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英文四专《Monster》
第804章 英文四专《monster》
对于周易来说,他这根正苗红的中国人身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更为便利——尤其是当他打算开始用专辑批判美国的时候。
他完全不需要再接一个自我批判。
只批判美国,不自我批判,主打的就是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美国指指点点。
还是不接受任何反驳的那种。
有时候他还真得感谢感谢前些日子刊登大字报接连不断骂他的媒体们,没有这些人他一时半会儿间还真想不到英文四专要做什么。
“斯派克,请问你今晚在颁奖台上的发言是否是意有所指?你是将自己类比为切·格瓦拉一类的逆行者吗?”
现场的记者中也不乏极具嗅觉敏感度的人——
在颁奖礼结束后的盛大晚宴中,周易正细嚼着小金人奖杯造型的烟熏三文鱼奥斯卡无酵饼,一个胸前挂着《名利场》胸牌的中年记者不知何时凑到了他的身前,开口询问道。
“不是,没有,不要瞎做阅读理解。”
三下五除二吞下去后,拍了拍手的周易端起了放在手边的鸡尾酒一饮而尽,优雅地以餐巾擦了擦嘴角:“你要再问的话,我说出来的东西能让你直接丢了工作你信不信?”
“……”
“不要总想着搞个大新闻,那对你不好。”
抬手拍了拍这名中年白人的肩膀,留下一句戏谑的忠告后,周易这才朝着另外一桌自己早已看好的餐桌走去——
鸡肉派配黑松露。
据说是主厨的招牌菜,自二十五年前端上奥斯卡晚宴上后就受到一众出席嘉宾的喜爱,因此便成了晚宴的保留菜式。
但周易吃起来感觉也就那样,甚至还有些腻——一个吃了一半就捎带薅了点酸黄瓜来解腻。
是的,奥斯卡晚宴上也是有酸黄瓜这一类食物的。
众所周知,除了那些确实不需要控制体型的明星以外,世界范围内的大明星们往往都会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哪怕是好莱坞也不例外。
像什么华夫饼、布丁蛋糕、马卡龙之类的玩意,基本上就是摆在餐台上好看以及作秀用。
比如靠《泰坦尼克号》全球爆红的肉丝凯特·温斯莱特,周易看她手里一块布丁蛋糕已经吃了半个多小时了,时不时用勺子吃两口——但直到现在,这块小蛋糕也就缺了一个右上角。
所以说娱乐圈搞什么吃货人设的真不行,吃半天身体不带胖的又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锻炼痕迹,那不是纯扯淡吗。
卡路里不会骗人。
当然,得益于常年高强度锻炼习惯保持的不错,周易吃这些完全没什么负担。
本来身体代谢就在高水平,一餐多吃点这些食物跟疯狂星期四奖励自己一顿放纵餐没什么区别。
什么西红柿片搭伊比利亚火腿、布拉塔奶酪配野生芝麻菜、烤土豆泥上盖鱼子酱等等等等,来者不拒——有的没的都尝尝口味,毕竟晚上确实饿的慌。
就是一盘的分量实在是真他妈的少。
他严重怀疑后来《名利场》主编爆料的有些明星在奥斯卡晚宴之后会特别嘱咐助理去帮忙买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汉堡炸鸡然后坐在高级轿车上猛猛炫,就是因为晚宴实在是吃不饱。
总不能说为了吃饱面前堆上一迭空盘子吧,万一被拍下来不就跟个饿死鬼投胎似的。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大明星,丢不起那个人。
周易也丢不起那个人,只能心里祝福这万恶的主厨团队一辈子吃不上四菜一汤。
当然了,在外人看来,周易这种流连于各大餐桌旁的行为完全就是奔着女明星去的——
毕竟声名在外,再加上确实很多女明星一看到是周易过来挑东西吃都会主动搭茬,这一来一回之间就很容易交换联系方式。
至于说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女伴亚历桑德拉,则是顺势在这个晚宴上结交新的人脉。
毕竟,时尚界的很多人也都在这。
“或许你需要去后厨填饱你的肚子?”
“好提议埃德,不过前提是我愿意去。”
指尖掸了掸叉子的周易面对调侃自己的小埃德加,无所谓地耸了耸肩:“蕾哈娜呢?”
“我已经让人助理送她回去了,今晚她的风头已经够多了。”
必要的保护还是得有的,在这种场合的晚宴上万一说错什么话那就等于是自找麻烦。
“也行。你记得回头让她经纪人留几天档期出来,我新专辑有首新歌需要找她。”
“嗯,没问题,我——嗯?”
新歌就有了?
面对周易习惯性点头的小埃德加猛地反应了过来:“新歌还是《boom boom pow》那种形式的?”
