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归入先锋
2月26日清晨,左七军拔营,开始顺流而下。
经过太平军的扫荡,九江下游的清军纷纷溃败。吴捷在九江又筹得上百民船,让骑兵营也全部上船。左七军全军乘船,直追先锋军而去。
罗大纲和赖汉英早在24日便夺取了安庆。安庆是当时的安徽省会,地处金陵上游,是长江下游交通枢纽、兵家必争之地。安庆一失,能够屏护金陵的只有芜湖了。
28日,左七军先锋抵达安庆。此时,韦昌辉的后卫军正在安庆一带集结休整。
吴捷并不在安庆停留,继续向东进军,先后越过后卫军、中军,于3月2日进抵铜陵,在此追上赖汉英、罗大纲,归入先锋军序列。
赖、罗二人在铜陵县城为吴捷接风。三人相见,甚是高兴,有说不完的话。
一见面,吴捷便问起安庆之战的情景。他说:“安庆为安徽省会,又是金陵锁钥、长江江防要点。罗大哥和赖国舅智勇双全,不知怎么打下的安庆?”
说起安庆之战,罗大纲眉飞色舞,向吴捷简要叙述了安庆之战的经过。原来,守安庆以守小孤山要塞、宿松县为要。眼见太平军大军压境,守卫小孤山、宿松县的清军一触即溃。
罗大纲笑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说:“老弟,你可别不信,这小孤山要塞,我们先锋军一枪没放就拿下来了。”
吴捷笑着说:“原来清妖如此不中用,一听到大哥和国舅的威名,就忙不迭地逃跑了。”
小孤山要塞、宿松县一失,安庆门户大开,太平军得以长驱直入,直逼安庆。
清朝钦差大臣、两江总督陆建瀛首先溃逃,仓皇逃往下游。主帅一逃,安庆城内的文武大员更加动摇。
安徽并不富裕,安庆城也不大,城墙高不到两丈,城内外只有四千多兵勇,根本抵挡不住太平军的虎狼之师。
安徽巡抚蒋文庆本想移师庐州,可他是巡抚,有守土之责,不能轻易离城。此人总算有些胆量,没有擅离职守。
安庆城内存有饷银五十万两,蒋文庆委托安庆知府将饷银运到庐州,以图后举。但知府胆小,自己先逃出了城。布政使见状,自告奋勇去押运饷银,实则步知府后尘,只身仓皇逃命。
24日清晨,太平军罗大纲、赖汉英部进抵安庆城南,在长江北岸登陆。
讲到这,罗大纲洋洋得意,问吴捷道:“老弟,你知道我们先锋军是怎么进的安庆城吗?”
吴捷当然不知道了。
罗大纲说:“老弟绝对想不到。我们在城南百姓家借了数具梯子,又在军中招募五十个牌尾,由陈丕成率领,乘着夜色爬上了南门。城头上的清妖还要抵抗,奈何陈丕成甚是悍勇,一人解决了两个清妖。
“其他清妖见状,纷纷跳下城头。陈丕成打开南门,天军一拥而入。城内清军不敢抵抗,从城北夺路而逃。安庆城防瞬间瓦解,先锋军再次夺下坚城。”
又是陈丕成,小小年纪便立功无数,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矣。
吴捷忍不住问道:“大哥,陈丕成今年就要脱籍成‘牌面’了吧。”
太平军兵制,童子兵十六岁之前称“牌尾”,满十六岁之后脱籍,成为“牌面”,也即正式军人。
陈丕成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英王陈玉成。
罗大纲说:“不错,他今年就要满十六岁了。待夺了金陵,天王必会大赏功臣。陈玉成有叔叔陈承镕作奥援,又智勇双全,将来成就不会小。”
若能争取陈丕成加入复兴会,无疑也是件大功劳。吴捷眼神一动,被罗大纲逮个正着。像是读懂了自己的心思一样,罗大纲说道:
“陈丕成心气太高,又迷信拜上帝会,为人精明,我不能把他放在身边。而且,他叔叔陈承镕和天王、东王走得很近,深得二人信任。此人做我亲兵一年多,对我还算忠心,但我始终不敢信任他。等他脱籍时,我得把他打发到别处去。”
吴捷点点头,由陈丕成想起李寿成,说道:“我在九江时,遇到一个将才,名叫李寿成,现在胡以晄丞相手下做先锋。此人虽是个旅帅,但有大才,不知两位大哥是否听说过?”
