集结。天上还有空军编队呼啸而过,钢铁洪流缓缓推进,碾碎一切阻挡在前的障碍。
坦克群发出冲天的轰鸣,履带卷起地面的尘土。步兵们旋即按照推进的阵型,呈散兵线紧跟其后;
抵抗越来越弱,东北军突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而这次,溃不成军的成了日军,随着阵线前移,日军的防线逐渐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坦克和步兵相互掩护,步步紧逼,日军的抵抗越来越弱。
“传达下去,继续突破,把这些狗日的统统干掉!”
高文胜下达总攻命令的同时,集结在四平以及集安的东北军,也都先后突破了日军的防线。
东北军骤然从守转为攻,令猝不及防的日军节节败退。
本土倭皇和军部惊诧莫名——从柳条湖的那一声爆炸,到后来接连攻破北大营和奉天城,他们打得一直顺风顺水。
在这些侵略者眼中,东北,乃至整个关外就是待宰的羔羊,只有一路被他们推着抽脸的份儿,哪里有还击的道理?
现在不仅还击了,而且还是多地一起还击……最可怕的是,所有的还击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形式:
东北军像是一群憋了太久的凶兽,从扑出的瞬间便开始张开尖牙利齿,所过之处根本是寸草不生。
在关东军接连颓败的第二天,奉天关东军总部便传出消息:
武藤信义接替上原勇作,成为新一任关东军总司令。
而这位因战败而下野的司令官,在离开办公室没多久,被人发现陈尸在住处,腹部开了个大口子,手上还握着家传的菊军刀。
他剖腹自尽的消息传到前阵,被打的节节败退的上羽明城也想自杀。
可他明白,就算现在自杀,因为把仗打成这样,军部以及天诛的那些分子,多半也不会饶过自己的家人。
与其这样,还不如叛至东北军,兴许能给自己求一条活路。
于是在这种心思作祟下,上羽明城以个人的名义,偷偷给身在四平的姜诚去了一封密电。(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