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90章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青铜大炮的威力

      “唐军不顾山河险阻,抵时强攻。出乎我意料。”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已知天可汗的纛旗在克孜勒乌赞河东面。
    他以防守之阵,料定唐军万里远征,后勤迟早崩溃。
    只要他们坚持住,就可反败为胜。
    届时,他们反攻波斯王国,收复河中,指日可待。
    不过唐军似乎对自己的战力十分自信,天可汗到来没多久,就进行反攻。
    “十几年前,我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李瑄擅长利用骑兵,在长途奔袭和运动突袭之中,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故而我们一败涂地!”
    “现哈里发汲取过往的教训,宁可放弃一些疆土,也要让唐军骑兵难以发挥,逼他们与我军进行攻坚战。我们作为守卫的一方,保家卫国,不仅有山河之助,也有神助。”
    “李瑄或许明白自己后勤紧张,才决定此时强渡克孜勒乌赞河,与我们决一死战……”
    大食元帅哲温·哈霍伊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分析道。
    他觉得唐军的进攻看似冲动,实则是必然的。
    里海哈马丹战线。
    中部波斯波利斯战线。
    波斯湾巴士拉战线。
    想要打开战局,三条战线大唐总会进攻一方。
    显然,大唐选择天可汗所在的里海哈马丹战线。
    “元帅言之有理,准备布防吧!令哈马丹的守军也出城,作为预备队。如果克孜勒乌赞河失守,哈马丹城则没有丝毫意义。”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向哲温·哈霍伊吩咐道。
    准备将所有兵力,投入克孜勒乌赞河的防守之中。
    “请哈里发放心,臣保证唐军会到里海之中喂鱼。”
    哲温·哈霍伊向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保证道。
    克孜勒乌赞河流入里海,他要将唐军的血液和尸体,全部冲入里海之中。
    让克孜勒乌赞河,成为大唐的深渊。
    “大食的气运全在这里,愿安拉保佑!”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身为哈里发,向安拉祈祷。
    作为神权共和时代后的哈里发,宗教本是雄主手中的工具,但此时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却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李瑄对他带来的压力,即便是如此布置,也难以摒弃。
    ……
    克孜勒乌赞河沿岸。
    哲温·哈霍伊亲自安抚士卒,许诺重赏。
    他将克孜勒乌赞河比作“天河”,弓弩长矛立于岸边,扬言唐军绝不可能渡过。
    克孜勒乌赞河虽然不如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有名,但也是西亚地区的重要河流。
    宽阔的河流,给与一众底气不足的大食将士底气。
    他们站在河边,怒骂侵略者,以增加信心。
    有大食人在河堤的台上,跳健美的舞蹈。
    吹奏的号角,摇曳的黑色旗帜,气氛酝酿到顶点。
    反观大唐这边,神机营将士在辅助士兵的带领下,将一架架车子推到克孜勒乌赞河东岸。
    神机营统帅狄元青亲自勘探炮击位置。
    他结合李晟强渡的方位,将一百二十四门青铜大炮分三个位置。
    其中三十门放在厄尔布尔士山南麓。
    六十二门放在渡口正中央,直击大食军队最密集的地方。
    最后的三十门青铜大炮放在南方,击尼哈温城的直对方向。
    不少车子上装着一个个木箱。
    木箱内有、稻草,外部还有防水的油布包裹,密封得严严实实。
    里面都是炮弹。
    青铜大炮就位后,辅助士卒将这些炮弹依次摆放在火炮前。
    炮手们准备进行第一次实战,神态略微紧张。
    但职责所在,静心凝气后,努力校正位置。
    李瑄亲自到每一个炮兵阵地上视察,心中计算与敌军距离。
    觉得炮兵布置的位置不错。
    “将炮弹按步骤发出去,即为胜利。不用担心未命中目标,更不要有压力。你们还在学习阶段,朕也一样在学习。”
    李瑄在中部炮兵阵地,拍着一名上士的肩膀安抚道。
    “谨遵至尊的吩咐……”
    这名上士激动得难以言表。
    “诸位将士都是炮兵的先驱,大炮射向西方,是我们西征的开始,也是炮兵荣耀的开始。这是兵制升级的第一战,朕同你们一起见证……”
    李瑄又将炮兵将士聚集在一起,对他们进行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
    炮兵将士动容,更有激情去完成使命。
    直到日落黄昏时,炮兵准备完毕,只待一声令下,就可以发射。
    李瑄令将携带的牛羊宰杀,犒劳全军,明日战争即将打响。
    大食的探子已经看到密布在克孜勒乌赞河东部的青铜大炮。
    但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知道这种圆筒子是什么东西。
    他们将之禀告给哲温·哈霍伊。
    哲温·哈霍伊看后,没有将青铜大炮放在心上。
    投石车都不可能投过克孜勒乌赞河,这玩意算什么?
