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0116【拒绝征辟】
第121章 0116【拒绝征辟】
洋州书院,藏书楼。
朱铭经常来这里借书看,他发现自己记性很好,不知道是因为金手指,还是因为身体变年轻了。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在二十岁出头时,脑容量就达到峰值,此后便逐年下降,尤其是记忆相关部分。与此同时,“语义记忆”却继续增强,简单来说就是理解能力变强。
朱铭现在是将近三十岁的理解能力,又拥有十多岁的记忆能力。
搜寻好一阵,朱铭去问图书管理员:“这里怎没有百家杂学?”
管理员说:“科举不考杂学,看多了会耽误学生。杂学也有,律法在最里面的书架上,书院学子若无把握考进士,也可去考明法科。”
朱铭问道:“怎连《荀子》也没有?《荀子》亦为儒家经典。”
“俺不晓得。”管理员摇头。
朱铭只能随便抽一本,借了书在小院里溜达。
“大郎无恙。”一个学生问候道。
朱铭拱手回礼:“君安。”
随着朱铭搬进贵宾宿舍,再加上他的诗词和小说传播,书院学生对他还是极为尊敬的。
这里没人称他为秀才,那是小民对读书人的称呼。
读书人之间若称秀才,被称呼者肯定已经考中进士。
但朱铭年龄太小,书院学生拉不下脸皮喊“小朱先生”,于是选了个比较亲切的“大郎”称呼他。
从藏书楼出来,一路遇到十几个人,全都主动过来打招呼。
回到贵宾宿舍,白崇彦、李含章等士子,已经在院子里等待多时。
他们对朱铭的学问愈发信任,平时写了经义文,先让老师批改一遍,再拿来请朱铭重新批一遍。
秋天就要考举人了,大家都在为高考做最后冲刺。
十多篇经义文,朱铭翻开细品。他在这方面“眼高手低”,一般只改破题,论述部分只提出大致建议,但总能角度新颖令学生有所收获。
批改的经义文多了,朱铭的写作能力也在提高,虽然至今他也没亲手写过。
隔壁房间,陈渊还在研究数学,目前主攻平面几何的初二内容。
闵文蔚不知何时溜达过来,想进去跟陈渊聊聊,却被其亲随拦着,碰了一鼻子灰。
“让学生不做书虫,自己却是个书虫!”
闵文蔚暗自嘀咕,他知道陈渊在学算术,而且越来越走火入魔了。
在闵文蔚看来,陈渊治学有问题,已经把脑子搞坏掉。
他负手溜达到朱铭这边,看到朱铭正在给学生批改经义文,顿时心怀大尉,捋着胡子微笑颔首。
这才是做学问的样子嘛!
朱铭批改的文章,闵文蔚也看过。
他不得不承认,朱铭在破题方面,很多时候都有神来之笔。可惜只批改《孟子》、《论语》和《周易》,其他几经似不擅长,否则闵文蔚会让所有学生都来请教。
拖了张板凳,闵文蔚在旁边坐着,不去打扰学生们忙正事。
他又瞅瞅院外,白胜、石彪和陈渊的三个保镖,正在那边练习武艺。发力时的哼喝声,还有枪棒的破空声,难免让闵文蔚感觉太吵闹。
忽地,一人疾奔而来。
闵文蔚对这人有点印象,好像是陆提学的亲随。
那亲随冲进来:“小朱先生可在?有急信来报!”
朱铭放下毛笔走出,朝对方拱手示意。
那亲随气喘吁吁说:“小朱先生可让俺好找,先去了通判府邸,才知先生在书院里。官家……官家派了中人来征辟,要辟先生去大晟府!”
闵文蔚闻言羡慕不已,就连称呼都变了,笑着说:“恭喜先生。”
其他学生,也纷纷道贺,就连白崇彦也在贺喜。
只有李含章说:“大晟府去不得,去了就只能填词耍乐。大晟词人,在京城名声极劣,被视为幸臣弄臣,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白崇彦愣了愣,忙说:“那便去不得,以大郎之才,科举也能考上,万万不能因小失大。”
那亲随又说:“只能称病辞辟。”
“咿呀!”
隔壁房门猛地推开,陈渊走出来说:“不能称病,恐因此获罪。”
朱铭奇怪道:“称病婉拒征辟,这不是很正常吗?”
陈渊解释说:“三年多前,有个叫道楷的高僧,也是被官家征辟。赐号‘定照禅师’,又赐紫衣度牒,令其到东京做僧官。他以少年时发过重誓,又以对父母的孝心为由婉拒。说他一旦接受征辟,既背了佛法,又叛了亲人。”
“这两个理由,都很正当啊,难道没推辞掉?”朱铭问。
陈渊说道:“官家觉得被伤了面子,派人强逼那高僧穿上紫衣。高僧不穿,被黥面入狱,发配到临淄充军。这件事情,在中原闹得人尽皆知,我游历至关中的时候,才听说那高僧获释,足足流放了一年多。”
洋州偏僻,消息不通。
大家还是头一回听说此事,都感觉非常离谱。
自古拒绝皇帝征辟的例子很多,再不讲道理的皇帝,也就把人强行绑去京城。哪有把人黥面刺字,而且还流放充军的?
更何况,那还是一位大德高僧,还是以佛法和孝心为理由拒绝。
当今官家,实在……太小肚鸡肠!