这倒也不能怪他,毕竟蕾哈娜目前能说出来的合作作品就这一首,这首歌还是周易英文三专在b榜连冠时间最长的冠军单曲,足足十二周。
倘若周易这张赌气的新专辑有这么一首同等质量的大轴歌曲,那就完全不用担心商业上的成绩了。
是的,小埃德加也认为周易这张新专辑是赌气的。
按理来说,他作为ceo是得劝劝周易的。但是吧……他小埃德加是什么人?
好莱坞知名败家子,娱乐圈著名散财童子。
不就一张专辑吗,哪怕到时候会失败他都没放在心上,大不了就是再做一张。
再说了,他现在对大爹的信心高到爆棚,还不一定会失败呢。
“不是。”
周易抿了口酒,笑着摇头:“歌名叫《the monster》。”
《the monster》,一首从歌名到歌词都在完美驳斥此前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媒体们针对他的批评的歌,也是周易拿来当自己英文四专a面第一首歌的嘻哈歌曲——
埃米纳姆与蕾哈娜在2013年发布的合作单曲。
在澳洲、加拿大、法国、爱尔兰、纽西兰、俄罗斯、瑞士、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榜单上名列前茅亦或者冠单,全球二十多个国家排行榜全部挤进前十。
同时也是难得的美国、英国双国屠榜冠单。
蕾哈娜与埃米纳姆后来被国内粉丝戏称为欧美凤凰传奇组合,这首歌可谓是立大功。
“i'm friends with the monster(我与怪物为伍)
“that's under my bed(他就在我的床底)”
开头的这两句歌词完美贴切了现在美国媒体对周易的批评、对周易、蕾哈娜两人之间关系的猜测。
你说我怪物是吧?
说我们俩有一腿是吧?
行,那这张专辑开头第一首就直接自己写出来、唱出来——
蕾哈娜唱着“我与怪物为伍”,完事周易再唱着接下来的rap歌词一转驳斥,示意你们对我的指责完全不值一提。
当然,这首歌其中几句歌词是需要修改的,比如涉及到埃米纳姆恩师以及自己的那两句。
这很简单,修改后问题不大。
这首歌在专辑里的作用一是呼应专辑主题、二是呼应外界此前的质疑与批评、三则是借助这首歌全程都是在自我表达意见的形式,来引出a面的第二首歌——
《i can talk》,一首来自于双门乐队的另类摇滚歌曲,意为:我能说话。
我还活着,我还能说话,所以你们这群媒体少在这里叽叽歪歪,没事建议多反省反省自己到底有没有把精力用在报道正事上——
“you get a lot from this(你已习惯强势)
“loose tongoe and arrogance(搬弄是非目中无人)
“it's not appropriate(这并不合适)”
一旦我开始骂你们,那就没有人能够逃得过,我也知道你们喜欢这样被我骂,因为你们这群媒体就是这样的婊子样。
放在专辑第二首的位置,也是意味着告诉大众,这张专辑里接下来所有的歌都是我想要说的话,请你们好好听。
于是,紧接着便是a面的第三首歌:《monster》。
来自于skillet乐队的大热摇滚歌曲——美国公告牌冠单、公告牌主流摇滚榜第四、美国线上广播2009年度最佳摇滚单曲、英国金属摇滚榜年度第40。
同样是一首呼应专辑主题与此前外界批评的歌曲,只不过这首歌是周易一个人的“独白”。
上一首歌驳斥媒体在搬弄是非,这首歌的内容就成为了媒体口中的“monster”形象——
他们一定要逼迫周易承认自己是一个怪物,但周易并不认为自己是怪物,所以这首歌里周易不断重复“是的,我就是monster”时唱腔中是蕴含着怒火的。
为什么会愤怒?
原因就在于这个地球上真正的怪物你们这群媒体完全视而不见,只会欺软怕硬娱乐至死!
这颗星球上真正应该被批评、被批判的monster(怪物)就是你们脚下的美国!
是挑起了伊拉克战争,害无数人流离失所的美国!