赖汉英点点头,说道:“从武昌出发时,我在北路军佐助胡丞相,见过李寿成。此人确是个人才,只因资历太浅,名声还不显赫。”
吴捷看了眼赖汉英,笑道:“我在九江时极力笼络他,向东王保举他,又送给他一百捻子。他在军中没什么根基,两位大哥日后遇到他,可以尽力笼络他,鼓动他加入复兴会。”
罗大纲若有所思,说道:“你二人既说他是人才,他必有过人之处。到时我留心便是,若有机会,便想办法笼络他。只是,老弟好不容易招到五百捻子,一出手就送出去一百个,未免太阔绰了。”
吴捷笑笑,便把捻子犯上作乱、李寿成及时救驾的事说了一遍。罗、吴二人感叹不已,称赞吴捷处置得当。
正是中午,到了开饭时间,亲兵送来酒菜,三人边吃边聊。罗大纲想起钱粮的事,说道:“吴老弟,你猜下,我这次和赖国舅打下安庆,缴获多少钱粮?”
罗大纲喜欢卖弄,吴捷了解他,只推说不知,催促他快讲。罗大纲说:
“安庆城内藏有饷银近五十万两,制钱四万余串。府仓、太湖仓、常平仓三座粮仓,共有米谷三万余石。另有大炮、弹药、军械、辎重等无算,真可谓收获满满。”
安庆是安徽的省城,城内藏有钱粮无数。先锋军缴获如此巨大,也无需大惊小怪。
只是,按照太平军的“圣库”制度,一切缴获都要纳入圣库,由典圣库等统一调配物资。实际上,各路军头往往私自截留缴获的物资,这已是太平军中没有公开的秘密。
吴捷当然要奉承罗大纲一顿,好讨他的欢心。
赖汉英接着说:“我和大纲决定,截留二十万两白银,留做复兴会活动经费。”
这是公事,吴捷也不推脱,说道:“有经费是极好的。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想办法弄块根据地。我估计,等天军打下金陵,就要发动北伐、西征。到时候,咱们一起努力,争取拿下九江,做为复兴会的大本营。”
赖汉英想了想,说道:“天王这边,我会向他进言,帮助老弟镇守九江。至于北伐嘛……”
赖汉英犹豫不语。罗大纲接下话茬,说道:“天军定都金陵,孤军北伐,凶多吉少矣。咱们千万不可参加北伐,西征却是可以的。”
吴捷眼前一亮,为罗大纲的见识所折服,说道:“东王可以不留人守九江,却不应该不留人守安庆。这安庆是金陵门户,守住安庆,就能阻挡住向荣、琦善的大军。此时弃守安庆,等打下了金陵,还得回过头来和清妖争夺安庆,难免又要大费周折。”
此刻,太平军中军在池州,后卫军还在安庆。
清军共有两支生力军,颇能战斗。一支由钦差大臣琦善率领,正在庐州一带逡巡不前。另一支由钦差大臣向荣率领,正在九江一带逡巡不前。
琦善和向荣都是官场老油子,对当前局势洞若观火。太平军五十万大军,水陆齐下,清军根本守不住金陵。若他们不自量力,胆敢前往金陵支援,必将玉石俱焚。
曾国藩评价当前的局势,说清军假若援助金陵,则“先到先败,后到后败,同到同败,不到不败”。向荣和琦善都深谙此中奥秘,两人称病不前,试图保存己方实力,进而保住自己的顶戴。
客观来说,这的确是二人解决当前困境的“最优解”。二人称病不前,坐视金陵陷落,却也保存了各自的实力,为清廷保留了有生力量。
日后,二人分别在扬州、金陵近郊孝陵卫,组建清军江北、江南大营,长期围困天京,成为太平军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靥。
洪杨二人已经决定放弃安庆重镇,全军进攻金陵。
若说放弃九江,尚能理解。但安庆离金陵近,放弃安庆实属不该。这个决定,未免暴露了杨秀清战略眼光不足的毛病。
三人也为此叹息不已。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