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吴郑密约
在海上漂了十几天后,夏国相吐得七荤八素,从安南到琼州这段海上路途,由于赶上了好天气,海上风平浪静,船只并没有那么颠簸,夏国相并未感受到晕船的滋味。
从琼州到承天府的距离要远上好几倍, 自然不可能什么时候都风平浪静,晕船似乎就成了每一个刚上船的人必然要经历的梦魇。
从大员湾登上陆地,夏国相感觉大地都在摇晃,若不是两旁有侍卫扶持着,很可能会一屁股坐在码头上站不起来。
上岸后缓了一天的时间,夏国相才算感觉自己活了过来。在等待郑经接见他的空档, 夏国相出了安置他的馆驿在安平的大街上闲逛。
不同于琼州府的粗犷,承天府的郑氏的核心地带竟然有一些异域风情, 当然更多的是夏国相熟悉的大明百姓装扮, 不过安平城里的百姓看起来要比琼州府的百姓更加的富足,他们的衣着光鲜,很少看到有衣衫褴褛之辈。
甚至夏国相还看到一些留着奇怪的发式、穿着奇怪服饰的人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这些人看起来非常的扎眼,不过郑氏的官府似乎对这些人见怪不怪,并无人干涉。
更让夏国相惊奇的是整个安平除了郑家当家人居住的王城之外,并没有外城城墙。这样一座人口密集的城池,郑氏竟然不修城墙。
这要是遇到强敌来犯,王城就成了最后的防线,这些进不去王城的百姓就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夏国相的想法符合这个时代的思想,大多数人都认为城墙是对百姓的保护,在危难时能够保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而郑经从后世穿越而来,他很清楚城墙从来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百姓,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百姓的是国家的强大,百姓富足。
军队能够抵御外敌的侵袭,御敌于国门之外,而百姓富足又如何会揭竿造反?
连续几天的时间,夏国相都是自由活动, 可以自己出去闲逛,也可以请馆驿的工作人员陪同做为向导。
除了一些保密的地区不允许进入之外,其他的地方夏国相转了一个遍。安平城如今已经有将近二十万人口,就算放在大陆的城池也算是一个大城。
繁华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夏国相拿昆明城与安平进行了一个横向对比,得出的结论让他感到沮丧。
昆明城除了少数达官贵人,大部分老百姓普遍贫困,有钱人骑马坐轿,绫罗绸缎衣着光鲜。普通百姓依然是短衣打扮,三餐不继。
而安平城的百姓,就算是贩夫走卒也都是精神饱满,面色红润,这种充足食物带来的健康面貌根本不是粉饰太平就能遮掩过去的。
夏国相连续几天的时间在安平的大街上竟然没有发现一顶轿子,这里的百姓出门要么是走路,要么会乘坐一种叫做公共马车的交通工具。
马车也与昆明的马车有很大的区别,每辆马车都是四个轮子,前面两个轮子小,后面两个轮子大。公共马车有着固定的停靠地点, 马车上装点的铃铛隔着老远就会提醒百姓有马车过来了。
夏国相也体验了一回公共马车,上车之后只要向一个上面有小口的箱子里投放两个铜板,就可以一直坐到终点站。中途下车也一样是两个铜板, 马车上的管理也不会退给你钱。
进入马车车厢,中间通道两边是一排排的硬木靠背长凳,供乘客乘坐。左边是男子座位,右边是女子座位。
公共马车规定,男子不得挤占女子的座位,即使是女子座位再空闲也不可以。
夏国相觉得这郑氏的地盘上一切都是这么的新鲜,让他感觉就像来到一处世外之地。他很清楚自己看到的只是郑氏的冰山一角,那些不让他看到的地方才是郑氏最核心的地带。
在来到安平三天后,夏国相终于得到了郑经的召见,夏国相也是第一次走进这座充满了异域风情的郑氏宫殿。
在王城大殿内,夏国相向郑经抱拳行礼:“外臣夏国相拜见郑藩主!”
“免礼!欢迎夏先生到我承天府做客,如有招待不周的地方,还请海涵!”
“郑藩主客气,外臣对虚礼并不在意,这次来大员主要还是与郑藩主商讨合作之事。”
郑经哈哈大笑道:“寡人最喜欢合作,大家合作共赢,不知贵部打算如何合作?”
谷諿
“外臣在临出发之前,平西王让外臣给郑藩主带话,郑藩主高举大明的大旗,不知何时反攻大陆?”
