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肉肉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21页

      “你若是嘴馋,也托阿柏去买就是了。左右永兴坊与务本坊离着不远,你即便是绕一些路,也不耽误朝参和上值。”
    叶简咳了两声,长吁短叹:“那些官员手中宽裕,为夫这不是囊中羞涩嘛……”
    张氏抚着叶柏的后背,轻笑一声:“是吗?”
    多年夫妻,叶简当即就晓得自己藏的私房钱被夫人发现了,苦着脸从怀里掏出银袋子,乖乖上交。
    “除了这些,书柜右起第三层的格子后头还有二十两银子。”
    张氏被他这副挤眉弄眼的模样给逗乐,嗔怪地拍了一下递过来的钱袋子:“行了,自个儿收着吧,你在外应酬还要用。”
    闻言,叶简立马手脚利索地收好钱袋,生怕张氏后悔,同时笑道:“夫人英明神武!”
    张氏翻了个白眼,不想搭理他,唇角却忍不住翘起。
    而默默坐在中间的叶柏,面无表情地叹了口气,心中惆怅不已。
    在国子监,他要看桑桑和谢司业时不时相视一笑;回到家中,还得看阿娘与阿耶打情骂俏……
    唉,长大的烦恼居然这么多嘛!
    叶简与张氏说了一句,倒还真惦记上让叶柏买吃食了,笑着问:“阿柏,你说说百味食肆的吃食都有些什么,大抵一份要花多少银钱,日后阿耶和阿娘就靠你了。”
    叶柏再度叹气,但还是乖乖报出各色吃食的价钱。
    听到杂粮煎饼和鸡蛋灌饼所费的银钱后,叶简忽而眯了下眼。
    嗯?
    怎么与薛副端上回说起的价位不大一样?
    见到叶简久久没有下文,叶柏疑惑地唤道:“阿耶?”
    叶简回过神,斟酌着问:“阿柏,这些吃食的价钱,你没记错吧?”
    叶柏蹙眉,有些不满地皱了下鼻子:“我记得可清楚了,定然不会出错!”
    毕竟他除了读书、睡觉之外,就一直跟在孟桑身边,早就将这些吃食的价钱熟记于心。
    叶简晓得自家儿子的脾性,知道他定然不会说谎。
    所以……
    叶简突然笑了一声,心中满是对薛父的同情。
    这一笑,弄得叶柏更不解了:“阿耶,到底怎么了?”
    叶简拍了下他的小肩膀,意味深长道:“没什么,就是觉着你的同窗……”
    “挺机灵。”
    第70章 三鲜米线
    叶柏听着叶简这没头没尾的一句夸赞,小眉毛皱得更紧了,着实不明白他家阿耶此言何意。
    明明听着是一句夸赞之语,但又觉得叶简的语气里藏着别样意味。
    叶柏琢磨半天,仍然没有想清楚。然而无论他怎么追问,叶简却是一概含糊过去,弄得他心里好奇得紧。
    最终,叶柏见自家阿耶死活不开口解释,于是闷闷地哼了一声,又往张氏的怀里靠了靠,摆明有些不待见叶简。
    见此,叶简眼中流露出些许笑意,揶揄道:“浑小子,近日脾性渐长啊!”
    叶柏臭着脸,不想搭理他。
    张氏睨了叶简一眼,细心地给儿子整理衣裳,哼道:“阿柏情绪外露一些,难道不是一桩好事?偏生你这个做阿耶的,日日没轻没重地逗弄孩子,没个正经。”
    叶简讪讪一笑,不开口了。
    张氏望向怀中绷着小脸的叶柏,笑道:“阿娘近日总听其他府上的夫人提起百味食肆的奶茶,这心里头馋得很。待阿柏回了国子监后,就劳烦你多走几步,帮阿娘买一份送出来,可好?”
    叶柏先是乖乖颔首,随后为难道:“可是阿娘,我手中没有银钱。”
    国子监提供住宿与一年四季的衣裳,而于吃食上,他要么去领食堂供应的朝食、暮食,要么就是跟着孟桑一道吃喝。虽然桑桑总说多他一份吃的花不了什么银钱,但是叶柏自己也接受不了白吃白喝,所以会力所能及地帮一些忙,譬如核对账册之类的事。
    除了吃喝住宿之外,他平日所用到的笔墨纸砚都是从府中现取,无须额外购置。
    故而叶柏身上一直没有多少银钱,往日揣在怀中的小钱袋子里也只是意思意思装了六七文钱,着实买不起百味食肆的一杯奶茶。
    张氏一听,却是笑了,眼刀子飞向屋内另一人:“无妨,这不是咱们家叶侍郎手里头富裕嘛,咱们母子只管沾他的光,用他的银钱来买吃食就是。”
    “是吧,叶侍郎?”
    叶简面上堆起笑,连忙应道:“夫人所言极是!”
    叶柏对叶简这副模样早就习以为常,又担忧起另一桩事来:“不过,阿翁最近搬回永兴坊了,阿耶你怎么将奶茶带回来给阿娘呢?”
    “阿翁最不喜家中人沉溺口腹之欲,又因承包制一事,对百味食肆深恶痛绝。倘若被阿翁瞧见您带奶茶回府……”
    叶简笑眯眯道:“无妨,有大氅罩着,从外头瞧不出什么异样。届时阿耶悄悄将奶茶带给你娘亲,我们在屋内偷偷喝。”
    “哦……”叶柏琢磨了一下,觉得此计可行,又和叶简商量起何时买奶茶的事。
    张氏看他们父子俩聊得正开心,不由莞尔一笑,起身去张罗其他事。比如天色渐暗,可以点起屋中灯台;比如今日下雪会冷,得给叶柏备上暖炉,以防小郎君夜里冻着……张氏去到正屋另一边的床榻旁,指挥婢子们干活。
    被她留在坐床上的父子俩,凑在一处说了一会儿话,无非是有关国子监、学业以及月考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