    ……
    一夜凝重,旭日东升。
    “呜呜……”
    唐军埋锅造饭后,点兵的号角响起。
    狄元青率领炮兵最先就位。
    青铜大炮昂然矗立,炮口怒张仿若吞天巨兽。
    然后是李晟所率领的渡河先锋军。
    他们到克孜勒乌赞河边整装待命,铠甲着身,手弩、强弩挂在腰间。
    井然有序,随时都可以登上羊皮筏和小船。
    渡河之战,火枪队并没有上场。
    因为此时的火枪队不适合在船上攻击。
    不如大唐的新式手弩。
    密密麻麻的大食士卒,涌向克孜勒乌赞河的西岸。
    在这一区域扼守大河,哲温·哈霍伊找不到任何失败的理由。
    他坚信唐军会在此头破血流。
    李瑄带着太子和燕王,以及一众文武,到达中央炮兵阵地的后方高地上,观看炮击。
    他直接向狄元青吩咐,辰时五刻,准时下令开火。
    李晟则观察河对岸大食军队的阵型,决定渡河的时机。
    “太子,你知道前方是什么吗?”
    距离炮击的时间,还有不到半刻,李瑄突然问太子李奕。
    “回父皇,是父皇发明的青铜大炮,射程能达到十里,崩天裂地。”
    李奕言语中充满崇拜,他知道神机营这种特殊兵种。
    这一切都得益于火药的诞生。
    父皇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称为华夏最伟大的发明。
    但也有诸多不解。
    造纸术和印刷术,打破世家大族的书籍垄断,使平民百姓更容易获得知识。大唐文风之盛,古代未有比拟。
    火药已经用于修路,天堑变通途。也可以绽放成美丽的烟,与万民同乐。
    更有现在的青铜大炮,火枪。
    李奕始终不明白指南针的用处。
    因为有太多东西,可以辨别方向。
    “望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高远望,方知天外有天。好好看看青铜大炮的威力,我们这个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大唐不思进取,将来敌人会用更大、更远的大炮射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百姓。”李瑄向李奕教导道。
    工业对农业,有着绝对的碾压;是否谁先行一步,谁就掌控世界?
    并非如此。
    历史上,宋代开始出现枪炮,但数百年后,却被列强轰开国门。
    要么不变,要么彻彻底底。
    为家天下,防着百姓,怕火器威胁自己的统治,迟早成为历史的罪人。
    “对面的大食人,在经典和谚语中,充满真理。一如我们灿烂的华夏文化一样,有的话语振聋发聩。”
    “这一刻真理有什么用?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见李奕处于思考中,李瑄又说出这番至理名言。
    “轰隆……”
    他话音落。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
    李奕下意识地抬头。
    只见正前方,火光如怒龙一样,从碗口大小的炮口喷薄而出。
    它从克孜勒乌赞河上划出一个弧度,射向数里外的大食士卒。
    这一炮是狄元青亲自所发,大食士卒密密麻麻的阵型,使他拔得头筹。
    炮弹携千钧之力,在一众大食士卒中炸响。
    硝烟弥漫,数名大食士卒被炸飞,残肢断臂,血肉模糊。
    那冲击波和爆炸带来的心灵恐惧,使不少大食士卒一屁股坐在地上。
    他们的脸上除了震撼,只剩恐惧!
    附近的大食士卒听到动静,仰望四周,不知道发生什么?
