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
“伯母我和你说,这事都怨你们俩把他那张脸生的太好了,一开始我看上谭景耀,就看上他那张脸了。
后来接触多了才知道,那家伙平时话不多,还假装一本正经的,可是坏起来让人没话说。
等后来我反应过来不对劲儿,可已经来不及了,都上了贼船了,就不好往下跳了!”
“哈哈哈哈……”
这话把徐梅芳和谭峥嵘逗得哈哈大笑,心里又有些隐隐的得意,他们的儿子还是很厉害的嘛!
夜晚,等郑老太和李二牛熟睡后,李贝贝又一次跳出了自家院墙。
来到马三顺家的地窖,看到地窖里满满当当的东西,李贝贝惊讶的合不拢嘴。
我去,这什么情况?
打着手电,靠近那些东西,她看到一个青花瓷瓶上贴了一张纸条,
“三斤小米!其它也可,最好是细粮。”
还有一个木头盒子,上面贴着的字条上写着,
“鸡蛋十个,换别的也行。”
还有一把宝剑,上面写着:
“猪肉五斤、细粮二十斤!”
继续往下看,一个精美的象牙雕件,上面写着:
“玉米粒三十斤,其它也可!”
唉?这里还有一套书,聊斋志异?呵呵,这个有意思,看看价格,十个鸡蛋!
李贝贝快乐翻了,这些东西,现在不应该叫白菜价,应该叫鸡蛋价了,这种交易可以多来点。
反正现在她鸡蛋比白菜还多。
哎呀,不行了,在这地窖里看东西太费眼睛,把所有东西都收到空间里慢慢看。
来到储藏间,李贝贝开始工作,
一支金簪子,二十斤细粮,准了!
她先称出二十斤大米来,然后拿笔写下了一张新的字条:金簪子细粮二十斤。
继续下一个,我去,这是圣旨吧?这怎么连圣旨都出来了?这上都写了什么啊?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任使需才称职,志在官之美;驰骋奏效报功,什么…什么…类之仁。尔韩尚仁河南汝州什么…县以……臣心弥励。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这什么玩意儿?那乾隆可真会玩,这是写封圣旨夸那个韩尚仁玩玩?也不给人家生个官儿啥的?
看看材料,是锦缎的,再看看那些大印,这个应该假不了,不错,收起来吧!
再看看价格,八十斤细粮,十斤猪肉。准了!准了!
圣旨看完,李贝贝继续往下看,那是越看越高兴,一串红珊瑚朝珠,五十斤粗粮!
一个大清乾隆年制的官窑葫芦瓶,三十个鸡蛋,六十斤粗粮。
一个翡翠扳指,十斤细粮……
李贝贝发现,她最近与古董有缘,非常有缘。一遇到都是一堆一堆的。
她还发现,她有个毛病,看见啥都好,看见啥都舍不得放手。
唉,其实这会儿那些古董真的不怎么值钱,主要是现在个人家里,多少都有那么几件,大家都有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尤其自己身处在这个京都重地上,以前住在这里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文武百官,人家随随便便拿出来一个洗脚盆子,都没准是古董。
要怎么说后面那十年,大家使劲儿祸祸东西也有好处呢,至少他们让这些遍地都是的东西变得稀少了,稀有了,它也就值钱了!
唉,行吧,不能多想,闭着眼睛收吧,挑了几件档次低,价格标得又高的,直接拒收,她得告诉马三顺,太差的她不要,价格不符合的她不要。
要是自己实在不挑,那家伙下次得给自己整一堆破烂来。
从马三顺家地窖出来,都已经凌晨三点多了,本来计划今天晚上把四个地方都走完的,看来是不行了。
算了,那三家明天再说吧,再晚些回去,自家老爹老娘该起床了!
第416章 河南
之后的两天,李贝贝趁半夜把那三家都走了一遍,又收上来不少古董。
再就是在上班之余,给谭景耀的爸妈做了些方便食用的食物,肉酱、辣酱,再加上几种小酱菜,现在天气热,她也不多做,够两边家里吃上一两周的就好。
除了小菜,她又做了一些方便食用的杂粮煎饼。
说实话,谭景耀爸妈的生活状态是她没想到的。两个部级以上的大干部,每天吃的就是稀粥配咸菜。
原来她以为,那次遇见徐梅芳做的稀粥,是她厨艺不好,但后来经过了解,她才知道,那是他们在省粮食呢!
而且这种情况不是偶尔一次,而是他们最近的常态。
徐梅芳每个月的口粮应该是三十斤,谭峥嵘的口粮应该是三十斤以上的,就这样他们的粮食还那么紧张,显然他们是把自己的粮食或者粮票拿去送谁或者帮助谁了。
这个李贝贝管不了,但她也不能看着他们在那么辛苦工作之余,还挨着饿啊。
所以她也想好了,时不时的给他们带一些吃的回去,也不用多带,够他们吃的就好。
那两人思想觉悟太高,要不然他们把自己送给他们俩的食物,都奉献给别人怎么办?她不是白忙活了嘛!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万一他们看自己家的粮食多,也帮自己家慷慨出去,那该怎么办?所以她还是抠着点的好!
唉,这真不怪她两面区别对待,主要是谭景耀家这边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