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1页

      她走过庭院时,风里依稀传来几句言语,
    “……处处都是腾龙图案,皇太女殿下入住, 日日对着, 不合适……”
    几名官员见了她,急忙过来行礼。
    都是工部的官员,围拢着姜鸾, 说起他们整修东宫的重点打算:
    “臣等提议, 东宫里的腾龙图案都要修一修, 绘成飞天彩凤!”
    姜鸾笑了笑,抬眼打量四周处处可见的腾龙祥云图绘,
    “谁的好主意,本宫自己都没想到。实在是出类拔萃啊。”
    为首的工部郎中兴奋得满脸红光,“是工部应侍郎的提议,臣等也觉得好!”
    姜鸾不置可否,召了廊下迎出来的秋霜,“带几位工部郎中去喝茶,歇息歇息。看他们忙活得满头是汗。”
    又召了淳于闲过来,带着笑悠然问,“他们提议把东宫殿室的所有腾龙全改成彩凤,你觉得如何?”
    淳于闲不吭声。
    姜鸾吩咐下去,“带话给几位工部郎中,叫他们回去自己商议着。本宫觉得花费过于奢侈,不想改。若他们坚持要整修的话,写个奏本,写明预算,正式递进中书省。”
    淳于闲刚才还有些摸不准,如今听了那句‘递进中书省’,倒是确定了姜鸾的心思。
    “奏本递到裴中书的手里,他们几个的仕途也算是到了头了。”
    淳于闲摇摇头,“裴中书最为厌恶表面文章。浪费巨资钱财,只把龙改为凤,于国于民何益呢。”
    姜鸾哧地笑了,“于国于民当然无益,于仕途或许有益?他们是在明晃晃的拍马屁啊。”
    她随意地坐在长廊栏杆上,抬头看头顶的腾龙柱。
    “国库穷着呢。裴中书费了大力气扳倒了卢氏,抄家得的钱财还没进手又流水般花了出去。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至今只发下了一半。明日工部那几个如果坚持上奏,叫裴中书见了奏本,只怕要恨得入骨。”
    “殿下刚才为何不劝一劝。”
    “我劝什么?动了歪心思的人,还留着做什么?裴中书如今势大,借他的手用一用,索性清除一轮杂草,把位子让出来,让给心思没那么歪的人。”
    姜鸾说着,转过头来笑吟吟问,“淳于手边有没有什么人选举荐?名字职务报上来,我这边先预备着。”
    淳于闲斟酌着谏言:“皇太女打算的做法,于朝廷大有好处,但和裴中书的关系融洽并无好处。若是传出去,对殿下自己的声誉也不大好。自古东宫重贤德……”
    姜鸾粉色的唇瓣翘起,开口:“错了,淳于。”
    淳于闲愕然,“臣属哪句话说错了。”
    “说的话句句都对,但时机错了。”姜鸾随意地倚靠栏杆,望向头顶金粉绘制的腾龙图案,
    “淳于,你是寒门出身、饱读诗书经义的贤臣,未经历过京城的政局倾轧。诗书经义的道理,是局势安稳时治国用的。现在我安稳吗?”
    淳于闲哑然无语。
    她起身安抚地拍了拍淳于闲的肩头,“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本宫从前吃的亏太多了,亏出不少经验,私下里说与你听。”
    “人都不安稳,贤德名声有什么用。”前头是往下的台阶,她三级并做两级,蹦蹦跳跳地往下走。
    “贤德名声能让大权在握的裴中书听我的话吗?能免了我每日的读经义写文章吗?能让我去前殿观政吗?贤德名声只会牢牢地困住我的手脚,让我连在殿里听听曲儿,看看歌舞都不行。”
    “更何况,”她竖起纤长的手指,晃了晃,
    “我还不是正大光明立储的皇太子,而是半路出家的皇太女。自古世道如此,女子要立身,比男子更艰难百倍。你瞧着吧。如果立起了贤德名声,以后有的是人顺着这点拿捏我。”
    她回头笑问,“我说的对不对,谢舍人?”
    谢澜走上两步,毫不迟疑接口,“殿下说得极是。如今情势已经处处被人掣肘,若再循规蹈矩,贤德,大度,宽仁,谦和,忍让,是高洁品质,亦是重重枷锁加身。”
    “说得很好。看得出是一心一意为我着想了。”姜鸾一拍手,“帮我想个法子,有什么办法冲破如今处处被人掣肘的不利局面?”
    谢澜不假思索,“风起于青萍之末,千尺长堤溃于蚁穴,从细微处开始。”
    ————
    傍晚时,裴显从政事堂出来,斜阳夕照,远山苍茫,秋风裹挟着枯叶飞过庭院,自有一种萧瑟美感。
    他站在台阶高处,驻足观看了一阵。
    自从八月京城那夜,他立下了从龙之功,被时势推到了如今的位子上。
    同时揽着军务、政务,两边的大权,风头几乎盖过了朝堂里执政数十年的王相王懋行,说一句权柄煊赫,当朝新贵,并不算过。
    却也是是他三月从河东领兵勤王时,并未想到的局面。
    八月初十动乱当夜薨逝的天子,是裴太后的亲子,他血脉相连的嫡表亲。他扶持登基的新帝,性情温吞宽和,更适合为天子,却和裴氏并无血脉关联。
    延熙帝山陵崩,死因并不像放出来的‘受惊病重薨逝’那么清楚干净。离宫那边的裴太后连续发书信痛骂他。
    骂到现在,他已经连信都懒得打开了,直接往书房的故纸堆里一扔了事。
    远在河东的裴氏家主是他的嫡亲叔父,写信谨慎地表达了家族的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