就连闵文蔚,都听得连连摇头,认为皇帝有失人君风度。
众人皆为朱铭担忧,朱铭却一点都不慌。
第一次拒绝征辟,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第二次拒绝时,宋徽宗要把他黥面问罪,他肯定是麻溜跑去开封做官。
大晟府虽然名声很臭,但只要自己“无欲无求”,大晟府反而是刷名望的地方。到时候,直接写诗狂喷蔡京,名气肯定蹭蹭上涨。而得罪蔡京之后,还能外放地方官,瞬间就逃出牢笼了。
得罪皇帝要坐牢,得罪蔡京却不会!
因为进了大晟府就是官,而且还属于文官,唯一缺陷是没有进士出身。
蔡京能拿自己怎样?
顶多疯狂调任,让自己累死在赴任途中。
陈渊让亲随去收拾行李,说道:“为今之计,只有请令尊称病,大郎你回家侍奉左右。我陪你一起去,正好可向令尊请教学问。”
朱铭问道:“家父称病,我就能拒绝征辟吗?那位高僧,不也以孝心为由婉拒?”
陈渊也拿不准:“总得试试。”
“令家父无恙而称病,此为人子者之大不孝,”朱铭一本正经的彰显孝心,摇头说,“吾不屑为之!”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敬佩,认为朱铭是个大孝子。
朱铭大马金刀坐下:“我以科举为由拒绝便是,科举正途,圣贤门生,难道官家也要强迫吗?”
陈渊大赞:“真君子也!”
孝心什么的,旁人只是看个热闹。
科举却是大事,跟天下士子息息相关。
朱铭说自己秋天要科举,所以拒绝征辟,如果这都被皇帝治罪,皇帝就是在侵犯所有读书人的合法权益。
如此拒绝理由,堂堂正正,值得称道!
又过数日,那太监终于来了,还有知州、州判等官员作陪。
太监名叫付得祥,一路坐着滑竿,优哉游哉上山。他在兴元府捞了一笔,在洋州又能捞一笔,虽然都是些小钱,但几百贯还是有的。
在付得祥看来,自己征辟朱铭,朱铭肯定还得送钱答谢。
闵文蔚得到消息,率领师生在书院大门迎接。
付得祥到了书院也不落轿,只问道:“朱成功在何处?”
闵文蔚说:“正在院里苦读。”
付得祥有些不高兴:“咱奉皇命来征辟,他都不晓得来迎接?真个不懂规矩!”
李通判帮忙说情:“此子一心向学,不识俗务,还请中贵人海涵。”
“进去吧。”
付得祥暂时不敢闹脾气,万一朱铭进京,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他到时候还得去结交。
一行人到得贵宾宿舍,朱铭正在装模作样读书。
听说太监来了,朱铭放下书本,恭恭敬敬到院中相迎:“西乡布衣朱铭,见过天使!”
付得祥终于不再坐滑竿,来到地面,满脸微笑:“朱大才子之名,咱在汴梁也如雷贯耳。官家喜欢得很,让你去大晟府做官。伱好生斋戒沐浴,三日之后,在此焚香摆案接旨。听说洋州盛产黄金与美酒,咱也在书院住下,尝尝这洋州特产。”
陈渊忍不住问:“敢问天使现为何职?”
付得祥却不肯透露信息,模棱两可道:“咱是宫教博士,奉命提举云韶部。”
陈渊闻言大怒:“朱成功乃是八行士子,便要征辟,也不该派云韶部的中人宣旨!”
付得祥也怒了:“你是何人?却看不起咱?咱家是奉命掌管云韶部,却不是云韶部里的中人。”
云韶部是一个太监机构,上元观灯、上巳踏青、端午观水,他们负责安排演奏黄门乐。清明、春分等各种节气,王爷公主进宫宴饮,也是这些人负责奏乐。
另外,云韶部还管着教坊司,是官妓们头上的天。
又常与大晟府的词人配合,一起研究新词新乐。
宋徽宗并非想要侮辱朱铭,而是这个付得祥懂诗词乐曲,并且词乐造诣极高,否则也不会加官宫教博士。
皇帝觉得,付得祥懂词乐,朱铭也精于诗词,两人应该很聊得来。而且,付得祥经常跟大晟府打交道,派他来征辟大晟词人很合适。
可在陈渊眼中,这却是活生生的侮辱。
不但是对朱铭的侮辱,更是对全天下读书人的侮辱!
朱铭拱手道:“在下寒窗苦读多年,立志向学,以圣人教诲辅佐圣君治天下。而今解试在即,在下忙着备考,恐怕不能应辟,天使还请回吧。”
付得祥冷笑:“又一个辞辟的,上回那和尚辞辟,如今还没养好身子呢。”
朱铭说道:“官家是圣人,孔子也是圣人。吾之志向,是以孔圣人之学,报当今圣人之恩。请官家暂且等待,明年考得进士,在下必然进京侍奉。”
付得祥说:“考进士能做官,应征辟也能做官,费那些工夫作甚?随咱即刻进京便是。”
“在下只做辅弼贤臣,不做那词乐幸臣!”朱铭斩钉截铁道。
此话说出,不管是洋州官员,还是书院师生,在场之人无不赞许,认为朱铭是有德君子。
付得祥又气又无奈,他还真没权利下令抓人,只得看向陈渊:“你是何人,竟敢出言顶撞天使?”
陈渊昂首挺胸:“南剑陈氏子陈渊,家叔便是陈了斋!”
付得祥瞬间无语,他当然知道陈了斋是谁。
大名鼎鼎的喷子陈瓘嘛,把这二十年来的权臣喷了个遍,永远行走在迁调赴任的路上。就连官家、章惇、蔡京,都拿这人没办法,自己一个小太监又能如何?
见此情形,付得祥难以发作,只能对朱铭说:“你且写封请辞信,咱总得回去跟官家交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