夏国相的第一个问题就问的非常犀利,你们既然说是大明,那与满清就是死敌,你们倒是与满清死磕呀!
“我郑氏一直都在与满清作战,不然琼州府可不会白白就交到我郑氏的手中。”
“郑藩主何必敷衍外臣,贵部有舟师之利,拿下一个海外离岛算不得本事,若是贵部能够占据闽浙或者两广,我家王爷承诺必然起兵响应。
贵我两家结成同盟,到时候画地而治也不是不可能,不知贵部可有反攻计划?”
“请问夏先生,拿下琼州不算本事,总比剃发易服有本事多了吧?”
剃发易服就是所有汉人的耻辱,大家都不提的时候,还能装聋作哑,可是被郑经这么赤果果地说出来,那就是彻头彻尾地羞辱。
江南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呐喊还没有消散,一些被压制的声音还在回响。他们这些手握兵权的汉人却甘愿为旗人的鹰犬,被人这么赤果果揭露出来,脸上怎么能挂得住。
“郑藩主!如此咄咄逼人,可不是合作的态度,平西王当年剃发易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么多年一直紧握兵权,在清廷保持相对超然的存在,就是在等待一个反戈一击的机会。”
“若是寡人没有记错的话,吴将军已经是花甲之年了吧,再等几年吴将军还有精力反戈一击吗?不是寡人危言耸听,满清从来都没有将贵部当成自己人,你们现在不增强实力,难道等着被满清一点点蚕食干净吗?”
夏国相苦笑一声,对郑经的话却无法反驳,他知道郑经说的是事实,明眼人谁都能看的清,可是整个吴军上下根本就没有战胜满清八旗的勇气。
满清八旗这些年的积威已经让这些汉人军队,即使八旗什么都不做,都会让这些汉人军队胆寒三分。
“不满郑藩主!这一点我们上下也看的很清楚,可是真要起兵反抗,又没有必胜的把握,现在与朝廷之间就是尽量维持一个表面上的和气,尽量不撕破脸皮。”
郑经知道夏国相这话说的是实话,若不是如此,吴三桂也不会将他派过来与郑氏接触,知道这一点也就不难猜出夏国相此次来承天府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夏先生!寡人可以郑重给你承诺,一旦贵部与满清开战,我郑氏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我郑氏会从另一个方向对满清展开进攻,让满清顾此失彼。”
得到郑经明确的答复,夏国相知道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大半,其他的贸易合作,与这种军事同盟相比那就不叫事。
夏国相此次前来最大目标就是与郑氏达成一个秘密的同盟条约,这种条约必须要落实到纸上,双方的最高领袖签字之后才能生效。
郑经口头答应,那只是代表双方在大方向上一致的,涉及到具体的条约,那必然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唇枪舌剑。
在郑经接见夏国相的第二天,郑氏与吴三桂代表进行了秘密谈判。谁也不知道双方谈了什么,谈成了什么样的结果。
夏国相在谈判完成后便由陈永华陪同着,再次返回琼州,从琼州府转乘到鸿基的货船抵达鸿基。
在鸿基夏国相随着一百万斤精盐和一百万斤的精铁船队返回云南,随着这批货物抵达云南,郑氏与吴军的贸易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梨花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随着双方贸易的开展,在几年后竟然发展成了一个西南地区颇具规模的集镇,由于地处云南与安南交界之处的河口,吴军将梨花驿更名为河口镇。
郑氏通过与吴军的交易获得了宝贵的铜铅资源,制约郑军新式武器装备的瓶颈彻底打开,而吴军也在两方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有了更大能力装备更多的军队。
就是夹在中间的北郑也在三角贸易中获得不少的好处,首先吴军与郑军的货物在经过红河水道时都要缴纳一些关税,这些关税都是按照事先谈判好的数额进行缴纳。
其次北郑地处红河平原,是最优秀的水稻主产区,一年能够两至三熟,北郑的这些粮食在三角贸易中源源不断地进入云南,满足了吴军的扩军需要。
其次郑氏的商品也不可避免地流入到北郑的市场,北郑更是将郑氏的货物贩卖到了寮国、柬埔寨和暹罗等国。
这些好处使得北郑的口袋逐渐丰盈起来,手里有了钱粮,北郑的心思活泛起来,南边的阮氏没有把握战胜,北边的莫氏就是最好的猎物。
- 肉肉屋