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756章 播出

      第756章 播出
    “行了,《悬崖》马上开播,我可没闲工夫跟你瞎扯,说了你也不明白。”
    妻子顿了顿,又补充:“除了写小说,你还会干啥!”
    龙一杵着下颌,听到这话,怒目而视,暗自腹诽,到底是谁不懂?
    不过他也只敢在心里发发牢骚,赶在妻子目光扫来之前,迅速把视线转向电视屏幕。
    却不料,《悬崖》的第一个镜头,一股冷峻凛冽的悲怆感扑面而来,让他震撼不已。
    镜头采用俯拍手法,自高空缓缓而下,显然是借助了直升机进行拍摄。
    雪原一望无际,积雪覆盖大地,将一切染成银白色,宛如仙境,树木枝条上挂满冰晶,形成晶莹的雾凇、雪凇.
    伴随着呜呜的鸣笛声,以及升腾而起的白气,一列散发着狂野机械美感的蒸汽火车,从林间缓缓驶过。
    霎那间,龙一觉得自己似乎被带入一个梦幻的冰雪世界。
    “厉害啊!”
    作为《潜伏》的原作者,无论网上如何分析比较,他始终觉得在谍战剧领域,《潜伏》是难以撼动的巅峰之作。
    都说《潜伏》》投资有限,制作水准不高,画面粗糙,人物穿着朴素,镜头语言传统,很多时候需要依赖旁白来交代主角的心理活动。
    可他偏偏觉得,这种粗糙美,更符合那个年代。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悬崖》的优秀,剧情尚未展开,就已经展现出电影般的质感,让他恍惚间仿佛置身电影院观看商业大片。
    “哇,好美,也不知道这个镜头是在东北哪里拍的,老李,以后咱们也找个时间去东北旅游吧。”
    妻子在一旁自言自语,又忙否掉该想法:“不行,那边太冷,零下几十度,我受不了,还是算了。”
    龙一原名李鹏,他没有回答,靠着沙发,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剧情上。
    1938年11月26日,在去往哈尔冰的火车上,广播里播报着国民党内部渐现分裂趋势。
    陆远饰演的周乙出现在镜头里。
    《潜伏》中余则成低调、斯文,小心翼翼的游走在敌人间。
    《黎明之前》中刘新杰对任何事情满不在乎,总是摆出一副玩世不恭、潇洒随意的姿态。
    与前两位相比,陆远饰演的周乙堪称大变样。
    气质内敛而沉稳,眼神坚定,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场,乍看上去,如同磐石。
    周乙擦拭着自己的墨镜,与坐在他对面来自香江的男人对视。
    他的眼神平静如水,让人看不出半点情绪波动。
    桌对面的眼镜男,对周乙的特务,以及“满洲国”这个称号嗤之以鼻。
    周乙喜怒不颜于色,只用淡漠的眼神,以及缓慢的语气提醒他,知识分子需谨言慎行。
    龙一看眼身侧,见妻子目不转睛,心中不由发酸。
    他抽了张纸巾,调侃:“来,口水擦擦。”
    妻子下意识接在手里,微微抬手,怔了怔,随后给了他一记白眼。
    “当我是上高中犯痴的小姑娘。”
    “为什么不可以,你在我心里永远都是十八岁的小姑娘。”龙一学着网上的话术,顺势就撩了回去。
    妻子愣住,用狐疑地眼神打量他数秒,末了往他下半身瞟了瞟。
    “老李,你在我心里同样十八,不过……也就剩下一张嘴还算能说了。”
    “你!”
    龙一在心底骂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人身攻击是几个意思,同时略觉郁闷,这和网友讲的不一样啊。
    妻子没管他,盯着屏幕里的陆远,由衷欣赏。
    “周乙这套造型很不错,和《来自星星的你》中的帅不太一样,不单单是长相问题,而是那种洞悉一切、深藏不露的特务范儿,以及一种说不上来的优雅气质,我觉得周乙很可能是谍战剧领域的又一个经典形象.”
    龙一无法忍受她的碎碎念,猛地站起身来。
    “嘛呢?”
    “和你挤着太热,换个位置。”龙一说着,大步流星地走到另一张沙发前,一屁股坐下去。
    妻子呵呵一笑:“是么,我还以为你要去厨房呢。”
    “去厨房干什么?”
