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482.第482章 当之无愧

      第482章 当之无愧
    宋锦以前行商用假身份示人,是忌惮于仇家,这几年她再没有遮掩,光明正大的做事。
    开始受到某些古板的人质疑,说她一介妇人,不该抛头露面,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可也有一些支持的声音,说她本就可以安享富贵,却心系天下百姓,不辞辛劳地投身于民间医药等,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对于大夏朝来说,这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开始仍是争议不断。
    直至明武帝知道后,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加赞扬,还称赞宋锦不愧是小太子之母,就是不同凡响,还说她怀瑾握瑜、高风亮节,是天下女子当之无愧的楷模。
    皇帝金口玉言,无疑是极大限度地抬高了宋锦!
    一时之间这些话就传开,再没有人敢质疑和批判宋锦,而明武帝一番话,甚至传得越来越广,连带宋锦的事迹,一起被人编成歌谣,几乎是传遍了整个大夏。
    同时小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跟着水涨船高。大多数人觉得小太子有宋锦这样的母亲,其品德必然不差。再加之有秦驰这个堪称天下读书人典范的父亲,十有八九不会是庸才,令无数人都觉得大夏朝未来可期。
    说来就是有一点奇怪。
    论到与宋锦关系最密切的人,莫过于秦驰,然而在宋锦的事情上,谈论起秦驰的人不多,后来有人好奇查了查,发现背后有秦驰的手笔。
    秦驰甘愿给妻儿当绿叶,一直不求回报地铺路,让一些看不惯他的人,有些猜不透他的意图。
    然而经过了四年。
    无人再觉得宋锦配不起秦驰。
    有人还说,他们天生就该是一对。
    宋锦此时正打着算盘。
    盘算着今年的账目。
    木婷翻了翻帐目,“今年又亏了,不知何时才能盈利?”
    “快了。”
    宋锦合上账本。
    名与利,相辅相成。
    木婷在一旁帮忙收拾。
    等宋锦累得背靠在椅背,拧着眉心之时,木婷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事,随口说道:
    “东家,说来奇怪,这个月京城那边没有来人。”
    “嗯?”
    宋锦拧眉心的动作一顿。
    木婷将一摞账本收好,“以前月中就会有书信送来了,现在快要到月底了也没个影儿。”
    木婷不提起,宋锦还没有留意到此事。
    每月至少会有一封信,有时会三四封。现在一个月有余,竟然没有一封信?
    这是几年来从未有过的。
    宋锦想了想,便道:“一次没信不奇怪。可能是秦大人最近正忙,没有时间写信,也可能是信在路上耽搁了。”
    “大概是吧。”
    木婷也是这样想的。
    二人出了铺子。
    坐上马车回府。
    一路上,宋锦心神不宁。
    回去见到小儿子端端正正坐在一张小桌子前,乖乖巧巧的练着大字,一旁是她的老父亲宋宽,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旁喝小酒。
    悠闲自在得不行。
    当了富家翁几年,小肚腩都养出了。
    “娘!您回来了!”
    练字的小男孩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开口叫一声娘亲的时候,还趁机想放下笔起身。
    宋锦一眼看穿他的意图,“秦临骁,少耍小聪明,字没有写完不许起来。”
    “我就是见了娘亲,一时高兴得忘了。”
    五岁大的小男孩长得秀气,据秦家人说,他像极了秦驰小时候,但也只是长得像,性子完全不像,说秦驰小时候很乖巧安静,没有他的活泼好动。
    按宋锦的说法,不要说小模样像极了,那性子更像,都像是长了八百个心眼子,一时没盯着就会给你玩出样儿来。
    小临骁又仰起小脸,小嘴跟抹了蜜似的道:“娘累不累呀?儿子去给您倒碗茶好不好,每天娘都要干那么多事儿,真的好厉害呀,您真是天底下最最厉害的娘亲了!”
    宋锦扬了扬眉,“坐好,认真写你的字。”
    “好吧。”
    又失败了!
    小临骁只能继续板起小脸写字。
    旁观的宋宽乐呵呵的瞅着,这样的戏码在小外孙启蒙后,时常就会来上一回。
    宋锦坐到宋宽对面。
    随后丫鬟端上微温的茶水。
    宋锦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等喝了小半碗后就没喝了,仅是端着茶碗微微出神。
    宋宽问道:“今日遇到事了?难道是账目出了问题?”他知道女儿今天去盘账。
    “没有什么。”
    宋锦说出觉得不妥,便又打哈哈道,“账目又是亏损,换哪个生意人心情会好,是不是?”
    “这有什么?”
    宋宽又不以为然道,“闺女呀,你不是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吗?头几年投入大,就是钱赚个吆喝。我让你把书明码标价,不赚钱也要收个成本回来,可你非要免费送人。现在好了,心疼了吧。”
    宋锦知道父亲误会了,却没有去解释,或许说这是她有意的引导,“也不仅这事。”
    “还有啥事儿?”宋宽好奇。
    “我在琢磨着要不要开个女子医馆。”宋锦走南闯北,见多了女人的处境艰难,“上个月我路过一处小镇,亲眼目睹了一名妇人跳河自尽。只因病痛缠身,婆婆和丈夫不准她去求医,她就想着以死来求一个解脱。”
    当时宋锦听到了旁人谈论。
    是妇人的夫家不许她去看病,把小病拖成了大病,原因竟然是镇上的大夫皆是男子,妇道人家不允许和男子接触,要守什么男女大防,好似妇人去看病就失了清白一般。
    宋锦当时内心听了五味杂陈。
    后来又得知整个小镇的风气皆是如此。
    这妇人并不是个例。
    宋锦之前做事虽说是利国利民,但不能说没有私心在里面。起码她想过事成了,能够给宋家添一层保障,能帮大儿子坐稳太子之位,同时自己不至年华虚度。反而此时提出开女子医馆,心思就纯粹多了。
    宋宽问道:“你想怎么做?女子当大夫的不多。”
    “没有我就自己养出一些,可以先学习景老那本医书,通俗易懂。至于人选上,可以去牙行里挑选,以孤女为主,等人培养出来再送去药铺,让掌柜的专门整出一个隔间,只给女人看诊。门口处再挂个男子禁入的牌子……”
    “这不是个好买卖。你该知道穷人命贱,穷苦出身的女子更甚,不要说她们身上没有几个钱,就是她们真病了,她们的家人也不一定舍得钱给她们看病。”宋宽知道不是没有人想过专门开女子医馆,只是最后都会不了了。
    宋锦双眸平静而淡泊,“没关系,我不是为了赚钱才开女子医馆,只是想开了就开。”
    “那行吧,不管怎么样,爹都会支持你的,缺钱就来同我说。”宋宽无所谓的说道。
    宋锦面露微笑,“那我先谢过爹。”
    “哎,客气个啥。”
    宋宽摆了摆手,顿了顿,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对了,这个月京师怎么没个消息呢?”
    宋锦沉默。
    宋宽正了正坐姿,倾身向宋锦,小声询问:“闺女,难道是出事了?”
    “可能是路上耽搁了。”宋锦没有想到绕一圈还是这事。
    宋宽没有再问。
    但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