于是,a面第四首歌应运而生:《makes me wonder》。
来自于魔力红乐队2007年的公告牌冠单,同时也是马老五的第一支冠军单曲。
歌曲借着表面上的情感纠葛批判着美国政府给世界造成的动荡与不安,用充分的隐喻表达着对美国政府种种行为的不信任,也因此入选了滚石滚石2007百大歌曲第49名。
这个世界已经被美国政府给搞的一团糟了,你们美国媒体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呼吁和平不断反对战争,而不是选择性的报道它——
所以,a面第五首歌:《21 guns》。
绿日乐队最后一首进入b榜前列的摇滚歌曲,美国热门摇滚榜名列第5,一首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持久力又具有抗议精神的反战摇滚标杆。
这首歌就是绿日乐队写出来直球讽刺批判美国挑起伊拉克战争的歌曲。
如果说上一首是周易在隐喻批判的话,那这首歌就是打直球——指着美国媒体的鼻子骂他们的国家搅乱现代和平入侵伊拉克,是一个破坏世界和平的怪物。
这个世界很美好,不应该饱受美国摧残。
你们应该团结起来抵抗美国政府所做出的这个决定,让这个世界重新恢复正常——恢复到那个有志者事竟成的美好世界。
所以,a面第六首歌:《waiting for love》。
被国内粉丝戏称为a神的代表作之一,红遍全球的美好神曲。
这首歌代表了周易对美国停止战争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空想——
正如歌词所唱的那样:“有志者事竟成,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从周一到周日,没有美国四处所挑起的战火,世界就将迎来黎明,生活中也会处处充满各式各样和谐的爱。
延续着a面的概念,批判完美国媒体与美国挑起战争的丑恶行为后,周易开始阐述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直接的批判美国媒体与美国挑起战争的行为。
因此,需要转到b面——
第一首歌:《the nights》。
被国内粉丝戏称为a神的又一首全球爆红的歌曲。
“he said,'one day you'll leave this world behind(他说,有一天你将会离开这个世界)
“so live a life you will remember(那么活出精彩人生值得你铭记)。”
我本来也不想搭理美国佬这件事,但我曾经遇到了一位来自于法国的缪斯,她所讲述的个人经历让我深感触动,所以我决定按照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做事——
人生苦短,与其畏首畏尾不如纵情高歌。
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浪费大好的青春。
所以周易就这么做了——揭露了美国这种挑起战争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怪物行径。
b面第二首歌:《monsters》。
来自于英国女歌手katie sky(凯蒂·斯凯)的一首治愈系歌曲。
这一首歌属于是再次点题的一首歌,但呈现出来的monster却与a面的两首monster截然不同——
这首《monsters》很温柔。
如果说a面的两首monster分别代表了媒体批评、质疑周易的两个方向,所以这两首歌才会显得那么疯狂、狂躁,那么这首《monsters》特意加了s,代表的就是复数——
一次性呼应a面的两首歌。
如果听众们、大众们真的认为我是monster,那么我也希望我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温柔的《monsters》——a面的疯狂、躁动只是媒体对我的污名化。
所以,对我敞开心扉吧——我们彼此坦诚相待,通过音乐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来交流着内心中所承载的一切。
于是,b面第三首歌:《what you know》。
来自于双门乐队的一首另类摇滚歌曲,在澳洲单曲榜名列第13、美国另类摇滚歌曲排行榜名列第22。
紧接着上一首的敞开心扉互相交流,周易旨在用这首歌告诉所有人——快乐一点吧,人生已经如此操蛋了,我们没必要再自我内耗。
周易以身作则——
作为一名歌手,不管媒体怎么写我、怎么污名化我;
无论他们联手对我造成多少次的心理压力,也不会自我内耗。
因为不死鸟永远昂首向阳——
b面第四首歌:《the phoenix》。
不死鸟。
fall out boy乐队最知名的单曲之一,英国摇滚榜冠单,美国摇滚榜第14。
温柔是我的底色,但这并不代表我会因为温柔而畏惧媒体所挑起的战火。
相反,我永远做好了披上战甲进行战斗的准备。
既是唱给媒体们听的,也是说给粉丝、路人们听的。
我,周易,永不妥协——
b面第五首歌:《legend》。
the score乐队仅有的两首白金单曲之一,亦可翻译为传奇。
或者说,成为传奇。
以这首歌作为本张专辑的尾声,标志着周易在音乐上那任谁都无法动摇的野心——成为传奇。
“a dreamer with the fever to be great was all i ever want(成为一个满怀热情的追梦者成就一番伟业)
“was all i ever wanted(是我唯一的渴望)
“a finder with the fever for the fame was all i ever want(成为一个执着于追求名誉荣光的人)
“was all i ever wanted(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过去三张英文专辑的积累,已经足够周易在此时借用这第四张专辑发表出自己的野心——
无论美国媒体们怎么说,都无法动摇我的坚定信念。
歌迷们,是时候起航了。
“won't stop till we're legends(不要停下脚步,直到我们成为传奇)。”
于此,英文四专《monster》结束。
一个名为“monster”的主题,贯穿了从a面到b面的全部十一首歌——
美国媒体说我是无恶不作的monster;
我说挑起战争的美国政府是无恶不作的monster;
美国媒体骂我monster,却对挑起战争导致无数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美国政府宽容以待,那作为舆论帮凶的他们是不是monster?
所以,听到这张专辑的歌迷们、听众们、各个国家的人们:
挑起伊拉克战争的美国政府;
助纣为虐的美国媒体;
以及痛骂美国呼吁和平展现美好愿景的我——
到底谁才是monste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