    “我闻到一股酸味儿,要不你去厨房看看,是不是醋瓶的盖子没盖紧。”
    “懒得理你。”龙一再次看向电视屏幕。
    画面一转,宋嘉饰演的顾秋妍出现。
    她正在接受新的任务,以周乙夫人的身份协助周乙潜伏。
    周乙是资深的地下党工作者,在哈尔冰警视厅特务科工作。
    现在组织急需在哈尔冰增设一部电台,而会发电报的顾秋妍成为最佳选择。
    不过保险起见,按照上级交代的信息,顾秋妍除了知道任务对象的名字叫周乙并戴一副墨镜外,其他一无所知,更别提照片。
    两人按照指示在火车站见面。
    火车上,知识分子被周乙另外两个特务同事抓住,抓捕过程中,周乙的墨镜被踩坏了。
    当火车到站的鸣笛声响起时,龙一在心中不可避免的替两人捏了把汗。
    唯一用来辨别身份的东西坏了,接下来剧情会怎么展开,四周全是特务,一个不经意间地动作或者对视,都有可能暴露彼此的身份。
    于顾秋妍而言,周乙是谁?长什么样?她完全没有概念。
    她虽是特务,但属于技术人员,没上过一线,地下工作经验相当匮乏,同高彬等老油条站在一起,好似狼群里混了头哈士奇。
    周乙同样忧心忡忡,但凡顾秋妍稍有差池,他这个“丈夫”也难逃干系。
    “会不会当场被识破,《黎明之前》里刘新杰卧底的身份就是在第一集暴露了。”
    妻子蜷着腿,紧张兮兮的指着屏幕:“还有这个特务头子高彬,眯着眼睛,动不动用余光打量人,很明显就是个奸诈狡猾的坏东西。”
    “应该不会。”龙一思考片刻,摇头笑道:“如果真的被识破了,还怎么往下演,周乙的身份被怀疑倒是有可能。”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龙一所料。
    周乙的墨镜被踩坏了,不可能再戴着,只能拿在手上。
    下车后,他眼睁睁看着顾秋妍朝另一个戴着墨镜的同事走去,急忙率先开口叫住了她,这才没有露馅。
    可顾秋妍的举动还是被高彬的妻子看在眼里,自然也引起了高彬的怀疑。
    “.”
    两个小时左右,《悬崖》前两集结束。
    “呼!”
    龙一取下眼镜,揉了揉干涩的双眼。
    《悬崖》前两集叙事节奏舒缓,内容铺展并不繁杂。
    第一集着重点在周乙与顾秋妍的初次会面,以及以高彬为首的特务群体对二人的反应。
    第二集则是周乙和顾秋妍日常相处的细枝末节,从两人如陌生人般的疏离起,徐徐展开。
    龙一挠着下巴,在他看来,《悬崖》具备了电视剧收视率注定不会好的重要元素,慢。
    这是一部节奏极其缓慢的谍战剧。
    与《黎明之前》和《潜伏》相比,《悬崖》前两集的冲突不够强烈,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
    优点是姜韦在镜头上可谓煞费苦心。
    例如第一集中,刚见面不久的周乙和顾秋妍在家中谈话。
    进屋后的首个镜头便是大全景,画面持续十来秒,镜头几乎静止不动,随后才缓缓拉近。
    在许多观众眼中,无疑是导演故意拖慢节奏、凑时长的表现。
    但身为编剧的他,算半个行内人,深知这并非所谓的拖节奏。
    而是电视剧领域中费力不讨好的深层次镜头语言表达。
    大全景,且是远景。
    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顾秋妍对周围环境的不信任、不安全以及孤独感。
    紧接着,镜头极为缓慢地推进,暗喻着两人关系从最初的疏远,开始极为缓慢地靠近。
    类似的有不少。
    第二集中,周乙察觉到院子里有人,便出门查看。
    此时镜头的视角并非以周乙为主,而是以环境的视角呈现。
    灯光率先亮起,周乙才走入画面。他是进入这个环境的人,环境成为主导,他既被镜头所观察,也被环境审视,同时也被观众注视。
    这种大全景的展现方式,一直持续到他走进车子,慢慢掀起后备箱,镜头才给了一个手部特写。
    前两集的镜头切换非常少,节奏非常缓慢。
    但是对环境的神秘、不安全的塑造,以及人物在其中的警惕,孤独……都通过镜头语言展现的淋漓尽致。
    可正是如此,龙一也愈发担心。
    因为观众不懂这些,绝大多数观众心态是浮躁的,他们渴望感官上的刺激,迫切的需要剧情快速推进。
    近年来,粗制滥造的狗血剧收视数据不断攀升,多多少少与此有关。
    所以,龙一打心底觉得姜韦和陆远等人的胆子很大。
    在快节奏的电视剧市场环境下,反其道而行之,拍摄一部节奏缓慢的作品。
    毫无疑问,《悬崖》是一部好片子,但龙一心中仍存担忧。
    观众会不会买账?