    他们的噩梦,刚刚开始。
    第一声炮击如同发号施令一样,三个方向的炮兵阵地的士卒,同时点燃引线。
    “轰隆隆……”
    “轰隆隆……”
    壮观的一幕,在克孜勒乌赞河上演。
    一百多道火光撕裂苍穹,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传百里。
    三个方向的炮弹,似流星赶月,直直撞入大食士卒的密集之处。
    硝烟四起,沙石飞溅。
    大食士卒没有任何对炮火的防备。
    他们连趴下都不会,直愣愣地站着。
    “轰隆……”
    一名倒霉的大食士卒被炮弹砸在身上,当场四分五裂。
    他的血液溅在同伴的身上,将一些大食士卒震瘫在地。
    有一枚炮弹落入河边长弓手的阵营中,连人带弓,一起报销。
    一些胆小的士卒扔下长弓,拼命后退。
    “噗……”
    也有炮弹有失水准,落入克孜勒乌赞河中,溅起巨大的水。
    但在大食士卒眼中,这依旧是神迹。
    还有不少炮弹落空,只是让泥土飞溅。
    但大食士卒因要防备大唐渡克孜勒乌赞河,他们的站位太密集,惨遭炮火的洗礼。
    即便有大食士卒信仰安拉,视死如归,不畏死亡。
    但他们不想面对这样方式的死亡。
    整支大食军队仿若被一只无形巨手猛力撕扯,肢体四散,惨叫不绝,硝烟滚滚升腾,让天地见证这青铜大炮的赫赫凶威。
    “安拉发怒了吗?”
    “为什么灾难会降临在我们头上,而不是指责侵略者。”
    “这不是我们的神灵,安拉快救救我们!”
    “队长成了两截,除了神没有人能做到……”
    大食士卒在惶恐之中,认为是神灵的惩罚。
    凡人不会有如魔法一样的威力。
    不少大食士卒远离克孜勒乌赞河,向西奔逃。
    将领也因畏惧逃跑,没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稳定军心。
    更有一些执迷不悟的大食士卒跪在克孜勒乌赞河旁,不断磕头,祈求饶恕。
    第一轮炮弹过后,暂时宁静。
    但炮击声在大食士卒心中挥之不去。
    他们的脑袋中,一直有“嗡嗡”的响声,和战友血肉横飞的画面。
    哲温·哈霍伊面对此情此景,手足无措。
    他和麾下一众将领呆呆地站着。
    刚才最近的一颗炮弹,距离他不足十丈。
    他看到炮弹落地的威力。
    没有头绪,他不知道该如何将战斗进行下去。
    “那火焰是从大唐阵营中飞来的……”
    站在观望台上的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看出端倪。
    这不是神迹,而是大唐的“诡计”。
    大唐有神一样的力量,更让他面色发白。
    在观望台上,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已经看到麾下队伍的乱象。
    “传令,让将士们不要害怕,是唐国在搞鬼。”
    “看,火焰已经停了,唐国的手段仅此而已。令哈霍伊元帅立刻组织士卒,抵挡唐军过河!”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当机立断,向战场传达命令。
    同时,他从观战台下来,骑上宝马,亲自来到克孜勒乌赞河畔,稳定军心。
    转瞬之间,风云突变。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必须站出来,消除大食将士对火炮的恐惧。
    他以为大唐的火炮只有一轮。
    如此威力,不可轻易施展。
    他错了。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命令还未传达到整个战场。
    大食士卒还如无头苍蝇一样,第二轮炮击开始。
    “轰隆隆.….”
    一道道火焰气流,从克孜勒乌赞河上划过。
    大唐炮兵经过第一轮施放,信心更足。
    火光不断地在大食军的阵地上炸响,造成人仰马翻,鬼哭狼嚎。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推测失败。
    即便一些安定的士卒,也因第二轮炮击,失去勇气。
    他们退离河边,丢盔弃甲,头也不回往深处奔跑。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用尽力气,不断地呼喊,嗓子都嘶哑了,却无济于事。
    这是武器第一次面世的威力,带来未知的恐惧。
    “将士们,大食逆贼被至尊发明的火炮吓得屁滚尿流,晋衔立功的时候到了,登上船筏,准备渡河……”
    李晟在第二轮炮击过后,向先锋军下达渡河命令。
    他派传令兵联系狄元青。
    第三轮炮击后,立刻停止炮击,以免误伤。
    大食军队的防线已经溃不成军。
    他相信此时渡河,必能轻易稳定阵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