    “你怎么了?”妻子见他愁眉不展。
    龙一如实回答。
    “哈?皇帝不急太监急。”妻子笑出声。
    “我承认你说的有道理,但你是不是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主演!”
    龙一猛地一拍脑门:“对啊,换一个人主演,观众或许早就失去耐心,但陆远主演,观众的忍耐度肯定会高很多。”
    他沉吟数秒,掏出手机,想看看网上关于这部剧的报道。
    夸赞的人很多,画面精致,陆远演技精湛,周乙是最有腔调的特工。
    “刚看完电视剧《悬崖》前两集,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戏,就是能不能快点,真想一晚上全看完。”
    “哈尔冰雪景好美,我决定了,寒假和父母去哈尔冰旅游!!”
    “妈呀,周乙可太有魅力了,说实话,余则成和刘新杰我都没太大感觉,唯独这款我好喜欢。”
    “顾秋妍蠢货,猪队友一个!”
    龙一默默翻着,不出所料,他也看到了许多质疑声,尤其是针对节奏问题。
    “天呐,前两集说了个啥?”
    “感觉这部谍战剧很难啃的样子。”
    龙一不确定是不是水军在故意带节奏,想了想,他也发了一条博文。
    “常见的谍战剧分为两种,一种是枪声隆隆、飞檐走壁的动作式谍战剧,一种是我方高大威猛,敌方阴险愚蠢的冷战式谍战剧。”
    “近年来为了收视率,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这两种模式愈发狗血套路。不能盲目的怪编剧,在狗血带来收视率、收视率带来广告的今天,为了温饱,大伙只能如此。”
    “我曾数次批判电视行业克隆成风、狗血横行,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自己对国内的谍战剧感到失望。但《悬崖》不一样,打一开始就走了另一条路,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勇气。”
    “无论是否由陆老师主演,我都由衷希望《悬崖》这类慢节奏的剧,能被更多观众喜欢和接受,至少可以告诉电视行业,创新依旧是硬道理,好好拍戏依旧不怕被埋没。”
    “.”
    陆远简单浏览一圈网上关于《悬崖》的消息后,将手机息屏。
    好坏皆有,他并不在意,数据要明天出炉,现在说什么都太早。
    且才两集,现在就下定论,还早的很。
    实际早在《悬崖》剧本尚处于大纲阶段,姜韦便找圈内知名编剧提建议。
    许多人觉得这部剧非常冒险,要么大成,要么大败。
    可陆远和姜韦都不觉得。
    姜韦坚信这部剧一定能成,因为不是所有观众都喜欢俗套。
    喜欢《潜伏》和《黎明之前》的那群观众,他们是有鉴赏力的。
    况且,姜韦觉得培养观众的鉴赏力,他有一定的责任。
    陆远的想法则是,剧情偏“爽”的《潜伏》他演过,快节奏强冲突的《黎明之前》他也演过。
    再让他重复,太没挑战。
    不如平下心来,拍一部更贴近现实的谍战剧。
    如果说《潜伏》让人看了跃跃欲试,觉得我上我也行,那么《悬崖》的目的就是让观众对那个年代感到畏惧。
    闭眼休息间,车子缓缓停下。
    他庄重的将身上黑西装稍作整理,才推开车门。
    前脚落地,便见宁昊火急火燎的冲了过来,脸色不大好看。
    陆远目视前方,拍了拍他的肩膀,小马奔腾的李总出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